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角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今楷”的考问——兼评旭宇诸先生的《今楷论纲》(上)
- 2010年
- 以旭宇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倡导、打造"今楷",在当今书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已形成一股创作思潮。"今楷"究竟是什么?这一创作思潮的本质特征和审美诉求如何?前景怎样?本文试对"今楷"的概念与实体、理论与实践诸问题进行论证,献芹于当代书坛。
- 刘胜角
- 形态与性质的变化——关于“今楷”论观的几点思考
- 2010年
- 近年来书坛同仁对"今楷"现象进行了探讨。笔者就"今楷"论观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认为有必要对书法艺术中书体与字体的关系问题、字体创新的方法问题进行澄清,围绕着楷书书法艺术的本体构成对"今楷"中所涉及到的楷书形态的变化之于性质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和阐释,问学于书坛同道。
- 郭名峰刘胜角
- 刘胜角作品
- 2018年
- 刘胜角
- 论师范院校书法教育专业的建设被引量:4
- 2002年
- 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民族进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国民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在海南师 院创办书法教育专业,是新世纪大势所趋,亦是千秋功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之一。从汉字 书写的社会现实看,从历史的经验和国情的需要看,从树立民族形象和国际威望以及发展国 际文化交流和合作看,创办书法教育专业是极其必要的。而创办书法教育专业,海南师院既 具备了相应的基础和软、硬环境,更是遇上了时代的良机和社会有利条件;同时,可以此为 契机,为基础,进而占领书法“教育学”的学术高地,为构建现代化高等书法教育科学的完 整体系做出贡献。
- 刘胜角
- 关键词:可行性
- 重视书法教学中“隐蔽课程”的利用
- 1992年
- 所谓“隐蔽课程”,是指相对于正规课程而言的非计划性的、看不见的课程。其基本特征是: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途径,对人的情感、意志力、态度、动机、价值观和信仰等发生作用与影响。传统的书法教学,只注意课堂教学的操作和评估,注意教师课堂言行效果,而忽视能够激发兴趣、鼓舞信心、建立师生相互信任和情意交融关系的教育影响。事实上,“隐蔽课程”不仅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也附着在各种课外活动诸如书法观摩、比赛、讲座及师生朝夕相处之中。书法课技法技巧性十分突出。
- 刘胜角
- 关键词:隐蔽课程书法教学课堂教学相互信任教师中师生
- 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尴尬——关于“今楷”创作思潮的探讨
- 2011年
- "今楷"创作思想,是以旭宇先生为首的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石家庄全国楷书创作会议上提出的,在当代书坛影响很大,已经形成一种思潮。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参与这一思潮的讨论,就书法创作中形式技巧的运用与审美诉求的关系,对"今楷"的打造在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合理性加以论证,是十分必要的。
- 刘胜角蒋怀坦
- 关键词:审美精神性物质性
- 是倡导还是禁锢——评中国书协的“三名”工程
- 2012年
- 中国书协六届主席团经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推出当代书坛"三名"精品工程来促进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繁荣。笔者持反对意见,认为:一、"名篇"思想是文化大革命"八个样板戏"的翻版;二、"三名"工程将助长书坛急功近利流弊的泛滥;三、"三名"工程的提法不科学。
- 刘胜角
- 关键词:名篇名家名作
- 关于“今楷”的考问——兼评旭宇诸先生的《今楷论纲》(下)
- 2010年
- (二)基于书体演变的艺术立场看楷书的形态演变。
作为书法,形态特征是书风的依据,也是主体审美追求的表征。"今楷"的形态如何打造?从审美层面来考察楷书形态之演变及其艺术情结,历史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 刘胜角
- 关键词:书体演变审美追求审美层面楷书书法
- 宋代楷书式微原因初探被引量:3
- 2002年
- 两宋 32 0年较为和平的环境 ,给楷书的再度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条件。然而 ,在大唐兴盛之后 ,宋代楷书艺术却一直式微不振。其因有内因 ,也有外因 :一、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二、宋代书家“尚意”的理性选择对楷书艺术追求的淡漠 ;三、从“书判取士”变为“经义取士” ,宋代科举和学校教育立场的改变对楷书地位的削弱 ;四。
- 刘胜角
- 关键词:宋代楷书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