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鑫
- 作品数:53 被引量:494H指数:17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岩溶地下河水化学对城镇化进程的时序响应被引量:4
- 2019年
- 利用25年地下水观测与遥感解译数据研究地下河对城镇化进程的水化学时序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地下河的矿化度逐渐上升;水化学类型时序演变从枯水期单一的HCO3·SO4-Ca·Mg型和丰水期HCO3-Ca·Mg型向HCO3·ClCa型、HCO3·SO4-Ca型、HCO3-Ca和HCO3·SO4-Ca·Mg型等多类型演化,快速城镇化时期水化学类型多变.受地表降水输入影响,地下河枯水期与丰水期[Mg2+]/[Ca2+]和[HCO3-]/[SO42-](摩尔比)变化较大,城镇化前地下河水化学受水岩相互作用、农业活动和酸雨入渗共同影响,两者均值分别为0. 86和29. 34;2001年城镇化后农业活动和酸雨输入贡献减少,丰水期城镇化输入(居民生活和工业排污)明显增加,两者出现突变特征,分别降低至0. 38与6. 01. 1990~1995、1996~2010和2011~2015年不同时期的主要地球化学敏感阳离子分别为Ca2+及Mg2+、Na+和NH4+,阴离子则分别为HCO3-、HCO3-及SO42-和Cl-.地下河对城镇化进程的水化学响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杨应增何守阳吴攀吴起鑫韩志伟罗维
- 关键词:地下河城镇化
- 喀斯特地区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磷素输出对次降雨特征的响应被引量:16
- 2018年
-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土流失及磷素输出对次降雨特征的响应,对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保林、耕地、自然草地、裸地、经果林)坡面场次降雨的水土流失和磷素输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系数由大到小整体表现为裸地>自然草地>耕地>水保林>经果林,而单位面积产沙量、单位面积磷流失量整体表现为耕地>裸地>经果林>水保林>自然草地。其中耕地和裸地在大雨量、高强度降雨事件的影响下径流系数、单位面积产沙量、单位面积磷流失量急剧增大。雨强是影响水土流失、磷素输出的重要因素,可以很好地拟合水土流失量。径流中磷素输出以颗粒态磷(PP)为主,占总磷(TP)的比例介于75.47%~97.91%之间。降雨引起的耕地径流[0.73 mg·L-1<ρ(TP)<2.49 mg·L-1]、裸地径流[0.10 mg·L-1<ρ(TP)<0.50 mg·L-1]和经果林径流[0.13 mg·L-1<ρ(TP)<0.46 mg·L-1]磷输出对受纳水体磷的含量有增加的风险,而自然草地径流[0.03 mg·L-1<ρ(TP)<0.09mg·L-1]影响较小。坡面水土流失和磷素输出与降雨过程、土地利用方式关系密切,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人为扰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流域面源污染。
- 彭宏佳吴起鑫任斐鹏安艳玲付宇文刘瑞禄吕婕梅
-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次降雨水土流失
- 山区河流氮磷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以赤水河一级支流桐梓河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为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山区河流氮磷分布情况,以赤水河一级支流桐梓河为对象,开展野外调研,对其干流及各条支流进行了水样采集并分析。结果表明:桐梓河总氮、总磷浓度均值分别为2.85,0.13 mg/L。氮磷浓度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总氮从上游到下游呈波动式增长,总磷则上游高于中下游。总氮有明显的累积效应,从上游源河的1.34 mg/L,升高到下游河口的3.40 mg/L,其空间变化主要受上游城镇污水的点源输入、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及水利工程等综合影响。而上游城镇外源污染对总磷的输入,使其在桐梓县城段的干流浓度维持在0.16 mg/L,到下游河口则降低至0.09 mg/L,说明桐梓河受人为污染输入与水体自净能力的双重作用。桐梓河氮磷比例关系总体表现为磷限制,但上游城镇段河流显示处于潜在富营养区,水质可能受到氮磷污染威胁。
- 周晓雯安艳玲吴起鑫吕婕梅高世林李钒玺
- 关键词:山区河流氮磷
- 三峡水库库首地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被引量:21
- 2012年
- 2009年6月-2010年7月对三峡水库库首地区大气降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连续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首地区大气降水酸化严重,超过1/3的降水pH值低于4.5.S042和N03为降水中的最主要阴离子,雨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61.90,65.24ueq/L,二者分别占无机阴离子总量的66%、27%.ca2+是最主要的阳离子,离子含量在8.89-932.90ueq/L之间,雨量加权平均浓度为108.34ueq/L,占无机阳离子总量的43%.季节变化分析表明,夏秋季节降水酸化严重,而冬春季节降水酸化不明显.不同季节相对酸度(FA)和中和因子(NF)分析表明,冬春季节的降水酸度主要受ca2+离子的中和作用控制.主要离子来源分析表明,S042-和N03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Na+、CI主要为海源输入的贡献,而Ca2+、Mg2+主要来源于陆壳颗粒物质。
- 吴起鑫韩贵琳
- 关键词:三峡水库大气降水化学特征
- 城市化对自然河流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以赤水河流域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赤水河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鱼类繁殖区,也是我国白酒生产的重要基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赤水河生态环境总体良好,有相对较低的环境背景值,微量元素可较为“敏感”地反映该区域自然和人为过程对水环境的影响。为了解赤水河流域人为活动对河流微量元素的潜在影响,于2017年枯、丰水期采集赤水河干流34个表层水样,分析了Li、Sr、As、Cd、Zn和Sb 6种微量元素。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主成分分析(PCA)探究其微量元素的时空特征和主要来源。结果表明:As在丰水期显著大于枯水期,Zn和Sb在枯水期显著大于丰水期,其它元素无显著差异。Li、Sr、Cd、Sb在赤水河上、中、下游存在显著差异,Cd在上游浓度最高,Li、Sr、Sb在中游浓度最高。Zn和Sb在中游的升高主要来自城市活动的人为输入。Li和Sr在中游的升高受天然地质背景和城市输入叠加的影响。As和Cd在上游相对较高的浓度主要受西南喀斯特地区高地质背景的控制,同时在中游伴有城市废水的贡献。城镇化进程中的人为输入是赤水河中游Zn、Sb、Li、Sr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 吴炯吴起鑫安艳玲高世林柯鑫辉周金雄秦立
