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厌氧菌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2篇口腔
  • 2篇口腔厌氧菌
  • 1篇多糖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疾病
  • 1篇新生儿疾病筛...
  • 1篇选择性培养基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袋
  • 1篇原发性
  • 1篇脂多糖
  • 1篇生物活性
  • 1篇死因
  • 1篇器官
  • 1篇器官培养
  • 1篇前列腺素E

机构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卫生局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叶军
  • 4篇李德懿
  • 1篇顾学范
  • 1篇李惠源
  • 1篇陈瑞冠
  • 1篇张国驰
  • 1篇朱杰明
  • 1篇王家军
  • 1篇石明德
  • 1篇焦炳华
  • 1篇汪俊
  • 1篇黄宗仁

传媒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发性垂体性侏儒11例鞍区MRI和CT检查对照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总结了11例原发性垂体性侏儒患者鞍区MRI和CT检查结果。发现:MRI检查,11例患者均清楚显示垂体萎缩,以及垂体柄、垂体后叶异常;CT检查,仅可见垂体的消失,而其大小则无法评价,垂体柄显示不如MRI敏感,并且不能显示后叶。MRI较CT有更好的组织对比性。尤其是微细结构的显示,MRI更具优势。检查发现所有垂体侏儒患者MRI上均有鞍区异常。这为该病的诊断和今后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形态学依据。
陶晓峰施增儒朱杰明陈瑞冠叶军
关键词:垂体性侏儒症NMR
口腔厌氧菌内毒素的化学降解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评估各种药物对口腔厌氧菌内毒素的降解作用。方法 采用热酚水法及苯酚氯仿石油醚法提取纯化的牙龈卟啉菌、脆弱类杆菌及核梭杆菌内毒素(200μg/m 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药物2m l,在体外37℃孵育15m in、30m in,透析后用鲎试验的偶氮显色法定量检测内毒素的降解程度。结果 降解内毒素的大小次序为:30% 双氧水、50% 枸橼酸、大蒜汁、大蒜1:1 稀释液、25% 枸橼酸、3% 双氧水,它们的作用有浓度依赖性,除双氧水外还有时间依赖性,而溶菌酶的作用极微。结论 提示各种药物降解内毒素的大小和机制不同。
李德懿焦炳华汪俊朱玉平叶军
关键词:内毒素化学降解口腔厌氧菌
口腔厌氧菌内毒素的生物活性被引量:1
1993年
系统比较6种口腔厌氧菌(产碱韦荣氏球菌,Va,牙龈类杆菌,Bg、脆弱袭杆菌.Bf、核梭杆菌,Fn、伴放线放线杆菌,Aa、黄褐色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o)内毒索与肠道需氧菌(明尼苏达沙门氏菌,Sm)内毒素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口腔厌氧菌内毒素均能表达典型的内毒素活性,如双相发热反应,鲎试验凝集活性和局部施瓦氏反应等;生物活性又有显著差异,细胞毒秩序为:Fn>Aa>Bf>Co>Bg>Va>Sm,局部施瓦氏反应大小顺序为:Sin>Fn>Aa>Va>Bf>Bg>Co。提示口腔内毒索可直接损伤组织,或造成类似动物的局部施瓦氏反应等间接损伤口腔组织。
李德懿黄宗仁叶军
关键词:口腔厌氧菌内毒素生物活性
上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9
1999年
Screenings for phenyl keton nria (PKU)and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low intelligence of children due to congenital metabolic diseases. Shanghai started screening project for the neonaes in 1981, and 1 050 914neonates has been screened up to now with 95% coverage.Incidence of PKU is 1/17 237, and that of CH is 1/5 082. Children with positive tests received qualified treatment with remarkable effectiveness.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in Shanghai.This study undetakes cost benefit analysis of screening for the neonates in the view of health economics , which provides basis of decision for haalth executitre department.
王家军顾学范叶军程晓明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
牙周袋厌氧菌检出方法探讨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采用单用非选择性厌氧菌基础培养基(CDC)和合用7种选择性厌氧培养基(VS、CS、BS、AS、FS、ES、LS)两种方法检出牙周袋厌氧菌,均表明G-厌氧菌是牙周炎的优势菌群。合用选择性培养基较单用CDC分离纯化鉴定牙周袋厌氧菌简便、快速、省时,有助于营养苛求或培养困难菌群的分离。实际工作中证明在CDC中加入抗生素及各种化学物质制备选择性厌氧培养基,配制方便,适合相应厌氧菌的生长,但建立更多更特异更可靠的选择鉴别培养基仍属必要。
李德懿张国驰叶军
关键词:牙周袋厌氧菌选择性培养基CDC牙周病
全文增补中
器官培养中骨吸收因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1997年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脂磷壁酸(lipoteichoicacid,LTA)、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factor,TNF)及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E,PGE)的骨吸收作用和相互作用,采用45Ca标记的19天胚胎鼠长骨干器官培养,用样品道比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因子均能在器官培养水平刺激骨吸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浓度的LPS与TNF、LPS与PGE、TNF与PGE相互作用,超过各因子单独作用之和(期望值);LPS与LTA、TNF与LTA相互作用,等于期望值;而LTA与PGE相互作用,小于期望值。研究结果提示,多种骨吸收因子的相互作用在牙周病骨吸收发病机理中有重要意义。
李德懿石明德李惠源李惠源叶军
关键词:骨吸收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