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波束
  • 3篇波束形成
  • 2篇正交投影
  • 2篇码分
  • 2篇码分多址
  • 2篇多址
  • 2篇波达角
  • 2篇波束形成算法
  • 1篇导向矢量
  • 1篇信道
  • 1篇信道估计
  • 1篇信道估计算法
  • 1篇载波
  • 1篇正交频分
  • 1篇正交频分复用
  • 1篇智能天线
  • 1篇矢量
  • 1篇天线
  • 1篇通信
  • 1篇频分

机构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唐玲
  • 3篇王建英
  • 2篇马瑞芳
  • 1篇谢梦
  • 1篇张磊

传媒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抑制干扰的盲波束形成算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抑制干扰的盲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基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首先由MVDR算法确定准初始权向量,其次根据该权向量与其它用户波达角方向的关系,建立与干扰方向正交的投影向量来进一步抑制干扰,并将准初始权...
唐玲王建英马瑞芳
关键词:盲波束形成正交投影
文献传递
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智能天线作为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现已成功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它利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自适应算法,动态形成空间定向波束,达到充分利用移动用户信号来抵消或最大程度地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
唐玲
关键词: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码分多址无线通信
文献传递
多载波CDMA系统中基于干扰抵消的多用户检测法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将CDMA系统与OFDM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多载波CDMA系统,在该系统中应用干扰抵消算法,并对这类算法的误码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并行干扰抵消算法明显优于传统匹配滤波器检测法和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并且随着并行干扰消除级的增加,系统统性能将得到进一步地改善,其中第2级的干扰抵消法可获得最大的性能改善,但3级之后性能又有所下降。
马瑞芳唐玲王建英
关键词:多载波串行干扰抵消并行干扰抵消码分多址
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波束形成算法
2007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波束形成算法。首先由MVDR算法确定初始权向量;其次根据该权向量与其它用户波达角方向的关系,建立干扰信号的导向矢量矩阵;然后通过正交投影原理,将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投影到干扰信号的零空间上,从而求得最优权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唐玲王建英
关键词:波束形成波达角导向矢量正交投影
IEEE802.16d系统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研究
随着网络与多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对大范围覆盖、高速宽带无线数据接入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此IEEE制定并颁布了无线宽带城域网标准IEEE802.16/(WiMAX,以下简称802.16/)。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
唐玲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信道估计
文献传递
WiMAX技术标准及网络演进
本文详细介绍了 WiMAX 系列标准及 IEEE802.16协议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了 WiMAX802.16e 的网络特点。基于现有的各种网络配置,阐述了 WiMAX 网络演进的3个阶段和演进的几种可能方式。最后叙述了 ...
唐玲张磊谢梦
关键词:WIMAX网络演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