- 关键词:微量元素
- 雨季喀斯特小流域氮输出特征及其受降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以黔中典型喀斯特农业小流域后寨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喀斯特小流域氮素输出形态特征及降雨对氮素输出的影响。通过对流域内落水洞、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各形态氮素的浓度进行监测,估算雨季氮素输出量,结合降雨量数据分析氮输出受降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后寨河喀斯特小流域水体氮含量明显高于我国主要河流,流域地下水出口溶解性总氮(TDN)浓度均值为6.5mg/L;地表水出口TDN浓度均值为7.3mg/L。(2)氮素输出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亚硝态氮(NO2--N)以及有机态氮(DON)输出占比极低。(3)流域内TDN,NO_3^--N,NH_4^+-N,NO2--N,DON雨季输出量估算值分别为55.13,52.12,0.40,0.01,2.61t。(4)持续性的多日降雨加速了水体氮素流失强度,流域上游水体硝态氮浓度在降雨事件发生后呈上升趋势,随着降雨事件的停止而呈下降趋势;流域总出口因降雨而产生的硝态氮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 曾杰吴起鑫李思亮岳甫均
- 关键词:降雨
- 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地形特征分异研究
- 2015年
- 以清水江流域为研究区,综合应用3S技术,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2002年及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基于研究区DEM数据,提取流域高程、坡度、坡向及坡位数据;通过土地利用与地形的叠加分析,获得属性数据库,采用分布指数分析了清水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地形特征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江流域各地类在不同地形等级下分布特征明显;在2002-2013年间,各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高程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除个别地类外,坡度、坡向及坡位对土地利用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流域内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待延续及加强;在高程为750~1500m、坡度范围为〈15°、缓坡区域各地类竞争激烈,人地矛盾突出,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核心区域,合理配置该区域土地利用具有深远意义;流域内未利用地分布广泛,对未利用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缓解清水江流域的人地矛盾;流域内对水的开发利用强烈的影响水域的地形特征,同时对其他地类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 金桃安艳玲苏孝良吴起鑫张聪段少琼
- 关键词:地形因子
- 雅鲁藏布江河水中CH_4和N_2O气体浓度及释放特征被引量:3
- 2019年
- 河流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山地河流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区域,但迄今山地河流CH_4和N_2O释放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探究高原中大型河流CH_4和N_2O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雅鲁藏布江(雅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河水中CH_4和N_2O气体进行了季节性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雅江河水中CH_4含量为2.3~864.9 nmol·L-1,N_2O含量为8.2~23.7 nmol·L-1,枯水期CH_4含量和丰水期无显著差异(P=0.112),但枯水期N_2O含量显著高于丰水期(P=0.017),流量和水温可能分别是影响CH_4和N_2O变化的主要因子。雅江河水CH_4和N_2O的释放速率分别为4.3~11.1 mg C·m-2·d-1和0.16~0.37 mg N·m-2·d-1,排放量分别为1.88~4.59Gg C·a-1和0.07~0.16 Gg N·a-1,分别约占全球河流CH_4和N_2O释放量的1.25‰~3.06‰和2.17‰~4.96‰。山地河流CH_4和N_2O的排放需要引起重视,全球河流温室气体释放可能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 叶润成吴起鑫赵志琦胡健崔丽峰丁虎
- 关键词:河流
- 贵州省都柳江流域水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8
- 2017年
- 于2015年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都柳江河水样品,分析了河水的主要水质参数和主量元素.结果显示,都柳江河水呈弱碱性,优势阳离子为Ca^(2+)、Mg^(2+),优势阴离子为HCO_3^-、SO_4^(2-),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Mg^(2+)型.Gibbs图、三角图、相关性分析表明都柳江水化学上游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下游硅酸盐影响增加.受地层岩性和地貌变化的影响,河流TDS沿主河道呈递减的趋势.离子比值分析表明,流域上游主要受工矿活动的影响,而中下游地区人为活动因素较为复杂,受农业、城镇排污等多种活动影响.
- 左禹政安艳玲吴起鑫屈坤杰樊光辉叶祖鑫秦玲钱娟婷涂成龙
- 关键词:水化学岩石风化影响因素
- 我国铅资源开发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建议被引量:17
- 2018年
- 通过收集整理近十年铅资源相关统计数据,从我国铅资源的储量、产量、供需关系、进出口及市场价格等方面着手,深入分析我国铅资源的开发现状,指出我国铅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我国是世界铅资源大国,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铅资源开发存在资源保障程度偏低、矿石依赖进口严重、再生铅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找矿勘查,提高资源储量;增强国际合作,减少矿石依赖;加快发展再生铅产业,高效利用资源;严格监督执法,保护资源环境。
- 顾亚顾亚王建平王修车东
- 关键词:资源现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