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年龄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繁殖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繁殖

机构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吴红
  • 2篇胡锦矗
  • 2篇廖文波
  • 1篇吴庆贵
  • 1篇周材权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尾鼩种群繁殖的年龄和季节特征被引量:7
2005年
2003年9月~2004年8月对四川南充地区微尾鼩种群不同年龄组繁殖的差异以及各年龄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尾鼩总性比为1.05,经χ2检验,两性差异不显著,繁殖个体性比为1.08,两性差异不显著.雄性微尾鼩1、2月份各年龄组的睾丸大小(长径与短径)和重量差异不显著,3~12月份差异极显著.微尾鼩各年龄组睾丸大小和重量在12mo内季节变化为1、2月差异均不明显,3~12月份未成体组(Ⅰ)季节变化明显,而成体Ⅰ组(Ⅱ)和成体Ⅱ组(Ⅲ)差异不明显.雌性子宫斑数在1~10之间,平均胎仔数为4.05±0.14只(N=76),4、9月份为繁殖高峰期,繁殖指数分别为2.37和1.45,4~10月份成体Ⅰ组(Ⅱ)和成体Ⅱ组(Ⅲ)的繁殖力和平均胎仔数年龄差异不明显,成体Ⅱ组(Ⅲ)繁殖力和平均胎仔数在4~12月份季节变化不显著.1、2月份均为雌雄微尾鼩非繁殖期,3~12月份为繁殖期.
廖文波胡锦矗周材权刘涛吴红
关键词:繁殖年龄
四川南充城区鼠形小兽群落结构被引量:1
2005年
2003年9月~2004年8月对南充城区的鼠形小兽群落进行研究,应用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3种群落:C1以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主的居民区附近的垃圾地带鼠形小兽群落;C2以微尾鼩+大足鼠(Rattus nitidus)为主的河谷-风景区鼠形小兽群落;C3以微尾鼩+褐家鼠+黑线姬鼠(Apodernus agrarius)为主的校园鼠形小兽群落.其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以C3最高,C2次之,C1最低,导致其原因可能与生境和食物丰富度有关.
廖文波吴庆贵胡锦矗刘涛吴红林玲
关键词: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