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江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开塞
  • 2篇开塞露
  • 2篇活质量
  • 2篇灌肠
  • 2篇产儿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效果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护理
  • 1篇新生儿家庭访...
  • 1篇学法
  • 1篇血液
  • 1篇血液肿瘤
  • 1篇血液肿瘤化疗
  • 1篇应用及效果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吴江红
  • 3篇盛晓郁
  • 2篇吴朝娟
  • 1篇庄云
  • 1篇朱晓琴
  • 1篇梁培荣
  • 1篇张晓青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护理研究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静疗小组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分析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应用静疗小组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1月到2023年3月收治血液肿瘤化疗患者82例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静疗小组护理指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置管配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分数、并发症、生活质量分数比较差异大(P<0.05)。结论 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作用非常明显,能提升置管配合度,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提升服务满意度,降低对正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优势明显。
吴江红庄云
关键词:血液肿瘤化疗PICC置管生活质量
一种可调节的输液瓶瓶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输液瓶瓶框,包括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第三固定圈及第四固定圈,第一固定圈与第二固定圈内壁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条,第二固定圈、第三固定圈及第四固定圈内壁均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
李姣吴江红吴朝娟蒿玲玲
健康教育联合标准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标准化营养支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实验组9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营养支持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1 d、干预后3 d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转铁白蛋白及总白蛋白)、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结果:干预后3 d,两组血清白蛋白及总白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1 d(P<0.01,P<0.05)、转铁白蛋白低于干预前1 d(P<0.01),且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总白蛋白、转铁白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 d,两组QOL评分高于干预前1 d(P<0.01,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联合标准化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营养指标,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于宗巧吴江红张晓青李姣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健康教育
早产儿早期喂养联合开塞露灌肠对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喂养联合开塞露灌肠对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早产儿按入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为早期喂养的早产儿,观察组在早期喂养基础上联合开塞露每日灌肠排便1次,观察两组患儿喂养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每次胃内潴留量、胎便完全排出时间、每日奶量增加量、胃管拔除时间、达全量胃肠内营养天数、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腹胀、大便隐血、禁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呼吸暂停及黄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每次胃内潴留量少于对照组,胎便完全排出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达全胃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每日增加奶量、每日体重增长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喂养联合开塞露灌肠可提高早产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喂养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体重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可缩短住院时间。
吴江红盛晓郁朱晓琴杨云朱巧玲
关键词:开塞露灌肠早产儿
新生儿家庭访视与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对新生儿家庭访视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4月—2011年5月我院238例新生儿进行了家庭访视与护理,经过双向选择,护士上门给年轻父母普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帮助解决新生儿护理操作上的技巧和认识问题。结果 238例产妇家庭访视和护理后掌握产后自我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护理组238例新生儿除皮肤脓疱外,新生儿黄疸、结膜炎、脐炎发生情况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结论产后访视和护理服务,可增加产妇护理知识,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吴江红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家庭访视护理
非营养性吸吮同步经口管饲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同步经口管饲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一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8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人院先后以奇偶数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同步经口管饲喂养,对照组采用经鼻管饲喂养方法,观察2组患儿在喂养前中后及再进食前各项临床表现。结果2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进食时、进食后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进食时、进食后和再进食前的吸吮食欲感、口腔运动频率、面部肌紧张表情、安静睡眠状态及在喂养过程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83.33%(35/42)、85.71%(36/42)、92.86%(39/42)、95.24%(40/42)、4.76%(2/42),对照组分别为54.76%(23/42)、61.90%(26/42)、64.29%(27,42)、69.05%(29/42)、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126-10.182,P〈0.05)。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平均时间内奶量增加及每Ft体质量增长、拔出胃管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10±1.23)ml、(20.00±2.50)g、(19.06±2.23)d、(41.50±4.23)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0±1.15)ml、(13.00±1.33)g、(36.45±4.31)d、(52.03±4.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23.22,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同步经口管饲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安全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喂养耐受,使体质量达到预期增长目标,缩短了住院天数,从而提高了生命质量。
盛晓郁吴江红伍高红
关键词:生活质量非营养性吸吮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血液科护理在带教中阶梯式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
2022年
探究在血液科护理带教中选用阶梯式教学法的意义,并针对其与传统教学法带教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所针对对象选在2020年5月-2021年4月、2021年5月-2022年4月期间于我院血液科进行实习护理的护生,归至到研究中的总数为40名。其中,2020年5月-2021年4月阶段我院带教以传统教学法为主,选入20名,归至对照组中;2021年5月-2022年4月阶段我院带教以阶梯式教学法为主,选入20名,归至观察组中。研究观察指标以护生出科时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对带教方式的评价、满意度为准。结果:在护生出科时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方面,观察组组内人员的各项成绩得分均值更高一些,且与对照组相关项得分相比有差异出现,获取P值均于0.05以下。在带教方式评价及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组内人员对带教方式的评价更好,且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关指标的组间对比有差异出现,获得P值均于0.05以下。结论:在血液科护理带教中,选用阶梯式教学法带教效果更突出,可在增强护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其操作能力,更符合当前护生学习需求,应在临床相关带教工作开展期间积极引用。
吴江红
关键词:阶梯式教学带教效果教学评价
注射器灌肠结合功能性屈腿运动在早产儿通便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注射器灌肠结合功能性屈腿运动在早产儿通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开塞露灌肠的12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早产儿灌肠后肠蠕动时间、排便次数、排便量、腹围、肛门收缩次数、肛门周围有无水肿和发红、有无灌肠药液外漏、灌肠过程有无痛苦表情。[结果]两组患儿灌肠排便后肠蠕动时间、肛门主动收缩次数、排便次数、排便量、腹围、肛门周围红肿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灌肠中应用注射器灌肠结合功能性屈腿运动可促进患儿排便,并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吴江红何云霞梁培荣盛晓郁
关键词:早产儿开塞露通便
一种新型锐器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锐器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控制盒盖开合,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盒盖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盖板,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的透明观察口。本实用...
蒿玲玲陆文华吴江红吴朝娟李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