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明
- 作品数:45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关中灌区夏玉米磷钾配肥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磷钾施用量的配合与关中灌区夏玉米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磷钾肥对玉米的产量效应均为明显,钾肥作用尤其明显,钾肥的增产效应明显大于磷肥,同时筛选出了磷钾配合优化组合方案。
- 刘漫道杨安民唐保善夏志明杨峰
- 关键词:关中灌区夏玉米配合施肥增产效应
- 陕西短季棉生态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
- 基于棉花生态技术栽培理论的研究,给麦棉两熟区及麦棉套种区提供生育期较短的适宜品种和合理密度,2 0 0 1~2 0 0 2年在蒲城基点对省内选育的秦荔5 3 4、陕2 786早熟品种及外引的83 9选系、中1 6、中1 ...
- 杜建冀炜贾涛安成立王俊峰夏志明邢宏宜张永科王小梅
- 关键词:短季棉生态技术
- 文献传递
- 麦垅移栽棉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研究
- 2001年
- 选用不同棉花品种 ,采取春育夏栽措施 ,开设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试验结果表明 ,麦垅移栽棉花中棉 19号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效益 .苗龄和移栽时间是决定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 ,密度为次 .在收获 5 796kg·hm-2 小麦的情况下 ,皮棉产量≥ 10 5 0kg·hm-2 农艺措施优化方案取值范围X1为 5 1~ 45d ;X2 为 0 5 - 15~ 2 0 ;X3 为 76d× 110~ 6 8h× 93mm ;X4 为 72 833~ 7940 6株·hm-2 .同中棉 16号相比 ,密度和移栽时间是中棉 16号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在同等产量水平下 ,不仅中棉 19号是中棉 16号高产措施优化组合方案的 1倍多 ,而且育苗移栽株数减少近 5 0 % 。
- 王海潮左田夫唐保善杨安民夏志明刘漫道
- 关键词:棉花小麦移栽
- 中棉所41提高系在关中地区种植表现被引量:2
- 2006年
- 夏志明杜建常继龙谷得峰迟咏春
- 关键词:中棉所41气候条件高产稳产植棉区稳产性
- “两无两化”新技术在陕西棉花的效果和应用前景分析
- 陕西关中东部棉区引进示范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新技术,取得增产13%~17%和增效17.2%~22.6%的良好效果,扩大应用这一新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推广棉花杂交种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发展多熟种植,促进农民增收。
- 夏志明杜建王隆基常继农赵映丽陈蓬勃张立琴张社奇
- 关键词:棉花基质育苗杂交种种植面积
- 文献传递
- 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早熟高效简化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04年
- 刘生荣张俊杰夏志明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栽培化学除草密植
- 一种玉米专用扩蓄增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专用扩蓄增溶肥,制得的该扩蓄增溶肥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城乡混合废料:35%~40%,磷酸二氢钾:10%~20%、磷酸二铵:10%~15%、油菜渣:10%~15%、尿素:25%~30%,胶原蛋...
- 杜健吴普特杜璇姚广平夏志明王炳荣王姮杨小波郑芳王珍
- 文献传递
- 一种玉米专用扩蓄增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专用扩蓄增溶肥,制得的该扩蓄增溶肥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城乡混合废料:35%~40%,磷酸二氢钾:10%~20%、磷酸二铵:10%~15%、油菜渣:10%~15%、尿素:25%~30%,胶原蛋...
- 杜健吴普特杜璇姚广平夏志明王炳荣王姮杨小波郑芳王珍
- 文献传递
- 强致病落叶型黄萎病遗传基因转化体系构建研究
- 棉花落叶型黄蒌病是世界范围内棉花生产的新型病害,病原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性变异频繁, 导致该病害周期性流行并伴有暴发可能性。研究以泾阳落叶型黄萎病强致病性菌系为转化受体,以编码几丁...
- 杜健冯浩贾涛王秉荣夏志明王成
- 关键词:落叶型黄萎病
- 文献传递
- 关中地区转基因抗虫棉主要品种评价被引量:4
- 2004年
- 评价了 3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成铃动态、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结果表明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41丰产性、稳产性优于 33B和99B,对关中地区频发的旱涝灾害有较好的耐避适应性 ,丰年增产潜力大 。
- 刘生荣夏志明
- 关键词: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丰产性纤维品质稳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