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
- 作品数:31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 目的: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为抑制膀胱肿瘤的血管生成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的表达,根据阳性信号面积/检测总面积的方...
- 卢洪凯周全李刚薄学军刘志明刘鲁东
-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表达血管形成
- 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为抑制膀胱肿瘤的血管生成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2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光密度分析,根据阳性信号面积/检测总面积的方法,以10%为阳性判断标准,计算阳性率。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CD34进行血管内皮染色,低倍镜下寻找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最密集的部位(“热区”),然后在高倍镜下计数热区内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资料及统计学处理分析以评价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结果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6%(31/48),而9例正常膀胱组织表达阴性,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MMP-2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直径、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而在病理分期之间(Tis^T1与T2~T4)差别有显著性(P<0.05),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MMP-2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r=0.592,P<0.05),随着MMP-2表达增加,MVD也增加。结论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MMP-2与MVD呈正相关,促进了膀胱移行细胞癌新生血管的形成。
- 卢洪凯周全李刚薄学军刘志明刘鲁东
-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新生血管化微血管密度
-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腹膜后路径)技术改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腹膜后路径)技术改进的手术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右肾肾癌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技术改进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经过技术改进,手术时间(106.0±17.4)min、术中出血量(117.0±23.2)ml、术后住院时间(5.5±1.0)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5.1)h比(35.0±9.3)h,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结论与传统的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相比,改进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天数少等优点。
- 周全孙耀飞王大伟张磊刘鲁东卢洪凯
- 关键词:肾肿瘤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 尿道口处女膜病70例诊疗体会被引量:1
- 2003年
- 周全张军高佃军
- 关键词:尿道口处女膜病膀胱刺激症尿道扩张术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
- 2006年
-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查、静脉肾孟造影(IVP)、CT及MRI对本病的确诊率分别为38.1%、9.1%、80.8%、72.7%,38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随访29例,失访9例。随访期6个月~6a。3a生存率为79.5%,5a生存率为71.9%。随访病例中无残留输尿管癌和膀胱癌。结论: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IVP检查对本病病灶定位及定性诊断率低,但应作为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对本病病灶定位准确率高适应于IVP检查失败者。CT及MRI对本病诊断率高,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浅表性肿瘤,独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者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 周全卢洪凯刘鲁东臧运江彭学叶王沈阳张明荣
- 关键词:输尿管癌
- 前列腺黏液腺癌1例报告被引量:1
- 2023年
- 前列腺黏液腺癌是前列腺癌中罕见的病理分型,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间断血尿就诊,术前诊断为前列腺腺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前列腺黏液腺癌,术后随访6个月,影像学检查无复发、转移征象,tPSA正常。
- 于鑫源李晓赵宏俊李宝孙慧敏周全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黏液腺癌
- 不同方式的睾丸切除术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保留附睾的睾丸切除术(A组)与传统睾丸切除术(B组)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探讨睾丸去势治疗的最佳选择方式。方法进展期前列腺癌60例,A、B组各30例。均在局麻下行单切口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第1天起口服非类固醇类雄激素阻断剂。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1、3、6、9、12个月,观察2组血清总睾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了解患者手术满意度等。结果去势术后12个月,A、B组血清睾酮平均水平分别为0.2nmol/L(95%置信区间0.1~0.9nmol/L)、0.3nmol/L(95%置信区间0.2~0.9nmol/L),均〈1.9nmol/L,2组均数比较,P〉0.05;A组PSA平均值0.22ng/ml,B组0.27ng/ml,2组均数比较,P〉0.05。问卷调查示A组满意度为96.7%(29/30),B组为53.3%(16/30)。结论2种睾丸切除术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保留附睾的睾丸切除术、附睾成形术有助于满足患者的阴囊外观形态和心理需要。
- 高远苏顺业刘鲁东臧运江王沈阳张明荣周全曾绍文乔梁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睾丸附睾睾丸切除术睾酮
- MMP-2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膀胱癌生长的研究
- 卢洪凯周全薄学军刘志明刘鲁东
- 膀胱肿瘤(膀胱癌)是国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居第七位。虽然大多数病理科手术切除,但术后极易复发,且复发后恶性程度增加,同样虽然全身或局部抗肿瘤药物种类很多,但无一能彻底解...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癌
- ESWL联合肾脏开放手术治疗肾脏完全性鹿角状结石
-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完全性鹿角状结石的简化手术方法。方法:完全性鹿角状结石患者20例,术前根据结石分型和肾脏的解剖特点设计出ESWL需要击碎或横断的结石部位和肾脏开放手术的方法。选择最简单的手术方式取石。并与15例单纯开放...
- 周全卢洪凯臧运江王沈阳孙香莲
- 关键词:疗效评价
- Indiana膀胱术中原位阑尾修复左侧长段输尿管缺损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阑尾在尿流改道术中,尤其在可控输出道的重建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而在输尿管修复方面的应用少见报道。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8年6月共应用原位阑尾修复左侧长段输尿管缺损4例,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苏顺业刘鲁东高远周全张明荣卢洪凯
- 关键词:输尿管缺损阑尾尿流改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