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一种变径式倒划眼器及工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径式倒划眼器及工艺方法,其中心杆与本体采用花键副连接,本体上开有通孔,本体上部设置有承重端盖,本体中部为3棱或4棱结构,棱上方对称设有2个注油孔并安装注油堵头,每条棱上设置有切削块;中心杆与本体的环空装... 王勇茗 高云文 吴学升 赵巍 王彦博 黄占盈 张燕娜 周文军 段志锋 胡东峰 余世福 叶文勇 徐自强 刘峰文献传递 KMXQ-150可回收斜向器的研制及试验 2015年 采用国外的可回收斜向器,其工具及技术服务费用非常昂贵,大幅度增加了钻井成本。为此,研制了KMXQ-150可回收斜向器。该工具主要由送入及丢手单元、导斜开窗单元、封隔单元及锚定单元等组成。工具通过液压力驱动卡瓦坐封锚定,采用打捞钩或组合式打捞矛抓住斜向器导斜体连续上提打捞回收。室内测试结果表明,斜向器轴向抗压可达到480 k N,周向抗扭可达到10 k N·m。室内进行的模拟开窗试验中,开窗铣锥在水泥靶上成功侧钻,斜向器经受住了长时间开窗扭矩及钻压的考验,锚定可靠。开窗试验完成后,采用打捞钩成功将斜向器回收,表明该斜向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叶文勇 胡东锋 章东哲关键词:分支井 斜向器 回收 TRIZ理论在旋转防喷器冷却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将TRIZ理论应用在旋转防喷器冷却结构设计中,利用物-场分析法和阿奇舒勒矛盾矩阵法,参考TRIZ理论的76种物场分析的一般解法和40条发明原理,经历二次优化设计,提出了2种旋转防喷器冷却结构。通过综合评价,优化筛选出最适合XK28-35-7/14型旋转防喷器的冷却结构。 赵航博 叶文勇 章东哲关键词:旋转防喷器 TRIZ理论 五级双行程水力加压器设计与力学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水力加压器通过节流作用将泥浆动力转化为轴向推力,可以减少因钻柱耦合振动及钻头与岩石互作用引起的钻压波动,从而给钻头施加较为恒定的钻压,延长钻头寿命,减少钻具疲劳失效,提高钻井效率。为了给中深井提供足够大的钻压及提高入井后的钻压调节能力,设计了适用于φ215.9 mm井眼的φ172 mm规格的五级双行程水力加压器。水力加压器工作时,通过主活塞杆和主缸体的花键副传递钻压和扭矩。花键副的载荷环境较为恶劣,应用有限元软件完成了压扭载荷作用下主活塞杆和主缸体的接触应力分析,得出主活塞杆和主缸体的静安全系数>4,其结构安全性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胡修俊 祝效华 凌玉梅 石昌帅 叶文勇关键词:水力加压器 有限元 井下电驱切割油管工具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3 2023年 国内井下管串动力切割工具现处于研究初始阶段,为此,研发出了一种新型井下油管电动切割工具。对该型工具的结构组成及其切割作业原理进行了重点介绍,并通过地面试验验证工具的结构合理性与控制系统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的井下电驱切割油管工具外径为54 mm,总长为4 m,适用于外径73.0和88.9 mm油管,可根据目标油管管径切割需求更换切割刀具,可按流程准确实施对各个节点动作和工具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并完成信息的传输与存储;地面切割试验验证了该工具切割模块结构的合理性,验证了推进机构和旋转换向机构能精确完成动力的传递和动作的执行。所得结论可为油气井带压修井作业的高效、安全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叶文勇 叶文勇 王思凡关键词:井下工具 控制系统 一种变径式倒划眼器及工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径式倒划眼器及工艺方法,其中心杆与本体采用花键副连接,本体上开有通孔,本体上部设置有承重端盖,本体中部为3棱或4棱结构,棱上方对称设有2个注油孔并安装注油堵头,每条棱上设置有切削块;中心杆与本体的环空装... 王勇茗 高云文 吴学升 赵巍 王彦博 黄占盈 张燕娜 周文军 段志锋 胡东峰 余世福 叶文勇 徐自强 刘峰文献传递 φ215mm双级变径稳定器试验研究 2015年 常规钻具在改变钻具组合特性时要频繁起钻来更换稳定器,作业周期长,效率低,同时也增大了起下钻遇阻卡的风险。