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春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肝癌
  • 5篇消融
  • 4篇切除
  • 4篇肝切除
  • 4篇肝细胞
  • 3篇术前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精准肝切除
  • 3篇肝肿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治疗
  • 2篇术前评估
  • 2篇切除术
  • 2篇微波
  • 2篇微波消融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因子
  • 2篇消融治疗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姜春林
  • 9篇匡铭
  • 6篇彭宝岗
  • 5篇王晔
  • 5篇梁力建
  • 4篇汤地
  • 3篇任庆旗
  • 2篇李勋
  • 2篇陈斌
  • 2篇沈顺利
  • 1篇雷阳阳
  • 1篇黄光亮
  • 1篇谢晓燕
  • 1篇谢晓华
  • 1篇刘明
  • 1篇李晓菊
  • 1篇陈伟

传媒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第1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ICGR15联合标准残肝体积对巨大肝细胞癌精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ICGR15)联合标准残肝体积(SRLV)检测对巨大肝细胞癌(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精准肝切除的110例巨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92例,女18例;年龄26~75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直径为10.1~20.5 cm。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ICGR15并接受薄层CT扫描。利用CT扫描数据对患者肝脏、肿瘤及血管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进行模拟手术切除,计算SRLV。患者手术方式均采取精准肝切除术。根据术后有否发生肝功能不全,将患者分为肝功能不全组(18例)和无肝功能不全组(92例)。对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筛选出来的相关因素ICGR15联合SRLV作为诊断指标进行诊断试验,寻找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佳组合,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预测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回归方程。结果巨大肝癌患者精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6.4%(18/110)。患者肝功能不全的发生与术前ICGR15、SRLV有关(Z=2.805,t=4.365;P〈0.05)。将术前ICGRl5值以及SRLV作为诊断指标的灵敏度为0.78,特异度为0.89。其logistic直线回归方程为:SRLV(ml/m2)=1 104×ICGR15+298.6,回归方程可以较直观反映ICGR15与SRLV关系,回归直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术前ICGR15联合SRLV检测能有效预测巨大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
汤地李勋姜春林匡铭梁力建彭宝岗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功能不全
微波消融联合细胞因子微球原位治疗诱导抗肝癌免疫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微波消融(MWA)作为一种有效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肝癌的治疗。MWA可致肝癌细胞的原位坏死并驱使淋巴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在消融部位聚集,治疗的肿瘤可在原位释放有效抗原并诱导产生抗肿瘤免疫。当有完整的肿瘤抗原存在时,白细胞介素-2(IL-2),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也可增强抗肿瘤免疫。本实验旨在探讨MWA联合局部使用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治疗小鼠皮下肝癌的疗效及其潜在的机制。
匡铭彭宝岗王晔沈顺利陈斌姜春林
关键词:细胞因子治疗抗肝癌免疫原位治疗微波消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原提呈细胞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尾状叶肝细胞癌的疗效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尾状叶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06年11月至2017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的尾状叶肝细胞癌的患者31例。记录消融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计算肿瘤局部进展率、患者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31例患者中,26m一次完全消融,5例不完全消融,补充射频消融后均达到完全消融,平均消融次数(1.16±0.37)次。术后随访3~65个月,19例死亡,10例存活,2例失访。1年、2年、3年和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4%、48.5%、12.1%和12.1%。随访期间,9例患者HCC消融后出现肿瘤局部进展,1年、2年和3年局部进展率分别为21.5%、41.6%和41.6%。1年、2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2.3%、11.2%和11.2%。4例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尾状叶HCC是安全、有效的,消融后应密切随访。
刘保娴匡铭雷阳阳张晓儿黄通毅黄光亮姜春林刘明李晓菊谢晓华谢晓燕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尾状叶射频消融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巨大肝癌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探讨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巨大肝癌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4例因巨大肝癌行精准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CT检查,应用三维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术前评估,分别计算模拟切除肝脏体积,手术切缘距离等,将模拟值与术后实际值进行比较。两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全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和三维重建正常肝脏组织、肿瘤组织和肝内血管。模拟切除肝脏体积和手术切缘距离分别为(2112±1550)ml和(12±6)mm,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和手术切缘距离分别为(2031±1411)ml和(12±6)mm,模拟值与实际值具有相关性(r=0.961,0.923,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9,1.143,P〉0.05)。所有患者手术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元肝功能衰竭或死亡患者。结论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准确评估患者肝脏情况和模拟肝脏手术,在巨大肝癌精准肝切除的术前评估中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姜春林汤地王晔梁力建任庆旗匡铭
