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苗 作品数:10 被引量:4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操作条件对微滤膜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07年 在自制的搅拌死端微滤膜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搅拌速率(400、600、800、1000和1200r/min)、不同温度(20、25、30、40和50℃)、不同操作压力(0.04、0.06、0.08、0.10、0.12和0.14MPa)和不同浓度的酵母悬浮液(0.1、0.25、0.5、1、2和3g/L)对膜通量的影响,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标准化影响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为0.04~0.10MPa范围内,搅拌速率(ω)、温度(T)、操作压力(P)、浓度(C)对膜通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各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搅拌速率>温度>压力>浓度,且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4.9%、14.4%、12.9%和7.8%,同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膜通量与不同操作条件间的回归方程为:J=-1.804×10-7+3.149×10-5P+3.526×10-7T-2.573×10-6C+1.388×10-8ω,从而为搅拌死端微滤过程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储金树 王湛 崔彦杰 姚金苗关键词:搅拌 多元线性回归 死端微滤酵母悬浮液比阻的预测 被引量:1 2008年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dead-end microfiltration, a predicting model relating the specific resistance to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BP neural network was firstly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in whic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an orthonormal design table (53) were used as the input sample data.Then, by using the average relative absolute error of the testing sample as the criterion, a comparison experiment of the predicting for specific resistance of yeast suspensions by using the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and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had been made.Finally, the predicting precisions of two models had been give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and the average relative absolute errors were 3.55% and 5.16% for the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and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respectively. 姚金苗 王湛 孙光民 储金树 陈德明 张虎 李兆辉关键词:比阻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超滤通量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8年 超滤膜通量模型的研究对超滤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阐述了超滤过程中几种主要通量预测模型的研究情况,并简要展望了超滤通量模型的发展方向. 崔彦杰 刘美 王湛 姚金苗 储金树 梁艳莉关键词:超滤 通量 多元线性回归优化聚偏氟乙烯/乙酸纤维素共混微滤膜成膜因素 被引量:7 2007年 首先分别以纯水通量、平均泡点压力减最大泡点压力、纯水通量加最大泡点压力减平均泡点压力作为考察PVDF/CA共混微滤膜的性能指标,设计了9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表L32(49)并进行实验,其次采用标准化系数矩阵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以纯水通量为目标函数时,共混比、固含量、添加剂含量、凝胶浴温度是影响因子;当以平均泡点压力减最大泡点压力为目标函数时,固含量是影响因子;当以纯水通量加最大泡点压力减平均泡点压力为目标函数时,固含量是影响因子。结合环境扫描电镜照片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后确定,当共混比、固含量、添加剂含量和凝胶浴温度分别为4∶1、12%、2%~3%和30~35℃时,即可制得性能较好的PVDF/CA微滤膜。 周翀 王湛 姚金苗 刘烨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死端微滤比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7年 在自制的死端微滤杯上,采用0.2μm的聚醚砜(PES)平板微滤膜,研究了死端微滤酵母悬浮液滤饼比阻随操作条件(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探讨了各操作条件对比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和温度都是影响比阻的因素,其中操作压力是显著影响因素,料液浓度和温度是一般影响因素,它们对比阻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75.31%、12.89%、11.8%;比阻随操作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料液浓度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和温度与比阻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16%,从而为恒压死端微滤操作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叶晓 姚金苗 王湛 刘兴春 刘德忠 张虎 李兆辉关键词:比阻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中空纤维微滤膜污染及阻力分析 被引量:5 2006年 选用0.1μm的PVDF中空纤维内压式微滤膜组件,在死端微滤工况下,研究了酵母(平均粒径5.3μm)和高岭土(平均粒径0.7μm)体系在浓度和压力变化时的污染机理及过滤阻力、膜渗透通量的变化规律性。通过恒压堵塞定律积分式的具体形式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及根据堵塞过滤定律计算的结果都表明:死端微滤时,酵母体系和高岭土体系均符合滤饼过滤机理。 武文娟 王湛 姚金苗 纪树兰 刘德忠关键词:污染 通量 超、微滤过程中临界通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08年 介绍了超滤、微滤膜过滤过程中临界通量的定义及其形成机理;总结了对临界通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临界通量的因素;对临界通量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姚金苗 王湛 梁艳莉 崔彦杰 储金树关键词:超滤 膜过滤 浓差极化 临界通量 操作条件对超滤姬松茸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标准化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量研究了操作压力、浓度和温度对超滤膜方法分离姬松茸多糖的膜通量及截留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1)对通量而言,压力、浓度和温度均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压力和温度为正贡献、浓度为负贡献,影响程度依次为:浓度(78.3%)>压力(16.61%)>温度(5.09%);2)对截留率而言,压力和浓度是显著性影响因素,温度是影响因素但不是显著性影响因素,压力和温度为负贡献、浓度为正贡献,影响程度依次为:压力(47.35%)>浓度(42.7%)>温度(9.95%);3)得到了膜通量(J)及截留率(R)与压力(P)、质量浓度(p)和温度(T)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王湛 姚金苗 叶晓 储金树 崔彦杰 梁艳莉 张虎 赵新奇 李兆辉关键词:超滤 姬松茸多糖 通量 截留率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死端微滤膜通量及污染研究 本文在自制的体积为200ml,过滤面积为0.0024m2的死端微滤装置上,分别使用孔径为0.1μmPVDF和0.2μmPES的膜在不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0.04~0.16MPa、0.04~0.12MPa;温度:20~3... 姚金苗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膜通量 文献传递 PVDF/CA共混微滤膜的研制 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PVDF与CA共混来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以纯水通量、膜的最大泡点压力、平均泡点压力等性能为指标,设计了九因素(共混比、固含量、溶剂种类、溶剂比、添加剂种类及含量、蒸发时间、凝胶浴温度、凝胶时间)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表研究膜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PVDF/CA共混微滤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含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共混比、溶剂种类、添加剂含量、凝胶浴温度、凝胶时间、蒸发时间、添加剂种类和溶剂比.较佳的成膜条件为:PVDF/CA共混比4:1,固含量12%~14%,添加剂N-甲基-2-吡咯烷酮质量分数2%~3%,二甲基甲酰胺/正丁醇混合溶剂比7:1,蒸发时间30s,在20~30℃的自来水中凝胶50~70min,在此较优条件下可制备孔径为0.55~0.65μm,0.06MPa下的纯水通量27℃时为205.37~292.53mL/(cm^2·h)的PVDF/CA共混微滤膜. 周翀 王湛 张阳 姚金苗关键词:PVDF CA 共混 微滤膜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