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国

作品数:27 被引量:13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肌
  • 8篇动脉
  • 8篇心包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肌梗塞
  • 7篇梗塞
  • 6篇心包积液
  • 6篇心脏
  • 6篇起搏
  • 6篇积液
  • 4篇心电
  • 4篇血管
  • 4篇急性心肌梗塞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脏起搏
  • 3篇综合征
  • 3篇外科
  • 3篇介入

机构

  • 27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天津电力医院

作者

  • 27篇吴建国
  • 13篇田青平
  • 9篇张我素
  • 8篇梁爽霖
  • 8篇赵茹
  • 5篇姜华
  • 4篇王蓉
  • 4篇路雅茹
  • 4篇张志尧
  • 4篇裴诚民
  • 3篇董其克
  • 3篇王瑞康
  • 2篇缪丽
  • 2篇刘玉洁
  • 1篇耿庆国
  • 1篇陈树勋
  • 1篇董军
  • 1篇吴宪
  • 1篇张玉兰
  • 1篇王惠中

传媒

  • 9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当代医师

年份

  • 2篇2002
  • 3篇2001
  • 9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镜直视经皮心包活检引流灌洗治疗心包积液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镜直机心包活检引流灌洗术对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治疗、近期疗效随访结果。方法通过超声监测下经皮穿刺心包腔后用赛林格技术放入止血鞘,经鞘内放入血管镜目镜检查并改良技术在直视下活检取得标本,经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等系列病理,病因检查确诊。经引流缓解心包填塞后进行病因针对性灌洗治疗。结果经临床160例应用病因诊断率达90%,恶性积液确诊率达93%,使心包积液近期治愈率达90%左右。结论此方法集诊断治疗一次完成。安全可靠,无严重的并发症。较以往方法有明显提高了诊疗效果。
吴建国裴诚民张我素梁爽霖田青平
关键词:血管镜心包积液
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2000年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集中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与非糖尿病的CHD患者相比,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冠状动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有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损害更加严重.结论合并Ⅱ型糖尿病与不合并Ⅱ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前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弥漫,心功能差.有与无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比较,前者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及病变更加严重,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
姜华吴建国张我素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症心功能损害冠心病
心包腔灌洗治疗心包填塞10例报告
1998年
心包积液为常见的临床征象,而心包填塞可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严重时可致死,需及时诊断处理。笔者自1996年12月至1997年8月,在胸科医院进修期间共收治心包填塞征10例,经采用心导管技术,在超声心动图(UCG)监测下,经皮心包穿刺、活检、留置导管引流根据病因进行心包灌洗治疗,使心包填塞症得以迅速缓解,取得良好效果,报告于下。
孙慧景吴建国
关键词:心包填塞
老年心包积液58例临床分析
1996年
心包积液是心内科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诊断技术不断提高,老年心包积液患者检出率日益增高。为提高老年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率与治愈率,我们自1994年来应用超声监测下经皮心包多部位活检引流灌洗术治疗58例老年心包积液患者,报告如下:
张我素田青平吴建国
关键词:老年人心包积液
直接PTCA+Sten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QTc离散度的影响
2001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再灌注对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至直接PTCA+Stent治疗12小时以内的AMI患者42例,按照PTCA+Stent治疗是否成功分为再通组30例,无再通组12例。以同期胸痛、胸闷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做12导联心电图,测定其QTcd值,进行比较。结果:(1)AMI患者QTcd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AMI组前、下壁梗死之间QTcd无显著性差异。(3)FTCA+Stent治疗成功后(前向血流均达TIMI Ⅲ级,残余狭窄<30%)QTcd明显缩短,从(87.5±19.7)ms降至(58.7±20.6)ms(P<0.01)。未再通组QTcd仍保持高水平。(4)8例AMI患者治疗前有恶性心律失常,其QTcd明显长于无心律失常者(P<0.05),其中6例PTCA+Stent治疗成功后QTcd明显缩短,室性心律失常消失。结论:AMI直接PTCA+Stent术再灌注成功,缩短QTcd,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姜华董军刘玉洁吴建国张我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TC离散度PTCASTENT
双腔起搏器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观察
2000年
缪丽吴建国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双腔起搏器
生理性起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生理性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3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安置AAI型起搏器;46例心律失常患者和1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安置DDD型起搏器。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并对HOCM患者进行血液动力学观察。结果:经3个月至6年随访,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37例AAI起搏患者无1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15例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增宽,压力阶差减低,使流出道梗阻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AAI及DDD起搏可提供房室顺序起搏。对药物治疗无效的HOCM患者DDD起搏为一种能替代外科手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AAI起搏器为实用、经济、简单的生理性起搏。
田青平路雅茹吴建国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人工心脏起搏器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加速室性自主节律的临床意义
1984年
加速室性自主节律(AIVR)可见于洋地黄中毒,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但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且多发生在梗塞后48小时内。
王惠中陈树勋吴宪吴建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阵发室早联律间期室速室性
经皮心外膜心肌活检和灌洗治疗在心肌疾患合并心包积液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吴建国张玉兰张我素朱占来张志尧
心肌疾患合并包积液是心内科诊断治疗难题。该项目采用超声/血管镜监测下经皮心外膜心肌活检,通过系列病理检查明确病因,对因灌洗治疗。通过一针穿刺完成心包积液和心肌疾患的诊疗过程,避免了心内膜心肌活检。经44例临床应用,诊断率...
关键词:
关键词:活体组织检查心肌活检灌洗治疗心包积液心肌疾病
超声监测非外科经皮心包活检引流灌洗术——附六附报告被引量:3
1994年
心包积液的内科诊疗常用心包穿刺术,但能获病因学证据者仅为20%~25%。口服药物治疗在心包腔很难达到有效浓度,所以大部分心包积液病人经久不愈,或产生急、慢性心包填塞,甚至可引发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吴建国王蓉梁爽霖王瑞康董其克姜华
关键词:心包积液活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