关键词:肝肿瘤三维重建手术规划精准肝切除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肝癌患者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研发的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11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因肝癌接受精准肝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行CT检查,应用三维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术前评估,分别计算模拟切除的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和手术切缘,并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和实际手术切缘进行比较,最后通过软件虚拟肝切除功能优化手术方案。结果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和三维重建正常肝脏组织、肿瘤组织和肝内血管。所有患者均行精准肝切除术,3例患者术后2 d出现腹水,2例患者术后2 d出现中量胸水,4例术后5 d发现漏胆,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8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6~88 d(平均23 d),术后30 d内无复发,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患者模拟切除肝脏体积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统计学上具有相关性(r=0.960,P〈0.001),两者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6.7 ml比819.1 ml,t=1.851,P=0.068)。模拟手术切缘与实际手术切缘统计学上也具有相关性(r=0.972,P〈0.001),两者均值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2.2 mm比11.9 mm,t=1.143,P=0.256)。结论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准确评估和模拟肝脏手术情况,在精准肝切除的开展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匡铭汤地王晔陈伟姜春林任庆旗彭宝岗梁力建
关键词:精准肝切除肝肿瘤术前评估
消融治疗前后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regs数量及功能改变
目的 研究消融治疗前后,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regs的数量及功能改变.方法 收集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消融治疗前后外周血计数资料,收集肝细胞癌患者消融治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利用绝对计数管(Trucount tube)行CD3/...
任庆旗姜春林王晔彭洪匡铭
精准肝切除在巨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在巨大肝细胞癌(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精准肝切除的110例巨大肝癌患者。其中男92例,女18例;年龄26-75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直径为10-21 cm。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术前行薄层CT扫描,利用薄层CT扫描的原始数据,采用Myrian XP Liver三维手术模拟软件对患者肝脏、肿瘤及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计算标准残肝体积(SRLV),并进行模拟手术切除。手术采用常规游离肝脏后肝切除或前入路法下腔静脉前预置吊带肝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前模拟方案与术中实际实施方案的吻合率。比较患者术前预计SRLV与术中实际SRLV的差异。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预计SRLV与术中实际SRLV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术前拟实施方案与术中实际实施方案的吻合率为92.7%(102/110)。患者术前预计SRLV为(392±96)ml/m2,术中实际SRLV为(406±71)ml/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0,P〉0.05)。患者手术时间中位数为200(150-375)min,术中出血量为500(150-2 000)ml,术中输血量为300(0-1 500)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8-67)d。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22/110)。其中肝功能不全18例,予以护肝等对症治疗后治愈;胆漏3例,予以置管持续性引流后好转;腹腔出血1例,予再次手术止血。结论精准肝切除能更好地切除巨大肝癌,保留更多残肝体积,降低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是治疗巨大肝癌有效、安全的方法。
李勋汤地彭宝岗姜春林匡铭梁力建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功能不全
肝癌热消融治疗引起免疫增强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病率居世界最常见癌症第5位、最常见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1]。目前根治性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和局部消融(热消融、无水乙醇消融等)。治疗HCC最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然而只有20%-30%的患者能够获得切除的机会[2,3],供体肝的短缺又限制了肝移植的应用,事实上绝大部分的病人需要接受非手术治疗。1971年,Goldenberg等M。对人结肠癌小鼠皮下种植模型进行局部热消融,发现肿瘤被破坏后远处的转移灶缩小甚至消失,
姜春林匡铭
关键词:肝肿瘤热消融免疫力
数字医学技术在巨块型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巨块型肝癌在我国肝癌病人中所占比例较高,其手术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预后差。准确的术前评估对改善其疗效尤为重要。三维手术模拟软件的应用可清晰地立体重建肝脏内的解剖,对感兴趣区域的距离、体积等进行精确计算,同时可以模拟不同手术方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对手术范围、方式进行调整,对改善复杂、疑难和巨块型肝癌手术的疗效有一定价值。
匡铭王晔姜春林彭宝岗梁力建
关键词:巨块型肝癌术前评估
微波消融联合细胞因子微球原位治疗诱导抗肝癌免疫的研究
匡铭彭宝岗王晔沈顺利陈斌姜春林
关键词:细胞因子免疫治疗微波消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