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州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贲门癌及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FasL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贲门癌前病变及贲门癌中细胞凋亡与FasL表达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贲门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对正常胃黏膜10例,慢性胃炎72例和贲门癌50例中凋亡细胞及FasL表达状态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萎缩性胃炎、Ⅰ、Ⅱ、Ⅲ型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凋亡细胞指数(12.8%,17.0%,14.6%,9.6%,8.0%)显著高于正常黏膜(3.4%)和癌(5.8%)(P<0.01及P<0.05);异型增生组织凋亡细胞指数(8.0%)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和Ⅰ型、Ⅱ型肠化生(12.8%,17.0%,14.6%;P<0.05及P<0.01);Ⅲ型肠化生的凋亡细胞指数(9.6%)显著低于Ⅰ型、Ⅱ型肠化生(17.0%,14.6%;P<0.01及P<0.05)。正常胃黏膜无FasL表达,贲门癌前病变及贲门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FasL表达。FasL表达阳性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贲门癌中的凋亡细胞指数(19.8%,10.0%,8.3%)显著高于其阴性组(12.6%,6.1%,3.4%;P<0.05及P<0.01)。结论FasL对贲门癌前病变及贲门癌组织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贲门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李印郑世营葛锦峰赵军吴广州
- 关键词:贲门肿瘤癌前病变细胞凋亡FASL基因
- 贲门癌前病变及贲门癌中细胞凋亡及其与FasL表达的关系
- 目的研究贲门癌前病变及贲门癌中细胞凋亡与FasL表达的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在贲门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对正常胃粘膜10例,慢性胃炎72例和贲...
- 郑世营李印葛锦峰李小兵吴广州
- 文献传递
- FasL蛋白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L蛋白在32例手术切除的老年NSCL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sL在本组32例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98.7%,平均(62.0±32.0)%,其中在肺腺癌中的平均阳性表达为(80.5±21.2)%,在肺鳞癌中为(52.3±32.8)%,FasL蛋白在2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阳性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但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外科病理分期(pathological TNM stage,pTNM)的NSCLC中FasL蛋白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FasL在NSCLC中的表达提示NSCLC具有反杀伤免疫细胞的能力,并可能是肺腺癌较易发生早期转移的重要原因。
- 郑世营李印葛锦峰赵军李小兵吴广州
- 关键词:肺肿瘤配体老年人
- FasL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L蛋白在32例手术切除的NSCL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sL在本组32例NSCLC中的阳性表达百分数为3...
- 葛锦峰李印郑世营赵军李小兵吴广州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Fas/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Fas/FasL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2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技术测定65例NSCLC组织标本Fas/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类...
- 赵军葛锦峰郑世营李小兵吴广州
- 文献传递
- 参附注射液对离体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l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 ,制备心肌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分别在缺氧前及缺氧后 ,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给予保护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利用H— 6 0 0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本实验共分 4组 :正常对照组 ,单纯缺氧 /复氧组 ,参附注射液前、后保护组。结果 ①单纯缺氧 /复氧组心肌组织中AMP、ADP、ATP及AN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②参附注射液前、后保护组大鼠心肌组织内的AMP、ADP、ATP、AN含量均高于单纯缺氧 /复氧组 (P <0 .0 1) ,且接近正常水平 (P >0 .0 5 )。电镜结果也证明参附注射液对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参附注射液无论在缺氧前预灌注时及缺氧后再灌注时给予 ,均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 。
- 郑世营张晓膺王志刚赵军葛锦峰李小兵吴广州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肌低氧复氧能量代谢
- 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及预后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索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对63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区域淋巴结(pN0)进行进一步研究,检测其Muc in1(myc1)基因mRNA表达,对淋巴结微转移进行基因诊断。对患者随访,应用χ2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定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淋巴结微转移基因诊断的特异度为100%(30/30);淋巴结微转移基因诊断的灵敏度为90%(27/30)。366枚pN0淋巴结中,22例患者(34.9%)的30枚淋巴结(8.2%)检测到myc1基因mRNA的表达,诊断为淋巴结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者3年生存率为54.5%(12/22),无转移者3年生存率为80.5%(33/41),两组相比较差别显著(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3肿瘤(P<0.05,OR=7.17)淋巴结微转移(P<0.05,OR=3.71)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区域淋巴结中myc1基因mRNA的表达,可以诊断淋巴结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pN0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郑世营赵军葛锦峰吴广州李小兵邵峰纪勇
-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基因
- 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及预后的前瞻性研究
- 目的:探索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对63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区域淋巴结(pN0)进行进步研究,检测其Mucinl(mycl)基因m...
- 郑世营赵军葛锦峰吴广州李小兵邵峰纪勇
- 文献传递
- 老年贲门癌组织FasL表达上调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 目的:探讨老年贲门癌FasL表达上调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老年贲门癌组织中FasL表达及TIL的数量。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
- 郑世营赵军葛锦峰蒋东李小兵吴广州
- 文献传递
- FasL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L蛋白在32例手术切除的NSCL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sL在本组32例 NSCLC中的阳性表达百...
- 葛锦峰李印郑世营赵军李小兵吴广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