研制的φ215mm双级变径稳定器,可在地面通过开停泵遥控其外径进行两级交替变化,改变钻具组合特性,不需要起钻具,提高了钻井效率,降低钻具遇阻卡的风险。现场试验表明,双级变径稳定器变径动作可靠,变径状态压差信号显示清楚,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叶文勇 胡东锋 赵航博关键词:变径稳定器 井眼轨迹 液力变径稳定器在川渝地区的试验 向井、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使用液力变径稳定器可改变钻具组合特性,实现对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介绍了液力变径稳定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川渝地区复杂坚硬地层,对液力变径稳定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在重庆开县陈家1井进行了现场试验... 叶文勇 李前春 胡东锋 章东哲 赵晓龙 王玉关键词:井眼轨迹 精确控制 CO_(2)密闭混砂装置清砂参数优化及现场试验 2023年 为了促进CO_(2)干法加砂压裂技术的配套与推广应用,针对CO_(2)干法加砂压裂施工结束后,核心装备CO_(2)密闭混砂装置罐体内剩余陶粒砂清理困难,清理效率低下,清理过程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开展了清砂方式改进、风送清砂装置研制以及清砂参数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自动化清砂方案通过设计气驱与输砂螺旋结合的清砂流程,配合专门研制的风送清砂装置,相比负压清砂方案,清砂速度提高了225%,纯清砂速度提高了165%;2)自动化清砂方案可实现人不进罐清砂,将陶粒砂直接输送至砂罐车,通过CO_(2)密闭混砂装置远程控制清砂过程及参数,清砂工作条件大大改善,符合安全化生产要求;3)大大减小清砂劳动强度,无需拆装人孔法兰,清砂人数由之前的4~6人减少至2人;4)优选出最佳清砂参数,即输砂螺旋转速为45 r/min,补压阀开度为25%,风送清砂装置为2档位。以上成果认识,对CO_(2)干法加砂压裂施工完成后的罐体高效清砂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聂俊 聂俊 叶文勇关键词:清砂 二氧化碳压裂机理的实验研究及矿场实践 2025年 为了揭示二氧化碳压裂造缝机理,采用二氧化碳压裂大型物理模拟实验、X射线衍射检测、岩石力学测试、岩样CT扫描及对现场压裂的水击压力响应、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解释等手段,从小尺寸岩样、大尺寸岩样及大尺度矿场3个尺度开展了实验及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岩石中具有极强的滤失穿透性,其形成的人工裂缝面积远小于常规水力压裂;(2)二氧化碳对地层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具有明显的溶蚀作用,并导致岩石杨氏模量值、剪切模量值和抗压强度值减小,岩石脆性指数增大;(3)受二氧化碳浸泡的影响,岩石破裂后所形成的裂缝断面较粗糙、整合性差,即使在没有支撑剂支撑的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导流能力,实现了人工裂缝的自支撑;(4)二氧化碳压裂瞬时停泵压力表现为小幅度长时间的波动,其压力传导特征与常规水力压裂存在着明显的区别;(5)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的混合断裂机制较好地解释了二氧化碳压裂物模实验中声发射信号少、矿场压裂试验中微地震事件少的现象,证明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的混合断裂机制理论的合理性。结论认为,在没有支撑剂加入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形成的人工裂缝能够起到较好的油气增产作用,也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压裂自支撑理论的合理性。 苏伟东 苏伟东 叶文勇 周然 杜焰 叶文勇 何鑫岩关键词:岩石力学 溶蚀作用 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