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峰
- 作品数:3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易学推类逻辑的类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易经》及自孔子开始的历代注释和发挥而成的易学,包含着丰富的逻辑思想和较为成熟、固定的推理类型,是中国古代逻辑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易学逻辑以推类为主导推理类型,其推类类型十分复杂,大体包括阴阳、五行、八卦等诸种。易学的价值不在占卜,而主要在思想、史料与逻辑。深入开展易学逻辑的研究,对丰富中国逻辑史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 吴克峰
- 关键词:《易经》推类
- 从《泰》《否》卦辞及《周易》卦序解读先秦思维逻辑被引量:1
- 2009年
- 《泰》、《否》两卦辞"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是理解《泰》、《否》两卦的关键,历史上都是以乾坤阴阳的性质来的解释;但如果深入思考,"小往大来"、"大往小来"还体现了思维的不同走向,即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的不同走向,而这正是反映了先秦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卦序中由《泰》到《否》以及《周易》六十四卦序的安排不是任意制定的,而是这种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的反映。
- 吴克峰
- 关键词:卦序思维逻辑
- 西方史学视野中的唯物史观
- 2017年
-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教义是:"历史受经济力量的无情制约,所有人类社会都将通过相同的阶段走向社会主义,目前绝大多数人正在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管人类事实上已经公开声称的动机为何,在任何时候,物质利己主义都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阶级代表了对其自身利益的集体表达,因此所有历史都不外乎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意识形态、艺术和文化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们没有自身的历史动力。个人是他或她所处时代和所属阶级的产物,哪怕是天才和强者也无力左右历史进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即便如此,他们的行为依然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与马克思同时及之后大约一百年来,上述每一个命题都曾得到过马克思主义者的赞同,这些命题又无一例外地是对马克思所真正言说的内容的粗略简化。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和思考,马克思的理论被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所批评的相比,马克思主义为历史学家所提供的要多得多。
- 约翰.托什吴克峰杨彬崔欣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决定论
- 一则宋人笔记小说中岳飞转世传说变化的文化阐释
- 2020年
- 宋人笔记《独醒杂志》记载岳飞为"猪精"转世,然而猪在传统文化中地位不高、形象不美,从《中兴四将图》反映的岳飞相貌来看,很难产生岳飞是猪精的联想;从《独醒杂志》的辑录者曾敏行的生平来看,也不可能是为了取悦秦桧而编出的以"猪精"形象诋毁岳飞形象的故事。在丁传靖的《宋人轶事汇编》里,该故事中的"猪精"转变为"猿精",当是有意为之。"猿"意象本身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意蕴与岳飞自身特质多相契合,让人也较易接受。让岳飞由猪精转世变为猿精转世的故事,乃是民意的一种曲折的表达。这些表达在我们今天看来貌似荒诞,但这却正是政治不昌明、言论不自由的时代人们塑造或参与塑造历史的一种方式。
- 吴克峰李帅
- 关键词:民间传说
- 易学逻辑研究
- 该文取中国逻辑史的视角研究了易学中的逻辑。包括:《易经》、《易传》、易学中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逻辑理论、逻辑系统、逻辑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对传统文化中名辨学、伦理与政治思想、传统医学、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同时涉及与西方逻辑的比...
- 吴克峰
- 关键词:《易经》《周易》
- 文献传递
- 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0年
- 国内对于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的发生、发展,以及支撑它的价值理念、结构内容、基本特点、功能作用、运作机制以及西方政治、政党思想与制度在清末传入中国后,对于民初至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长时段内中国的政党政治产生的影响,对于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意义等,或许是由于学科壁垒、研究视野、意识形态的束缚等原因而依旧处于拓荒阶段,因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广阔思考和写作空间。
- 吴克峰
- 关键词:政党政治反对党自由主义
- 论政党政治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被引量:1
- 2010年
- 所谓政党政治,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人们利用政党这一组织形式从事的政治活动。自从世界上有了政党,就有了政党政治和政党政治实践。与此同时,政党政治随着自身在实践层面的展开而具有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特征。二者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正共同形塑着今天的世界。
- 吴克峰
- 关键词:政党政治民族性政治实践政治活动
- 逻辑与伦理思想——《周易》逻辑思想对古代伦理观念的影响
- 2003年
- 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
- 吴克峰
- 关键词:伦理思想《周易》逻辑思想
- 哲学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变被引量:2
- 1995年
- 物质概念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是任何哲学家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如何来回答这一问题是决定其哲学性质的关键。从西方哲学史上看,除了中世纪由于是基督教统治一切的时代,不可能对物质概念作出明确的回答,从古希腊罗马哲学,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十九纪中叶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家们对物质概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如形态物质概念,原子物质概念,质料物质概念,广延物质概念,特性集合的物质概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物质概念等。物质概念的历史演进,标志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化,体现了人类思维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 吴克峰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认识论霍布斯本体论赫拉克利特
- 政党分析的基本框架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是美国政治学家乔瓦尼·萨托里的名著《政党与政党体制》的部分内容。尽管该书初版于1976年,但萨托里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政党分析架构对于今天研究政党仍具有基本的启发意义。萨托里考察了不同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分析了政党的基本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典的政党定义。
- 乔瓦尼.萨托里吴克峰朱昔群
- 关键词:政党理论政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