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瑞青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石化
  • 2篇变更管理
  • 2篇HSE
  • 2篇HSE管理
  • 1篇心理援助
  • 1篇压力场
  • 1篇油气钻井
  • 1篇员工培训管理
  • 1篇中国石化
  • 1篇深井
  • 1篇石化行业
  • 1篇培训管理
  • 1篇重大事故
  • 1篇钻井
  • 1篇井控
  • 1篇井控安全
  • 1篇井筒
  • 1篇井筒温度
  • 1篇井筒温度场
  • 1篇境外

机构

  • 8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应急管理部化...

作者

  • 8篇吴瑞青
  • 3篇徐峰
  • 3篇商翼
  • 3篇贺辉宗
  • 3篇王廷春
  • 2篇李千登
  • 1篇张晓华
  • 1篇王秀香
  • 1篇于菲菲
  • 1篇王林
  • 1篇王洁
  • 1篇朱锟
  • 1篇高雪琦
  • 1篇罗瑞振

传媒

  • 7篇安全、健康和...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石化海外油气钻井项目HSSE管理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对海外油气钻井工程项目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海外油气钻井工程项目HSSE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吴瑞青王廷春徐峰贺辉宗李千登商翼
关键词:油气钻井
石化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有效的企业培训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它能够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工作绩效和能力,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建学习型组织[1]。1石化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分析1.1石化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1管理者对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国石化企业各级管理者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完成生产上,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重视不足。多数管理者思想上明白员工培训的重要性的,但在生产任务的压力下,忽视了培训的系统性开展;往往只是注重见效快的短期技能培训,而忽略系统性培训对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意义,致使培训总处于断档与落后的状态。
吴瑞青朱锟
境外油田地面工程建设HSE管理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概括了境外油田地面工程项目HSE管理特点,分析了中国石化境外油田地面工程项目HSE管理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满足国际油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HSE管理高标准的方法和建议。
商翼徐峰贺辉宗吴瑞青王林
关键词:境外HSE管理
变更管理HSE风险控制点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介绍了石油石化行业和国内外大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对变更管理的要求,分析了4种变更类型的HSE风险控制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变更管理遵循的3个原则。
徐峰贺辉宗商翼吴瑞青王廷春
关键词:HSE变更管理控制点
石化行业重大事故后救援人员心理援助的探索
2015年
根据救援人员的心理反应及危害,分析了救援人员心理援助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救援人员的心理援助干预的对策,以期通过完善心理援助干预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心理援助干预队伍建设和开发提升有效的心理干预技术来改善救援人员的心理状态。
吴瑞青王洁罗瑞振
关键词:救援人员心理援助
基于安全KPI的正向激励机制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提出了"正向激励"安全管理模式,以鼓励企业员工自觉履行安全职责,激励安全行为,消减作业现场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全行为,消除不安全状态。通过安全KPI的正向激励机制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将减少现场"三违"现象,使得安全隐患呈现递减趋势,有效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吴瑞青
关键词:KPI安全管理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炼化企业变更管理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分析了变更管理的风险控制要点和国内炼化企业变更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原因,阐述了如何从变更管理程序完善、责任落实、审批流程强化和系列工具开发等方面对变更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
吴瑞青高雪琦张晓华于菲菲
关键词:变更管理风险管理
考虑井筒温度场与压力场的深井井涌风险控制被引量:1
2012年
深井、超深井井筒内温度场、压力场变化幅度较大。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大幅度变化影响到了钻井液密度场,进而对井控安全产生影响。建立了井筒当量密度场分布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钻井液循环和静止时钻井液当量密度场分布情况,并探讨了井筒温度场压力场对井控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深井、超深井钻井井控过程中,应该考虑井筒温度场、压力场变化对钻井液物性参数的影响;钻井液循环和静止时,实际钻井液井底当量循环密度和当量静止密度低于将钻井液作为地面常数时的当量密度,井控时应该注意适当增大钻井液密度以平衡地层孔隙压力。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环空井底压力的减小带来的溢流、井涌甚至井喷。进行井身结构设计时,可以不考虑温度场与压力场的影响;另外井控事故预防控制需要技术及管理措施相结合。
李千登王廷春王秀香刘永旺吴瑞青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