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国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抗体
  • 16篇免疫
  • 12篇鼻咽
  • 12篇鼻咽癌
  • 12篇肠癌
  • 9篇单链
  • 9篇单链抗体
  • 9篇独特型
  • 9篇肿瘤
  • 9篇抗独特型
  • 8篇噬菌体
  • 8篇菌体
  • 8篇大肠
  • 8篇大肠癌
  • 7篇细胞
  • 6篇独特型抗体
  • 6篇抗独特型抗体
  • 6篇抗体库
  • 5篇噬菌体抗体
  • 5篇克隆

机构

  • 24篇中南大学
  • 18篇湖南医科大学
  • 6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40篇周国华
  • 31篇李官成
  • 21篇孙去病
  • 19篇朱建高
  • 17篇胡锦跃
  • 15篇李跃辉
  • 9篇谢平丽
  • 8篇李小玲
  • 8篇谢鹭
  • 5篇胡志伟
  • 4篇郭锋杰
  • 4篇符红普
  • 4篇周建华
  • 3篇李跃辉
  • 3篇王甲甲
  • 2篇王飒
  • 2篇陈琳
  • 2篇雷衍凡
  • 2篇李峰
  • 2篇鞠强

传媒

  • 4篇癌症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Chines...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第八届全国免...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人源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构建人源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抗肝癌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体外致敏法和EBV转化技术联合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对初级抗体库进行亲和富集及ELISA筛选,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并测序。结果:scFv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得到库容量为1.0×108的初级噬菌体抗体库。对抗体库进行3轮正负淘选和富集后,随机挑取2798个克隆进行ELISA,发现3个克隆对HepG2呈强阳性反应,而与QSG-7701等人正常细胞系呈弱阳性或不反应。对克隆SA3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与ELISA一致。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表明SA3与肝癌组织和肝组织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构建了库容量达1×108的全人源抗肝癌噬菌体抗体库。通过淘选富集、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获得特异性较强的噬菌体克隆,为肝癌的临床诊断及导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黄建肖艳童永清郭锋杰周国华李跃辉胡锦跃李官成
关键词:EB病毒转化噬菌体抗体库单链抗体
骨髓中表达VEGFR—1的造血前体干细胞在肝细胞癌肺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23万人死于肝癌,其死亡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手术切除是肝癌获得根治的最好手段,但即使是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约有70%的病人出现复发转移,转移复发已成为攻克癌症最重要的难关...
左朝晖欧阳永忠曾亮周国华李跃辉谢平丽
关键词:肝细胞癌VEGFR-1肺转移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结直肠癌病人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的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自1975年kolher等发明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单抗)技术以来,国内外已生产了几种抗肠癌的单克隆抗体,并应用于癌症病人的血清学检测,其中单抗NS19—9,C50识别的CA19—9和CA50可作为胃肠道血清学检测的肿瘤标志物。孙去病等制备的单抗Hb3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的特异性。
李小玲周国华李官成孙去病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抗原抗体检测单克隆抗体病人血清良性疾病夹心ELISA法
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和Ⅰ期临床研究
1996年
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和Ⅰ期临床研究谢鹭李小玲杨剑飞李官成朱建高周国华戴和桥雷衍凡孙去病由于抗独特型抗体(抗Ⅰd抗体)在免疫网络中的特殊地位,它在肿瘤免疫治疗及预防中的潜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外已对几种实体瘤制备了相应抗Ⅰd抗体,并已试用于临床[1,...
谢鹭李小玲杨剑飞李官成朱建高周国华戴和桥雷衍凡孙去病
关键词:鼻咽肿瘤抗体
