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国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冬小麦
  • 3篇玉米
  • 3篇土壤
  • 2篇硒元素
  • 2篇夏玉米
  • 2篇钾肥
  • 1篇氮肥
  • 1篇氮磷配比
  • 1篇养分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效应
  • 1篇营养元素
  • 1篇玉米籽粒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效应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理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类型

机构

  • 9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吴建国
  • 4篇谭金芳
  • 1篇胡建东
  • 1篇肖建军
  • 1篇寇长林
  • 1篇段铁城
  • 1篇李潮海

传媒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湿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生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4
1992年
对冬小麦受淹后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害在小麦苗期对株高、分蘖数、穗数稍有影响;在拔节期对株高、次生根、单株干重影响较大,使成穗数减少;在抽穗后有效穗死亡较多,穗粒数和粒重减少;在灌浆期引起粒重下降。淹水后小麦的生理反应是,根呼吸强度、根系伤流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蒸腾强度都相应的下降。
吴建国刘淑芝李芳荣周家荣
关键词:小麦发育生理
河南省高产夏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氮磷配比模式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1987~1989年在河南省夏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高产夏玉米(亩产650kg)氮磷配比模式。试验统计表明,氮磷用量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为y=b_0+b_1N+b_2p+b_3N^2+b_4p^2+b_5NP由于各生态类型区土壤、气候和管理条件不一,各系数差异很大,因而各地所施氮磷的增产效应也不同。每kg纯N在基础产量较高地区增产2~10kg,在基础产量较低地区增产17~24kg;磷肥增产效应在黄褐土和红粘土类型区增产30多Kg,在潮土区增产12~18kg。试验表明,河南省夏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实现650kg的产量水平每亩需N18~24kg,需P_2O_56~12kg。
吴建国谭金芳李潮海
关键词:玉米生态类型区
土壤养分的低成本速测技术被引量:4
1999年
本文论述了测土施肥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强调测土施肥必须适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以常规分析技术为后盾以速测技术为主体的测土施肥技术路线;文章还论述了土壤养分速测技术,提出了推广速测技术必须解决的观念问题、技术问题和服务体制问题。
段铁城胡建东肖建军吴建国
关键词:土壤养分速测技术
利用 Gapon 方程研究土壤钾素供应指标被引量:1
1991年
利用盆栽幼苗耗竭法研究土壤的供钾指标发现,在河南的石灰性土壤上,作物吸钾量与土壤钾的活度率(即Gapon 方程)有良好相关性,可因地制宜地利用钾的活度率作为施钾肥指标。
谭金芳吴建国刘风英
关键词:土壤钾素
冬小麦地上器官对硒元素吸收累积与分配的研究被引量:7
1989年
冬小麦对硒元素的吸收明显分为两个阶段,拔节前有占总量83%的硒被吸收,拔节后吸收了占总量17%的硒,呈前重后轻的吸收特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硒的分配特点是:叶片分配比率在拔节前都高于同期其他地上器官;抽穗到成熟期吸收的硒元素主要分配到穗部,分配率占该期总量的62.4%.
吴建国
关键词:小麦
全文增补中
氮、磷钾肥合理配合对夏玉米增产效应试验初报
1983年
为探讨在中产水平条件下,以施多少氮、磷、钾肥为合适,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施肥水平和不同的氮磷钾配合,在我院农作站进行了田间试验,以便为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现将1982年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土壤为潮土,肥力中等,其养分含量如表1:
吴建国李永昌
关键词:夏玉米玉米籽粒增产效应秃尖
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钾的活度比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通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时,潮上土壤钾不断彼耗竭,AR0K渐降,最后稳定在1.1(mmolL-1)0.5左右。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土壤供钾强度指标(AR0K)亦随之增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AR0K值、施钾量与小麦、玉米的产量之间都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小麦、玉米最高产量时的施钾(K2O)量分别为5.4和7.4kg/亩,对应的AR0K值为3.684和3.066(mmolL-1)0.5。
谭金芳起月平吴建国吴建国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施钾量
全文增补中
氮、磷、钾肥对冬小麦根系营养效应的研究
1989年
1986~1988年,在校内网室采用盆栽进行试验。初步探讨了氮磷钾对冬小麦根系营养效应;明确了冬小麦一生中,根内养分浓度因小麦不同生长时期以及施氮磷钾肥种类不同而异,根内氮和钾养分浓度变化为:播种~返青和抽穗~成熟这两段含量低;拔节~抽穗含量高。磷是前期明显地高于中期和后期。根对氮磷钾营养的吸收累积表现为播种~返青为平缓上升阶段;返青~抽穗为急剧上升阶段:抽穗~成熟为迅速下降阶段.根重的变化也表现为返青前根重较轻,返青~抽穗根重迅速增加至根重绝对量的最高点,后期根重又下降,全生育期根重变化呈抛物线型.显著性检验表明:氮磷处理对根重、养分浓度、养分吸收积累量及其强度影响最为明显.
谭金芳吴建国李开明
关键词:冬小麦氮肥磷肥钾肥
冬小麦对硒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试验被引量:11
1989年
硒是动物和人体中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但植物生长是否也是必需的,至今尚未有定论。土壤是植物赖以生长发育的条件,土壤缺硒导致作物缺硒,食物和饲料缺硒,最后动物和人体缺硒这是必然的连锁反应。我省主要土类潮土和褐士,属硒含量低量区,典型潮土耕层硒含量为0.155ppm。近年来,我省周口,新乡地市,已有牛,猪缺硒死亡的病例,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目前已用的防治方法之一是直接给土壤施用含硒肥料。小麦是我省主要作物,研究麦株中硒元素的含量、分布,借以查明土壤中硒元素的容量和供给强度,为小麦合理施用硒元素提供依据。为此,我们于1986—1987年在郑州农校农作站,布置了小麦吸收硒元素的试验。
吴建国
关键词:硒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土类麦苗生长含硒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