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志扬

作品数:21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饮用
  • 3篇饮用水
  • 3篇萃取
  • 3篇固相
  • 3篇固相萃取
  • 2篇总Β放射性
  • 2篇萃取法
  • 2篇监测分析
  • 2篇固相萃取法
  • 2篇Β放射性
  • 1篇单胞菌
  • 1篇电泳
  • 1篇电站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形态分析
  • 1篇学校卫生
  • 1篇血压
  • 1篇乙烷
  • 1篇饮水机
  • 1篇饮用水源

机构

  • 18篇连云港市疾病...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内江市疾病预...
  • 1篇东海县疾病预...

作者

  • 18篇姚志扬
  • 6篇庄家毅
  • 4篇朱鸿儒
  • 4篇朱晓露
  • 3篇徐炜
  • 2篇陈琳
  • 2篇杨娟
  • 2篇苏敏
  • 2篇倪海平
  • 2篇刘彦凯
  • 2篇张学军
  • 2篇辛全兵
  • 1篇魏春青
  • 1篇曹源
  • 1篇李莉
  • 1篇陆大江
  • 1篇赵圆
  • 1篇朱磷扬
  • 1篇韩磊
  • 1篇费新军

传媒

  • 3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预防医学
  • 1篇质量安全与检...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炭分离-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水中铬的形态被引量:1
2013年
环境水中的铬主要以无机铬(Ⅲ)和无机铬(Ⅵ)的形态存在。对人体而言,铬(Ⅲ)是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正常糖脂代谢不可缺少的;而铬(Ⅵ)具有强烈毒性,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近年来,报道铬的形态分析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浊点萃取法、固相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和特殊材料吸附法等。
苏敏刘彦凯朱鸿儒黄海张学军杨娟倪海平姚志扬
关键词:形态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铬活性炭固相萃取法
田湾核电站周围学校的高中学生和教师对核辐射风险的认知调查
2020年
目的了解田湾核电站周围高中学生和教师对核电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核与辐射知识提供数据支持及建议。方法 2018年7—12月采用随机整体抽样和面访方式对田湾核电站周围学校的高中学生和教师对辐射风险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99份,其中高中学生300人、教师99人。11个核与辐射相关知识问题中,教师和高中学生正确回答题目数分别是8.11个和6.43个,教师答对题目数高于高中学生(t=6.084, P<0.01);性别、常驻地对辐射知识的掌握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9.5%教师和42.7%高中学生认为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会带来有害影响;教师和高中学生对核电站相关知识的实际了解比例低于期望比例。结论调查对象核电知识欠缺,存在担心核辐射安全和政府处理核突发事件能力担忧,亟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使师生甚至大众更理性和更科学认识核电,消除"恐核"心理,促进核能健康发展。
姚志扬朱晓露庄家毅
关键词:田湾核电站高中学生教师核辐射
2018年连云港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20年
目的为了解连云港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科学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预防控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制定相应对策。方法从2018年连云港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中抽取拥有DR的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的监测,DR性能的检测,以及防护设施配置调查。结果26家哨点医院中,DR合格率62.5%(20/32),DR不合格指标主要有管电压指示偏离和测距误差。46个工作场所各点平均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21±0.05)μSv/h。DR工作场所年有效剂量估算均小于0.25 mSv。结论该次监测中发现乡镇卫生院放射诊断设备部分性能指标不合格,放射诊断设备设施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保养,仪器操作系统功能不健全,防护设施配置不齐全,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监测管理和监督检查。
姚志扬庄家毅
关键词:DR放射工作场所
连云港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许雷费新军曹源姚志扬庄家毅张文慧(校)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
雾霾天气下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掌握和分析连云港市雾霾天气和常规天气下大气气溶胶中的放射性水平。方法分别在雾霾天气和常规天气采集大气气溶胶样品进行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监测,全年共采集44份气溶胶样品。结果年平均的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比活度在雾霾天气和常规天气下无明显差异(P> 0. 05);春季、冬季和秋季的气溶胶总α放射性比活度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雾霾天气下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比活度与常规天气下无显著变化,但春季和冬季的气溶胶总α放射性比活度均高于秋季。
庄家毅姚志扬陶易倪海平
关键词:气溶胶
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的批量样品浓缩方法优化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试验方法比较,优化了批量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浓缩方法。其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的相关方法进行试验。对于优化后的方法来说,总α的加标回收率为92.6%~105.9%,总β的加标回收率为91.2%~106.8%。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样品残渣量、蒸发耗时和工作强度等方面的比较,加强加标回收的质量控制,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的批量样品浓缩方法得到优化。
