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外
  • 2篇全反式
  • 2篇全反式维甲酸
  • 2篇肿瘤
  • 2篇维甲酸
  • 2篇细胞
  • 2篇骨髓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作用
  • 1篇受体
  • 1篇体外作用
  • 1篇肿瘤浸润
  • 1篇肿瘤浸润淋巴...
  • 1篇外作用
  • 1篇细胞体外
  • 1篇细胞系

机构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川北医学院

作者

  • 3篇刘蕙珍
  • 1篇雷俊阳
  • 1篇王一举
  • 1篇刘剑平
  • 1篇周京国
  • 1篇周继雍

传媒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类多发性骨髓瘤OPM-2细胞系抗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观察了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类多发性骨髓瘤(MM)OPM-2细胞系作用,~3H-TdR掺入法显示ATRA使S及G_2/M期细胞标记指数下降,提示G_1→S期细胞增殖受抑制。抑制程度与其浓度呈依赖关系。当ATRA浓度在≤(1-2)×10^(-8)mol/L有时反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外源性IL-6(rhIL-6)能刺激OPM-2细胞克隆生长,抗IL-6单克隆抗体(McAb)可抑制其生长,rhIL-6不能逆转ATRA致OPM-2细胞生长抑制,提示OPM-2细胞能自分泌IL-6。^(125)I标记IL-6测得细胞表面IL-6受体(IL-6R)密度降低及亲和性下降,RT-PCR测得IL-6RmRNA下降,但gp130 mRNA表达无改变,在培养上清液测不出IL-6活性。这进一步证明ATRA对OPM-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下调IL-6R及抑制瘤细胞自分泌IL-6双重作用而实现的。本实验提出ATRA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抗增殖药物治疗MM及其它自/旁分泌IL-6依赖性生长特性的肿瘤。
刘蕙珍陈怡祥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增殖作用
PHA及rhIL-2对新鲜分离肝癌细胞体外实验观察
1996年
本文从本院外科8例肝脏病人,合并肝门静脉高压行肝叶切除的肝组织,分离培养肝癌细胞。其中4例见肝癌细胞生长。对其中1例新鲜分离肝癌细胞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培养3天后发现,原来成片成堆生长的肝癌细胞逐渐减少,细胞结构破坏,7-9天后在细胞消失,周围淋巴细胞增多。未加PFA及rhIL-23例肝癌细胞生长旺盛,而周围淋巴细胞却逐渐减少消失。提示:PHA及,rhIL-2对肝癌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有刺激生长作用,对自体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刘蕙珍雷俊阳刘剑平周继雍王一举周京国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地塞米松及全反式维甲酸对OPM-2细胞株体外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观察了地塞米松(Dexa)及全反式维甲酸(Ra)两药对人类多发性骨髓瘤(MM)OPM2的体外作用。所有参数表明两药有抑制克隆生长作用,抑制程度与药物剂量有浓度依赖关系。两药在高浓度有很强的协同抑制作用,低浓度除外。外源性IL6能完全逆转Dexa致生长抑制但对Ra无效。RTPCR测得Dexa能使IL6R密度增高,IL6RmRNA表达降低,而测得Ra则相反。如两药联合测得IL6RmRNA表达更明显降低。但均对受体亲合性有关的gP130mRNA表达无作用。两药均可清除培养上清液中瘤细胞分泌的IL6。因此本研究证明,通过两药协同作用调节骨髓瘤自身/旁分泌IL6,可有力抑制瘤细胞的增殖。
刘蕙珍Stanley G.SchadeYi-Hsiang Chen
关键词:地塞米松维甲酸骨髓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