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陈杰 作品数:33 被引量:1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单孔腹腔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3例报告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为3例肝癌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后平均住院3.7 d,无一例发生胆漏、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美观、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但在手术对象选择、器械应用、手术时间控制等方面尚存有一定局限性。 周陈杰 潘明新 蒋泽生 何国林 刘海燕 高毅关键词:肝肿瘤 腹腔镜检查 单孔 病例报告 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可抑制裸鼠体内的人肝细胞癌的生长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体内研究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对肝细胞癌是否具有抗癌作用。方法将肝癌细胞HCCLM3接种至祼鼠皮下,待形成明显瘤块,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AZD2014组),每组各5只。AZD2014组腹腔内注射AZD2014,5 mg/kg体质量,1次/d;对照组腹腔内注射药物溶剂2.5 mL/kg体质量,1次/d。定期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给药后第24天,剥离皮下肿瘤,测量肿瘤的体积,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EMT相关蛋白。结果AZD2014组肿瘤的体积自给药后几乎未再增大,而对照组中的肿瘤体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P<0.001)。HE染色显示AZD2014组中发生坏死的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AZD2014组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蛋白CD3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AZD2014组间质细胞表型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上皮细胞表型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AZD2014可以抑制肝细胞癌的增殖、微血管形成和EMT进程,同时还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发生坏死和凋亡。 廖晖 王毅 徐小平 周陈杰 张健民 钟克波 杨定华关键词:肝细胞癌 MTOR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诱导的自噬对HCCLM3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诱导的自噬对人肝癌细胞株HCCLM3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CCLM3,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AZD2014、雷帕鸣或3-甲基腺嘌呤(3-MA),使终浓度分别为100 nmol/L、100 nmol/L和10 mmol/L。研究AZD2014对HCCLM3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时,按处理因素分为对照组、雷帕鸣组、AZD2014组、3-MA组、雷帕鸣+3-MA组和AZD2014+3-MA组,采用MDC染色法检测HCCLM3肝癌细胞中自噬囊泡的变化;研究AZD2014对HCCLM3肝癌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时,按处理因素分为对照组、雷帕鸣组和AZD2014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CCLM3肝癌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和Beclin-1的表达;研究AZD2014诱导的自噬对HCCLM3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时,按处理因素分为对照组、3-MA组、AZD2014组和AZD2014+3-MA组,采用CCK-8法检测HCCLM3肝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MDC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ZD2014处理后,HCCLM3肝癌细胞中自噬囊泡的数量较多、体积较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AZD2014处理后,HCCLM3肝癌细胞中LC3B-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自噬抑制剂(3-MA)可部分逆转AZD2014对HCCLM3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可通过诱导自噬抑制HCCLM3肝癌细胞的增殖,为AZD2014在肝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廖晖 徐小平 周陈杰 张健民 钟克波 杨定华关键词:肝细胞癌 MTOR抑制剂 自噬 细胞增殖 迟发性胰性脑病1例 2010年 周陈杰 王友顺关键词:迟发性胰性脑病 对症支持治疗 上腹部疼痛 血尿淀粉酶 胃肠减压 胃内容物 胰腺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胰腺囊性疾病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手术切除依然是胰腺囊性疾病唯一可行的根治方法。胰腺囊性疾病的病理学分型繁多,不同类型的治疗和随访原则也不尽相同,这对其术前定性诊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国内外相继颁布了多个胰腺囊性疾病的诊治指南,但多数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指南及文献,就胰腺囊性疾病的诊治及随访热点进行综述。 王杰钦 周陈杰关键词:胰腺囊性疾病 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囊肿 一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 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例,胰头癌1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肿瘤射频消融,然后置入相匹配的金属内支架。结果 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其中一例CA-199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率先在国内开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的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介入治疗方式,射频消融能减少操作时肿瘤的出血,进一步阻止肿瘤的局部增长,从而延长内支架的通畅期和患者的存活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何国林 徐小平 周陈杰 程远 潘明新 高毅 蒋泽生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内 射频消融术 脾破裂后肝内异位脾种植 被引量:12 2013年 异位脾种植是指脾组织由于脾外伤或脾切除术所引起的自体种植。1937年,Shaw和Shaf[1]首次报道了1例发生于胸腔的异位脾种植。有关数据表明,67%的脾破裂患者会发生异位脾种植[2]。其中多数病例没有临床症状,由术中病理或尸枪发现,仅少部分病例出现腹部症状如腹痛、肠梗阻等。 阮佳莉 周陈杰关键词:脾破裂 肝内 脾切除术 临床症状 术中病理 腹部症状 血清检测Glypican-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检测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60例PHC,60例转移性肝癌,50例肝硬化,5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20例肝囊肿,20例脂肪肝,20例肝血管瘤,20例药物性肝炎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GPC3进行定量检测。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HC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水平,并对治疗前后PHC患者血清中GPC3及甲胎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HC组血清GPC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肝癌、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组血清GPC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血清GPC3水平与甲胎蛋白水平及肝功能状况无关。GPC3与甲胎蛋白诊断PHC的阳性率分别为65%和56.7%,两者联合检测可将PHC的诊断率提高至85%。在23例治疗有效的PHC患者中,15例患者血清中GPC3水平较治疗前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而仅有10例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呈现与疗效相似的下降趋势。结论 GPC3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有望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同时血清GPC3的不同阈值或可在PHC及其他各类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发挥作用。GPC3具有较甲胎蛋白更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或可成为判断PHC治疗疗效的一种特异性血清学标志。 王媛媛 周陈杰 李静 周玲 李明松 肖冰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甲胎蛋白 “镜面人”行肝脏部分切除、胆肠吻合术1例 被引量:5 2010年 患者陈某,女,62岁,近20余年来反复出现左上腹疼痛不适。CT检查提示:(1)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并扩张;(2)腹腔脏器及心脏镜像转位。心电图检查提示:(1)窦性心率(右位心);(2)ST-T改变。血液生化提示:电解质正常,总胆红素44.8μmol/L,直接胆红素15.1μmol/L.间接胆红素29.7μmol/L.ALT99IU/L,AST48IU/L。 周陈杰 王友顺关键词:肝脏部分切除 胆肠吻合术 肝内外胆管 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改良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实施经验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对传统快速康复外科进行改良的可行性,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提供更优化、更完善的临床治疗模式。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间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并按入院顺序分成为改良快速康复外科组(改良组)和传统快速康复外科组(传统组),每组各71例,全面对比分析两组在术前紧张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尿排气时间、自主下床时间、切口疼痛程度、恢复普食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改良组术后排尿早7.18±1.30 h vs. 6.63±1.62 h,排气早17.48±0.61 vs. 15.45±0.75 h,自主下床早12.75±1.05 vs. 12.27±1.71 h,恢复普食早(30.41±5.84 vs.26.80±4.91)h,费用减低(12794.1±2737.3 vs. 11092.8±2368.9)元,住院时间缩短(7.3±3.2 vs. 5.9±2.5)天,病人的主观感受优于传统组(P<0.001)。结论传统快速康复外科经改良优化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病人围术期痛苦,为快速康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邹创欢 周陈杰 袁春辉 陈锦铭 龙定超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