姚志扬
关键词:加标回收率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腈、1,2-二氯乙烷的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腈和1,2-二氯乙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使用活性碳管采集,用2%丙酮的二硫化碳解吸,毛细管柱HP-INNOWAX分离,FID检测。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的丙烯腈和1,2-二氯乙烷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可同时测定;相对标准偏差0.52%~1.4%;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53μg/ml~0.64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95,解吸效率均大于90%。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丙烯腈和1,2-二氯乙烷。
姚志扬徐炜
关键词:丙烯腈1,2-二氯乙烷气相色谱
连云港市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经济负担调查报告
2019年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经济负担情况。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共 200 户,调查居民自来水、井水、净水等费用支出。结果:连云港市居民平均每户每年生活饮用水支出 2573 元,平均每人每年生活饮用水支出 648 元。城乡之间每户居民生活饮用水支出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连云港市居民承受自来水和净水双重负担。在自来水基本普及的情况下,42% 居民家庭安装家用净水器,35% 居民家庭添置温热饮水机,13% 居民家庭既安装家用净水器、又配备温热饮水机,48% 居民家庭购买桶装饮用水。连云港市居民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 4%。连云港市居民卫生意识比较强,注重饮用水安全。
林祥田庄家毅陈琳姚志扬辛全兵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井家用净水器温热饮水机包装饮用水经济负担
连云港市城镇直饮水铜绿假单胞菌分子分型结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城镇直饮水铜绿假单胞菌分子分型结果,为直饮水卫生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5—7月在连云港市城镇公共场所、学校、家庭和企事业单位无菌采集直饮水,按照GB 8538—2016《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标准》检测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场所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优势带型。结果73个采样点共采集直饮水水样138份,检出铜绿假单胞菌40份,检出率为54.79%。其中公共场所、学校、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检出10份、7份、19份和4份,检出率分别为55.56%、43.75%、79.17%和26.67%,以家庭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出55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分为10个PFGE带型,其中5个为优势带型。结论连云港市城镇公共场所、学校、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直饮水均有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且存在优势菌株带型,家庭检出率较高。
朱晓露张笑巩方文郑东宇李莉姚志扬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直饮水脉冲场凝胶电泳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发现影响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该市农村地区卫生环境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9—10月,选择连云港市东海县和赣榆区,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择行政村40个家庭200户、学校20所。调查200户家庭卫生情况,40个行政村饮用水源情况与20所学校的供水及卫生保健与传染病管理等情况,检测农田土壤样本。结果调查家庭水源多为集中供水(78.0%,156/200),饮用水偏好开水、包装水(瓶装/桶装水),绝大多数家庭主食为大米及其制品(91.0%,182/200)或小麦面粉及其制品(80.0%,160/200);使用农膜后随意丢弃32户(16.0%),用后烧掉、使用其他处理方式各3户(1.5%);80.5%(161/200)的家庭购买并使用农药,绝大多数(98.1%,158/161)在使用农药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仍有26.7%(43/161)的家庭不重视农药的储存安全,甚至随意放置农药;绝大多数(98.8%,159/161)用药家庭没有合理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的意识与习惯;农田土壤污染物监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调查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深井水)5所(40.0%),其中1所(5.0%)水源处理方式为仅消毒;20所学校中14所(70.0%)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所(65.0%)配备卫生室。结论连云港市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条件较差,部分家庭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合理处置意识薄弱,使用农药时防护观念较差;部分农村学校供水、卫生条件仍有待完善提高。
李金坤陆大江张雷曹胜男徐征东陈莉姚志扬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饮用水源土壤环境学校卫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