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键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农牧
  • 4篇农牧民
  • 4篇牧民
  • 1篇地区可持续发...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状况
  • 1篇一江两河
  • 1篇一江两河地区
  • 1篇人均纯收入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脆弱
  • 1篇生态脆弱区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系统
  • 1篇食品消费
  • 1篇食品消费结构
  • 1篇示范村
  • 1篇市民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养分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刘键
  • 11篇李祥妹
  • 5篇钟祥浩
  • 2篇刘刚才
  • 2篇王小丹
  • 1篇宫怡文
  • 1篇刘淑珍
  • 1篇高攀
  • 1篇何晓蓉

传媒

  • 7篇山地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4
  • 7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江两河”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以“一江两河”为研究区,选取人均GDP、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城镇化水平等6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探索了该区域18个县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发现城关区和日喀则市属先进类型,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堆龙德庆县、墨竹工卡县等11个县为中等发展水平县,其中堆龙德庆县、墨竹工卡县、贡嘎县、乃东县、江孜县等5县为中等类型中较先进类型,尼木县、达孜县、琼结县、扎囊县、白朗县、拉孜县等6县为中等类型中较落后组;而曲水县、桑日县、林周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等5县为落后类型。最后根据“一江两河”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各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李祥妹高攀刘键
关键词:一江两河地区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动态分析
2003年
以西藏自治区为研究区,探索了自1978年以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收入结构的变化特征,通过研究发现:①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具有周期性特征,收入增长的总体趋势在减缓;②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增长周期具有内部差异性,其中那曲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的波动性最大;③从收入结构变化来看,90年代以来农牧民收入已经进入多元化阶段,非农产业比重不断增加;④从农林牧渔业比重来看,内部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特别是林业和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李祥妹刘键
西藏自治区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文章通过在抽样调查和政府统计年鉴有关资料的分析,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立足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现状,分析制约西藏自治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①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②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③农畜产品市场流通与服务体系落后;④劳动力素质差,科技在农牧增收中的作用小;⑤非农牧产业发展缺乏有力的组织与引导;⑥农村组织化程度低和传统习俗对农牧民增收的制约。最后文章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对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六大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刘键李祥妹王小丹刘淑珍何晓蓉
关键词:农村经济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素质对收入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文章以西藏自治区为研究背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西藏农牧民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状况,结果显示西藏农牧民素质偏低是限制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牧民素质与收入水平正相关;政府针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对增加农牧民收入贡献和边际效益都较大;具有较高素质的农牧民是当地的富裕典型;西藏自治区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牧民素质。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旨在提高农牧民素质的对策,包括加大教育投入、稳定农村科技队伍、引进科技人员、对劳动力进行短期培训等措施。
李祥妹刘键王小丹钟祥浩
关键词:农牧民素质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支出结构分析
2003年
文章以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支出结构。分析发现:(1)高第三产业收入县与高第一产业收入县生产性投入高,牧区和资源性收入高的县生产性投入低;(2)全区生活消费比重偏高,居民生活整体较贫困,居民生活消费符合恩格尔规律;(3)低收入农户生产性投入低,产出低,陷于恶性循环中;(4)资源性收入高的县生产性投入最少,居民对虫草等中药材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5)居民收入越低,支出结构越简单。
刘键李祥妹钟祥浩
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状况及效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建设小康示范村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合理选择。文章以山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并以常规方法分析了琼结县下水村、乃东县昌珠村、桑日县吉荣村、扎囊县孟嘎如村等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了养分指标之间以及与农作物能量的关系,结果如下: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总体上为中等偏下、全量养分低磷中氮富钾、速效养分高磷中氮、钾,但速效磷含量变幅大的特点;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各养分指标中除全K含量和pH外,其余养分指标间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01极显著性水平,具有极显著的直线相关性;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农作物能量值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最后,提出了研究区土壤施肥的一些建议。
宫怡文刘键李祥妹
关键词:小康示范村土壤养分
县域农业生态系统优化途径——以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为例被引量:4
2003年
在分析加查县农业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基础上,立足自然、社会和生态因子评价县域农业生态系统现状,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加查县自然、社会特征探索了该县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思路和途径,包括产业、工程改良、管理等措施;从而有效减少区域水土流失,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为县域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提供案例分析。
李祥妹刘键刘刚才
基于市民旅游倾向的都市近郊旅游业发展——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被引量:7
2004年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武汉市民的旅游倾向,分析结果显示大都市市民日益重视假日(周末)休闲旅游,回归自然的热情高,对都市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具有较大乡村性、消费相对较低(200元以下)、能够满足市民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近郊乡村旅游。依据当前都市旅游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文章探讨了都市近郊旅游业发展的途径,设计了都市近郊旅游业的圈层结构,探讨了都市旅游自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结合近郊土地利用特征,以地价评估理论为指导,根据当前城市发展趋势和市民回归自然的心态探索了未来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探讨了都市旅游自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对大都市近郊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实例规划。
李祥妹刘键钟祥浩
关键词:旅游资源
“自然跳跃式”开发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以攀枝花市为例被引量:2
2004年
该文在系统分析攀枝花市环境、资源、交通条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 ,总结了攀枝花市的发展历史、开发经验 ,探索了较为落后地区的发展途径和开发模式 ,指出在较为落后的地区开发中应优先选择发展极点 ,充分发挥发展极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 ,促进区域整体的发展。提出我国西部开发宜先采取“自然跳跃式”开发战略的观点。
李祥妹刘键刘刚才
关键词:区域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
西藏自治区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与粮食对策被引量:10
2004年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700户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西藏居民食品消费中肉类、奶类所占比重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直接粮食消费仅269 02kg,粮食消费以内地粮食为主,本地粮食在居民生活中的直接消费比重平均为42 54%;人均间接消费粮食46 02kg,占粮食消费总量的13 35%,间接消费以饲料用粮为主。根据西藏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保证居民生活的基本营养,运用SEI模型分析了全区粮食供求关系,对西藏2005-2020年的粮食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并建议西藏未来粮食政策应立足西藏实际,以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为总目标,大力发展有西藏特色的优质青稞生产,促进全区与内地之间的互补,在本区内不宜大力强调区域粮食自给。基于此,并提出了相应的粮食发展对策。
刘键李祥妹钟祥浩
关键词:食品消费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