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道凡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湖北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鼠
  • 4篇疗效
  • 4篇免疫
  • 3篇念珠菌
  • 3篇细胞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激光
  • 3篇白介素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带状疱疹
  • 2篇蛋白
  • 2篇动力疗法
  • 2篇湿疣
  • 2篇酮戊酸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病
  • 2篇尿道
  • 2篇球蛋白
  • 2篇重症
  • 2篇疱疹

机构

  • 15篇佛山市第一人...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21篇刘道凡
  • 11篇王晓霞
  • 10篇皮肖冰
  • 8篇李洁华
  • 5篇凌磊
  • 4篇郑岳臣
  • 4篇李家文
  • 4篇覃俊
  • 3篇梁少飞
  • 2篇伍启康
  • 2篇董东
  • 2篇曾敬思
  • 2篇邬焱卿
  • 2篇何小亮
  • 2篇涂亚庭
  • 2篇黄长征
  • 2篇刘志香
  • 2篇王继辉
  • 1篇刘必来
  • 1篇董瑶

传媒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皮肤性病诊疗...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被引量:1
2004年
皮肖冰王晓霞刘道凡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症
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白介素12的表达
2005年
李家文刘道凡王晓霞路涛郑岳臣
关键词:白念珠菌小鼠感染后白介素12IL-12
白介素12在抗系统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1年
白介素 12及其受体都是由两条不同的多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它具有多功能。白介素 12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均显示出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生γ干扰素 ,调节Th1/Th2 平衡及诱导α肿瘤坏死因子、O2 -的产生而实现的。
刘道凡李家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系统性真菌感染受体
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治疗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治疗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将95只BALB/c雌鼠(8周龄)随机分为A组(5只,空白对照组),B组(30只,模型对照组),C组(30只,克霉唑组)和D组(30只,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组)。对B组、C组和D组小鼠阴道接种白念珠菌。对A组和B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冲洗阴道,C组单用克霉唑治疗,对D组进行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治疗。在接种前及治疗过程中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变化。B组、C组和D组在治疗后的第1、2、3、6、8、10、14和16天取阴道灌洗液进行菌落培养,采用涂布法检测小鼠的阴道真菌载荷量,并通过ELISA检测IL-2和IL-8的水平;qRT-PCR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的mRNA表达。结果在前8 d,4组小鼠的体重均保持稳定,接种后B、C和D组小鼠体重下降,随后体重逐渐上升,接近接种前水平。与空白对照组A相比较,B、C和D组阴道灌洗液中阴道真菌载荷量增加,但B、C和D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阴道真菌载荷量少于B组和C组,C组阴道真菌载荷量少于B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B、C和D组阴道灌洗液中IL-2和IL-8增加,但治疗后B、C和D组之间IL-2和IL-8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IL-2和IL-8水平显著小于C组, C组IL-2和IL-8水平显著小于B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B、C和D组阴道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上调,但B、C和D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B组mRNA上调水平大于C组和D组,C组mRNA上调水平大于D组(P<0.01)。结论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对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作用显著。
刘道凡伍启康
关键词:克霉唑阴道念珠菌病细胞因子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8例,根据患者过去的饮食、运动和就诊时的具体情况,加用甘精胰岛素并适时调整用量,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HbA1c、FBG、PBG和2hBG等指标均有下降,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疗效不理想的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秀霖)具有良好的临床降糖效果。
蒲海翔刘道凡刘必来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中白介素4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了解白介素4(IL-4)在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健康小鼠及地塞米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脾内IL-4及mRNA水平,用平皿稀释法检测肾内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健康鼠致死量感染后3d、7d脾中IL-4蛋白水平分别为(124.8±24.1)pg/g、(262.8±21.8)pg/g(P<0.001),肾内带菌量分别为(21.25±6.31)×102CFU、(57.52±10.41)×102CFU(P<0.01);免疫抑制鼠组感染后3d、7d脾中IL-4蛋白水平分别为(85.3±18.8)pg/g、(140.7±37.2)pg/g(P<0.05),肾内带菌量分别为(12.00±2.80)×102CFU、(68.75±13.81)×102CFU(P<0.001)。上述两组感染后3d、7d脾中mRNA水平表达趋势与其IL-4蛋白水平相似。致死量组平均生存时间16d,免疫抑制鼠组平均生存时间12.4d。结论IL-4可能参与实验性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的发病。
李家文刘道凡程纪群邬焱卿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白细胞介素4念珠菌病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一例被引量:3
2005年
刘道凡王继辉伍启康王晓霞
关键词: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织胞浆菌病咽喉疼痛输血史吸毒史
解脲尿枝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被引量:9
2001年
为研究解脲尿枝原体 (UU)的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采用 UU培养和药敏试验盒测定 10种抗生素对 36例 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10种抗生素总的耐药发生率为 94.44 % (34 / 36 ) ,耐药 2种及 2种以上者 6 9.44 %。耐药率最高的为红霉素 5 8.33% (2 1/ 36 ) ,其次为米诺环素 5 2 .78% (19/ 36 )、四环素33.33% (12 / 36 )、螺旋霉素 33.33% (12 / 36 )和氧氟沙星 30 .5 6 % (11/ 36 )。其中螺旋霉素、红霉素和米诺环素有用药史者明显高于无用药史者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 10种抗生素发生耐药在病程 >半年组与≤半年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女性患者四环素与螺旋霉素耐药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 (P<0 .0 5 )。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多西环素和左氧氟沙星显示了良好的敏感性。提示 UU耐药发生率高 。
黄长征林能兴涂亚庭刘志香张弦刘道凡张德美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抗生素敏感性药敏试验
75例重症药疹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5年7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标准剂量IVIgG组、半标准剂量IVIgG组以及激素组,采用SCORTEN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比较三组SCORTEN评分,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是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以重症多形红斑型最常见。激素组的最大激素使用量大于标准剂量IVIgG组(P<0.05),激素组的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大于其他两组(P<0.05);标准剂量和半标准剂量IVIgG组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联合IVIgG治疗重症药疹是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方法。半标准剂量和标准剂量IVIgG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凌磊皮肖冰李洁华王晓霞刘道凡覃俊
关键词:重症药疹回顾性分析免疫球蛋白
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大疱性药疹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其中观察组17例,予半标准剂量(0.2g/kg·d)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可加快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
凌磊皮肖冰李洁华王晓霞刘道凡覃俊董东何小亮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免疫球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