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内
  • 2篇脑损伤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低血压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胸外
  • 1篇胸外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钙化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肿
  • 1篇严重颅脑损伤

机构

  • 6篇上海市南汇区...

作者

  • 6篇包福祥
  • 4篇沙龙贵
  • 2篇黄焕斌
  • 2篇郑曼韬
  • 1篇游怀舟
  • 1篇周士铿
  • 1篇周新军
  • 1篇杨加友
  • 1篇薛骏
  • 1篇韩东华
  • 1篇蔡金芳
  • 1篇余小虎
  • 1篇戴守勇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实行院内质控降低病死率探讨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救治水平与时间因素关系。方法应用PERT技术对需手术治疗的367例重型病例实施术前时间监控,有效缩短术前时间。结果367例患者中,良好145例(39.5%),中残60例(16.4%),重残13例(3.5%),植物生存10例(2.7%),死亡131例(35.7%),自动出院8例(2.2%)。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术前时间监控形成规范化管理制度,缩短术前时间(最好1h以内),可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沙龙贵包福祥戴守勇黄焕斌杨加友韩东华周新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脑内血肿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本院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在24h内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3个月至9.5年随访无再出血症状发生。3个月后随访时进行GOS评分,5分58例,4分10例,3分7例,2分3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患者早期采取显微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
包福祥沙龙贵黄焕斌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监护与观察
本院监护病房(ICU)自1999年成立,几年来神经外科共监护病人245例:其中脑外伤占198例,其他均为脑出血术后、动脉瘤术后等。本文介绍了神经系统体征监护、颅内压监护以及生命体征监护等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监护观察。
沙龙贵包福祥蔡金芳
关键词: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神经系统体征颅内压生命体征
文献传递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救治
2006年
我院急诊科2003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胸部外伤46例,本文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
包福祥沙龙贵
关键词:颅脑损伤并发症胸外伤
可调钠透析防治高危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研究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PHD)对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稳定)血液透析时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从我们血液透析中心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治疗分两
郑曼韬包福祥余小虎
关键词:可调钠透析低血压CHD
文献传递
他汀类药物对高磷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细胞转分化和钙化的影响
郑曼韬薛骏游怀舟包福祥周士铿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磷能够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起到促进血管钙化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除降脂作用以外的多种保护效应,包括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症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等。他汀类药物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血管钙化介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