姜荃月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选择不同术式重建Mason IV 型桡骨小头骨折对远期肘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选择不同术式,保留或切除桡骨小头重建肘关节,治疗MasonIV型桡骨小头骨折(桡骨小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对远期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MasonIV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28例,分别采用桡骨小头内固定(A组,16例)和桡骨小头切除(B组,12例)两种方式结合韧带重建治疗。并随访12—24个月。结果依据Mayo肘关节评分(MEPS)系统进行评估,A组:优2例,良10例,可4例。B组:良5例,可5例,差2例。两组Mayo肘关节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9464,P〈0.05)。肘关节屈伸活动度:A组达到健侧活动范围(61.3±11.5)%,B组为(59.5±7.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34,P〉0.05)。前臂旋转活动度:A组达到健侧活动范围(71.3±7.36)%,B组为(72.7±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37,P〉0.05)。结论MasonIV型桡骨小头骨折,桡骨小头内固定与桡骨小头切除者肘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保留桡骨小头对远期肘关节稳定及功能好于桡骨小头切除者。
- 冯晰曼田兴辉李哲姜荃月
-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肘关节脱位
- PCCP与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PCCP的治疗特点及优势.[方法]选择PCCP组病例22例,DHS组病例26例,通过对比两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髋关节功能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PCCP组比DHS组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失血量少.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髋关节功能评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CCP治疗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较DHS更适合于对手术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
- 冯晰旻李哲姜荃月张海飞王丹
-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对肘关节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Regan-Morrey分型Ⅱ、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采用前侧、外侧、内侧三种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比较三种手术入路的疗效。结果36例患者术后随访12~16个月。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后均无再脱位、神经损伤及神经卡压症状出现。前侧入路2例出现异位骨化。末次随访前侧、外侧、内侧手术入路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伤侧对比健侧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berg-Morrey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3.3%(10/12)、80.0%(12/15)、77.8%(7D)]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多为肘关节复杂骨折脱位的一部分,可根据不同的合并伤决定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手术入路对远期肘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
- 冯晰旻李哲赵旭鹏姜荃月张海飞王丹
- 关键词:尺骨内固定器骨折
-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53
- 2012年
-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例,随机分为A组17例与B组20例。A组采用外侧解剖锁定加压(LCP)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术后8个月内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病例。B组胫内侧皮肤坏死、骨外露2例,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A组无骨外露病例,两组相比,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P均>0.05。结论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均较好,且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皮肤坏死、骨外露发生率低。
- 冯晰旻姜荃月刘尊鹏张海飞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锁定加压钢板骨折内固定术
- 桡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桡骨中上段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桡外侧手术入路治疗桡骨中上段骨折对比传统手术入路的治疗优势。方法对桡骨骨折92例予以手术治疗,分别采用桡外侧入路(A组)34例,掌侧入路(B组)26例,背侧入路(C组)32例。结果桡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远期骨折愈合及前臂功能情况与传统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外侧手术入路治疗桡骨中上段骨折,具有暴露术野快捷、不易损伤重要血管神经,且远期效果与传统术式相当。
- 冯晰旻田兴辉姜荃月
- 关键词:骨折手术入路前臂功能
- 两种入路手术治疗腕舟骨骨折远期腕关节功能比较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比较掌侧和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腕舟骨不稳定骨折对远期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34例,通过掌侧和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10~12个月,腕舟骨骨折愈合后,腕关节活动范围及Krimmer评价相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掌侧或背侧入路治疗舟骨骨折对远期腕关节功能无差异,手术入路可根据不同医生手术习惯和熟练程度进行选择。
- 冯晰旻赵旭鹏李哲马旭姜荃月刘尊鹏袁宏谋
- 关键词:手术入路舟骨腕关节
-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远期腕关节功能的比较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A0/ASIF分类中C型桡骨远端骨折完整病例43例,分别采用掌侧和背侧入路治疗。对两种手术入路方法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及前臀旋转范围及通过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掌侧、背侧入路均有神经损伤可能,两种入路方法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掌侧入路或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 冯晰曼马旭姜荃月
- 关键词:腕关节
- 不同手术方式对Bennett骨折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价2种手术方式治疗Bennett骨折对骨折愈合及远期拇指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Bennett骨折67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两组拇指关节活动范围及TAM系统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
- 冯晰旻田兴辉姜荃月
- 关键词:第1掌骨BENNETT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
- 外侧切口改良入路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行跟骨骨折内固定时采用改良“L”形切口人路的疗效。方法选取58例Sander分型为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人路组(对照组)31例和改良“L”形切口入路组(改良组)27例。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20(12.02±4.3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对照组优良率为83.9%(26/31),改良组为88.9%(24/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切口改良入路保护了切口下方皮肤的血供,减少了周围组织损伤概率,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有效恢复了足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湛川姜荃月马承斌王峰高延军袁宏谋冯晰民刘尊鹏张伟安久利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跟骨骨折
- 后路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成型并单侧伤椎椎弓根置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行上述方法治疗的胸腰椎骨折3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获20~32个月的随访,术后不同时间段椎体前后缘压缩丧失率(%)和后凸Cobb角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成型并单侧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远期疗效良好,无内固定物折断情况,骨折愈合后椎体骨质强度接近正常,远期对椎弓根钉无依赖。
- 冯晰旻赵旭鹏李哲姜荃月
- 关键词:椎弓根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