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勇

作品数:84 被引量:33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色谱
  • 11篇相色谱
  • 11篇高效液相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教学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色谱法
  • 8篇磷酸
  • 8篇磷酸川芎嗪
  • 8篇川芎
  • 8篇川芎嗪
  • 7篇液相色谱法
  • 7篇活性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药物
  • 6篇体外
  • 6篇中药
  • 6篇微透析
  • 6篇细胞
  • 5篇液相

机构

  • 80篇广西医科大学
  • 35篇广西中医药大...
  • 10篇广东食品药品...
  • 10篇桂林医学院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广西中医学院
  • 6篇桂林莱茵生物...
  • 4篇广西中医药研...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玉林市第一人...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华润紫竹药业...

作者

  • 84篇叶勇
  • 19篇黄秋洁
  • 18篇王捷
  • 10篇晏亦林
  • 9篇刘华钢
  • 9篇周莉玲
  • 8篇欧贤红
  • 6篇魏涌标
  • 6篇刘丽敏
  • 4篇梁秋云
  • 4篇陆国寿
  • 4篇卢文杰
  • 3篇赖玲
  • 3篇邹登峰
  • 3篇曾繁强
  • 3篇阳洁
  • 3篇黄周锋
  • 3篇董敏
  • 3篇刘伟
  • 2篇傅鹏

传媒

  • 6篇蛇志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医药导报
  • 5篇中草药
  • 4篇中国药房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广州化工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广东化工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11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藤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5
2013年
本文建立体外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体系,并采用连苯三酚法在碱性溶液中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邻二氮菲-Fe2+/H2O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法,在酶标仪上检测藤茶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对DPPH.、O2-.和.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藤茶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杨梅素对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DPPH.IC50(2.91±0.28)mg/L,二氢杨梅素对O2-.的清除作用最强IC50(3.88±0.99)mg/L,对.OH的清除效果是杨梅素>二氢杨梅素>藤茶总黄酮。确定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为藤茶的主要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
欧贤红叶勇黄秋洁刘华钢宋云飞
关键词:藤茶二氢杨梅素杨梅素抗氧化
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测定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反透析法测定回收率,考察流速、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反透析法测定的体内回收率与媒介中磷酸川芎嗪的浓度无关,稳定性良好。结论微透析取样技术可用于磷酸川芎嗪的药动学研究,体内研究的反透析法可作为微透析研究中磷酸川芎嗪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叶勇周莉玲晏亦林黄秋洁
关键词:磷酸川芎嗪微透析
磷酸川芎嗪大鼠鼻腔给药靶向脑部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评价磷酸川芎嗪(TMPP)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部药动学特性。方法大鼠鼻腔给予或静脉注射TMPP10mg·kg-1后,利用微透析技术进行脑部药动学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析液样品中TMPP的浓度,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鼻腔给药和静注给药后TMPP在脑部的吸收均符合一室模型,TMPP鼻腔给药吸收快,迅速入脑,且在脑部的停留时间更长;AUC0-∞分别为(698.26±122.59),(446.25±107.44)μg·min·mL-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Cmax分别为(8.99±2.51),(9.03±2.08)μg·mL-1;Tmax分别为(10.17±3.49),(9.86±2.94)min,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MPP鼻腔给药后迅速入脑,AUC0-∞值高于静脉注射,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给药途径。
晏亦林叶勇周莉玲
关键词:磷酸川芎嗪鼻腔给药微透析药动学
岩黄连碱纳米混悬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黄连碱纳米混悬制剂,按重量份主要由岩黄连碱10‑150份和稳定剂10‑200份制成。发明人还采用反溶剂法‑高压匀质法建立了相应制备方法,该法工艺简单,可获得更小的药物粒径,有利于提高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
叶勇吴伟森黄秋洁韦学
微透析法研究磷酸川芎嗪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测定磷酸川芎嗪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微透析法测定磷酸川芎嗪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用反透析法进行探针回收率校正。血浆蛋白结合率用f=(ρ0-ρf)/ρ0计算。结果磷酸川芎嗪与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浆、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9.51±1.66)%、(68.34±1.43)%、(56.17±1.44)%和(70.97±2.19)%。结论磷酸川芎嗪与血浆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采用微透析进行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可行。
叶勇周莉玲晏亦琳黄秋洁
关键词:磷酸川芎嗪血浆蛋白结合率微透析
复方芒果叶蛇油霜的研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推动复方芒果叶蛇油霜临床应用和产业化,探讨复方芒果叶蛇油霜的制备工艺、皮肤刺激性和稳定性等。方法 (1)采用水包油型乳化剂乳化法制备该药;(2)以肤宝乳霜为对照品,将实验兔8只分为完整皮肤试验组和破损皮肤试验组,采用左右侧自身对比,观察该药对实验兔皮肤刺激性;(3)常温观察期12个月,指标包括性状、色泽、气味、鉴别、有效成分含量等。结果获得的合格样品,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常温观察期内质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对皮肤无异常作用,质量稳定良好,安全性高,为今后规模化生产和临床应用等提供有利参考。
王捷王羽中何成章张宏亮陈圣杰杨春兰刘丽敏叶勇
关键词:皮肤刺激性稳定性芒果苷
复方辣木颗粒剂影响雄性小鼠性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复方辣木颗粒剂对雄性小鼠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醋酸铅致雄性小鼠生精障碍模型。将60只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复方辣木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后,观察小鼠体重、脏器指数、附睾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睾丸的病理形态等。结果复方辣木颗粒剂对醋酸铅致少弱精子症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各给药组小鼠附睾系数、睾丸系数、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有所上升,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数量增多、排列更紧密。各剂量间比较,高剂量效果更显著(均P<0.05)。结论复方辣木颗粒剂可显著改善小鼠性功能,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有利参考。
郭富双陈圣杰杨春兰王羽中叶勇刘丽敏王捷
关键词:辣木海蛇性功能低下精子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箭秆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所提箭秆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方法:运用GC-MS对箭秆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26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33个成分,两者共有成分5个。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相差较大。
梁晓乐黄秋洁叶勇黄茂春曾宣阳
关键词: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质谱
胡桃醌纳米混悬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桃醌纳米混悬制剂,按重量份主要由胡桃醌5‑15份和稳定剂1‑20份制成。发明人还采用反溶剂法‑高压匀质法建立了相应制备方法,该法工艺简单,可获得更小的药物粒径,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强抗肿瘤效果。因...
叶勇吴伟森黄秋洁韦学
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进行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100-5 NH2(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5 mol/L)-磷酸水溶液(3.0%)-乙醇(80∶5∶9.5∶5.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结果从多叶越南槐中分离得到两生物碱类化合物,经鉴定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在0.0164~0.1476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氧化苦参碱在0.2872~2.5848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76%)、99.8%(RSD=1.19%)。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为首次从多叶越南槐中分离得到;所建立的HPLC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陆国寿叶勇卢文杰黄周锋曾繁强
关键词: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