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秀峰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护理
  • 6篇小儿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外科
  • 4篇临床护理
  • 4篇护理工作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临床护理工作
  • 3篇护理质量
  • 3篇护士
  • 3篇患儿
  • 2篇切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阑尾
  • 2篇阑尾炎
  • 2篇护理查房

机构

  • 19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姚秀峰
  • 7篇宋静
  • 2篇郭雪松
  • 1篇段文强
  • 1篇张涛源
  • 1篇庞丽平
  • 1篇李焕英
  • 1篇崔强强
  • 1篇张鹏
  • 1篇席红卫
  • 1篇赵丽君

传媒

  • 7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2012全国...
  • 1篇2011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疝的经验
2024年
目的总结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疝的临床经验。方法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实施了7918例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其中20例患儿术后腹股沟斜疝复发。回顾性分析20例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例;患儿初次手术年龄为(2.24±1.99)岁,范围在6个月至9.25岁。20例患儿均再次接受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内环口结扎术,分析患儿复发时间、再次手术术中及术后情况,患儿于术后1、3、12个月随访,后每2年随访一次。结果所有复发患儿再次手术顺利完成,并于术后1 d出院。初次术后(11.25±9.65)个月复发,范围在0.5~40.0个月。再次手术与初次手术间隔(19.55±17.26)个月,范围在3.0~60.0个月。初次手术年龄段不同的患儿复发率不同,各年龄阶段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1,P=0.009)。患儿再次手术内环口直径为(1.06±0.46)cm,范围在0.5~2.0 cm。再次手术后随访(31.20±15.22)个月,范围在6~53个月。20例患儿未再出现复发,无鞘膜积液形成,无阴囊血肿、睾丸萎缩,手术部位几乎无可见瘢痕。结论复发疝再次手术以腹腔镜手术为宜,再次手术方式依据内环口直径及腹横筋膜是否缺损来选择。
段文强王博张鹏崔强强席红卫姚秀峰徐峥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复发
分层分组管理在儿外科实施后的工作体会
本文对分组分层管理新模式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医护人员采取此项管理模式后的临床护理体会,同时该管理模式有效的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宋静姚秀峰白瑞珍
关键词:护理质量
文献传递
健康宣教结合营养干预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希尔施普龙病,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此病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致使近端结肠肥厚、扩张[1].易影响患儿发育,可造成营养不良,重症者会导致肠炎,危及生命[2].直肠指检有大量气体及稀便随手指拔出而排出.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吸收,造成患儿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先天性巨结肠需手术治疗,并且要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以辅助巩固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所选患儿实施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并分析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姚秀峰
关键词:直肠指检近端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健康宣教营养干预
情志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小儿腹腔镜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在小儿腹腔镜阑尾炎手术中进行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方式并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儿,例数为12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情志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例数...
姚秀峰
关键词:情志护理健康教育小儿腹腔镜阑尾炎
分层分组管理在儿外科实施后的工作体会
我科于2010年初实施了医护成组的工作模式,即护士与医生成组,共同管理固定的床位,对其实施着对应的医疗及护理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实施,感觉到新的工作模式比原有的工作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现将护...
宋静姚秀峰白瑞珍
关键词:护理工作住院期间
文献传递
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小组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践效果被引量:9
2020年
静脉内治疗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将各种药物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内注射、静脉输注等,属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常用技术,但输液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治疗进程,并且不同的患儿对输液护理服务有不同的要求,而临床护士往往因日常工作量大,难以面面俱到、满足患儿的需要,不仅容易导致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同时也易产生护理纠纷[1]。鉴于此,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输液质量成为关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小组的成立,不仅可以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输液治疗,还可以提供标准化,专业的输液治疗,确保儿科输液安全[2]。本院于2018年1月起在儿科组建一支专业治疗小组进行输液管理,报告如下。
宋静姚秀峰
关键词:静脉内注射静脉输液治疗药物注入输液管理静脉输注护理纠纷
安全管理在小儿普外科手术前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1年
探究小儿普外科手术结合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中,选择进行普外科手术的94例患儿,将其按照入院号数奇偶次序分为不同组别。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增加安全管理,最终比较出现的不良事件、家长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率2.13%,家长满意率97.87%。对照组不良事件率12.77%,家长满意率85.11%。(P<0.05)。结论:在小儿普外科的手术护理中,可通过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但尽可能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出现,还为患儿的术后带来了安全保障,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安全康复环境。
姚秀峰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安全管理
小儿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
2019年
非计划拔管是指操作不当导致的导管意外脱落[1]或导管在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患儿将导管拔出,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留置胃管在普外科患儿中较为常见,导管的成功留置是促进患儿预后的关键,非计划性拔管不仅会耽误患儿疾病的治疗,同时可引发并发症,重新置管额外增加患儿痛苦,也使患儿的治疗费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给医疗纠纷留下隐患,因此非计划性拔管是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应该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现回顾分析我科2018年1—8月30例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减少意外拔管因素,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护理安全。报告如下。
姚秀峰刘莉莉
关键词:非计划拔管留置胃管意外拔管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质量
手术切除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被引量:1
2007年
郭雪松姚秀峰
关键词: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曲安奈德手术切除复发率
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对科室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近年来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采越高的情况,我科也由原来的晨间查房、主班查房发展到了现在的医护成组查房、护士长带领护理小组早晚查...
宋静姚秀峰
关键词:患儿家属护理查房治疗护理护士长临床护理工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