体内体外联合免疫法制备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获得高特异性的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方法】以湖南鼻咽癌细胞株HNE2细胞作免疫原 ,经体内体外联合免疫方法获得免疫脾细胞 ,并与SP2 /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用ELISA、免疫组化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 10株稳定分泌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 ,其中HNL1和HNL5用免疫组化检测对鼻咽癌组织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 6 0 .0 %和 6 5 .0 %。【结论】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HNL1。
李官成朱建高周国华孙去病
关键词:鼻咽癌单克隆抗体免疫法
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和初期临床研究
1995年
基于抗独特型抗体在免疫网络中的特殊地位,尤其是抗独特型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及预防中的潜力引起了广泛兴趣,国外已对多种实体瘤制备了相应抗独特型抗体.并已(或准备)试用于临床。但未见有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的研究报导。鼻咽癌为我国有区域性分布的高发肿瘤。
谢鹭李小玲杨剑飞李官成王飒朱建高周国华郭敏孙去病雷衍凡
关键词:抗独特型抗体鼻咽癌肿瘤免疫治疗实体瘤
用^(99m)Tc标记大肠癌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定位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Hb3是一株针对大肠癌相关抗原CA-Hb3的IgM型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大肠癌组织反应的阳性率为86.4%,与正常大肠组织无反应。为确定Hb3用于放射免疫定位诊断大肠癌的可能性和实用价值进行了本研究。方法:采用羟基磷灰石层析法纯化抗体,冷消化法制备片段F(ab′)2,标记方法采用SnCl2·2H2O为还原剂、直接法标记99mTc,所用放射性剂量为15~40mCi,显像用SPECT,显像时间为2.5~48小时,共进行了10例放射免疫显像,其中完整Hb3显像7例,F(ab′)2显像3例,病人都经组织病理确诊。结果:纯化抗体及F(ab′)2片段纯度符合要求。99mTc标记率为80.6~91.5%。SPECT显像,在使用完整Hb3的7例病人中,阳性3例,阴性4例;在使用F(ab′)2的3例病人中,阳性2例,阴性1例。结论:Hb3及片段用于临床放射免疫定位诊断大肠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中F(ab′)2片段的效果较佳。
胡锦跃苏见知皮执民朱建高周国华孙去病
关键词:大肠癌放射性核素显像锝99M放射免疫法
抗大肠癌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初步鉴定被引量:8
2001年
应用 3种方法 (肿瘤细胞膜表面和胞内、裸鼠体内和组织切片 ) ,从全人源化的抗大肠癌噬菌体初级抗体库中筛选肿瘤特异性的噬菌体单链抗体 (Sc Fv) .在肿瘤细胞经过 3轮亲和选择 ,回收结合胞膜和内化进入胞内的噬菌体 ,得到抗肿瘤噬菌体单链抗体的富集倍数为 430倍 ;荷瘤裸鼠体内注入初级抗体库后 ,在不同时刻点处死裸鼠 ,回收肿瘤组织内的噬菌体 ,其回收率在 2 4 h时最高 ;初级抗体库与大肠癌组织切片亲和选择后 ,从冰冻组织切片上比从石蜡组织切片上回收得到的噬菌体高出约 1 .6倍 .从上述方法挑选单克隆 ,经 ELISA筛选抗大肠癌阳性噬菌体克隆株 ,分离得到 5个对大肠癌细胞反应较好的单克隆噬菌体单链抗体 .进一步用细胞 ELISA检测对各种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反应 ,其中 4个对大肠癌细胞有很好的特异性 ,1个克隆对所有肿瘤细胞均有反应 .因此 ,3种方法用于筛选抗大肠癌噬菌体初级抗体库是有效的 ,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朱建高胡锦跃李官成李跃辉周国华李小玲孙去病
关键词:噬菌体呈现技术大肠癌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
鼻咽癌抗独特型疫苗的制备及临床研究
本文以杂交瘤技术制备模仿鼻咽癌(NPC)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利用其内影像特点,作为模拟抗原制成抗独型疫苗,用于NPC的重动免疫治疗.
李官成谢鹭周国华孙去病符红普周建华
关键词:鼻咽癌治疗免疫治疗
文献传递
抗人心肌肌钙蛋白T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初步鉴定
2007年
【目的】建立稳定分泌抗人心肌肌钙蛋白T(cardic troponin,cTn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以纯化的cTnT(分子质量为3.7×107)加福氏佐剂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取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选。阳性克隆以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Western blot法鉴定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结果】共筛出4株稳定分泌抗cTn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抗体效价高达10-6,经免疫学鉴定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1、κ型,且Western blot鉴定4株细胞株所分泌的抗体均与人cTnT均有很好的反应性。【结论】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人cTn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为cTnT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李跃辉周国华胡锦跃谢平丽李官成
关键词:肌钙蛋白杂交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