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楠
-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高效超高效滤料性能检测实验台的研制
- 刘俊杰孙骏刘树森李进轩朱能田喆卢楠
- 主要内容:根据欧盟标准EN1822,采用记径计数法,在滤料上下游空气中分别进行采样,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测量采样空气中气溶胶浓度,确定不同粒径的粒子计数浓度数值。上述测量结果用来绘出滤料在不同滤速下对应不同粒径的效率曲线,...
- 关键词:
- 关键词:过滤纸自动化控制
- 天津地区两类公共场所空气品质的检测及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分光光度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对天津地区某大型超市和某教学楼的空气品质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呼吸暴露的评价方法分析这2个公共场所内工作人员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超市洗涤用品区和熟食区空气中甲醛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售货区的质量浓度.苯和甲苯的最高质量浓度均出现在鞋区,最低质量浓度则出现在家电区.教学楼内空气中苯质量浓度为3.74~13.0μg/m3,甲苯质量浓度不高于6.34μg/m3.超市空气中的苯对男性和女性工作人员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32×10-4和9.23×10-5,大学教室内男教师和女教师的苯致癌风险接近美国EPA制定的人体致癌风险值1×10-6.
- 陈静朱能卢楠吕石磊李楠袁闪闪
- 关键词:公共场所空气品质挥发性有机物致癌风险
- 亚洲若干城市住宅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比较
-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装修要求越来越高,在寻求改善室外环境的同时,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关注加强,对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以及对室内污染的认识和相关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都有了很大...
- 卢楠
-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城市住宅居住环境
- 文献传递
- 建筑室内典型化学污染物的散发规律及评价研究
-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新的环境问题。它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发展有关。人们在获得物质文化资料的同时,更加关注与健康息息相关室内环境的状况;大量化学制品、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室外环境的影响,使室内...
- 卢楠
-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 文献传递
-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环境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被引量:9
- 2011年
- 在我国科技创新的目标下,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关注与认可创新型人才培养。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两年加强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所建设的实验教学平台整合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资源,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同时,还完善了实验课内容的建设,改革了课程体系的编排,增加了跨学科和实践环节的要求,编写并出版了系列实验课程教材、多媒体软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硬、软件环境。
- 卢楠刘宪华鲁逸人秦璐璐季民赵林
- 关键词:环境学科创新型实验教学平台
- 对供热计量系统初调节的研究
- 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有别于常规的定流量供热系统。虽然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的热力入口一般安装有恒流装置或恒压装置,但由于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有人的行为调节,使得系统的水力工况、水力稳定性变得更为复杂。安装的恒流装置或恒压装置是否...
- 姜军朱能卢楠
- 关键词:计量供热建筑节能
- 文献传递
- 亚洲若干城市住宅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比较
- 在日本国家卫生署的大力支持下,对韩国汉城、日本东京、中国台北、中国天津和中国香港等5个城市的住宅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就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进行了检测,获得了这几个城市住宅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
- 卢楠朱能徐友浩
-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
- 文献传递
- 对称锥和齐次锥上非单调互补问题的理论和算法
- 对称锥互补问题是通常意义下的互补问题,二阶锥互补问题和半定互补问题的推广,它内容新,涵盖面宽,理论丰富,学术价值高且有广泛应用背景,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国际上相当活跃的研究热点.齐次锥互补问题作为对称锥互补问...
- 卢楠
- 关键词:光滑牛顿算法
- 文献传递
- 亚洲若干城市住宅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比较
- 在日本国家卫生署的大力支持下,对韩国汉城、日本东京、中国台北、中国天津和中国香港等5个城市的住宅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就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进行了检测,获得了这几个城市住宅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
- 卢楠朱能徐友浩
-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通风室内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
- 文献传递
-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特点被引量:3
- 2005年
- 随着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这为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师资源重组创造了一个全新环境。本文从高校信息化背景出发,论述了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特点。
- 潘峰徐友浩卢楠
- 关键词:信息化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