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琴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依达拉奉
  • 2篇依达拉奉治疗
  • 2篇自由基
  • 2篇脑梗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药物疗法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 1篇神经保护
  • 1篇栓塞
  • 1篇缺血
  • 1篇椎-基底动脉...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无症状
  • 1篇无症状性
  • 1篇无症状性脑梗...
  • 1篇疗法

机构

  • 5篇成都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刘琴
  • 3篇张红
  • 2篇张蓓
  • 1篇王孟琼
  • 1篇李小平
  • 1篇杨丹
  • 1篇徐庆

传媒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脑保护剂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8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运用肠溶阿斯匹林口服、胞磷胆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采用ESS、Barthe1指数进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刘琴
关键词:脑梗塞依达拉奉自由基神经保护
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分析
2005年
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方法对214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然条件、病情轻重、卒中知识和就诊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72例(33.5%)患者早就诊。早就诊与用救护车(P<0.05)、有卒中史(P<0.05)和病情轻重(P<0.05)有关。结论广泛开展卒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增加早就诊患者人数,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和更好的康复。
张蓓张红刘琴徐庆
关键词:脑卒中就诊时间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认知功能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 ,并用听觉Odd -ball序列测定P30 0 ,对6 0例经CT和MRI证实的ACI患者和6 2例正常对照组分进行测定。结果:ACI组与对照组比较,MM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 1 6 8,P >0 0 5 ) ;ACI组P30 0波降低,潜伏期延长(t=2 0 5 ,P <0 0 5 )。结论:ACI病人中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前期。
张蓓张红刘琴李小平
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Edaravone)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疗效差别。方法:对我院2 0 0 4年1月~2 0 0 4年10月收治的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患者2 2例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神经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脑栓塞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较脑血栓形成高。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脑栓塞的疗效优于脑血栓形成。
张红刘琴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依达拉奉自由基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王孟琼刘琴杨丹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缺血纳洛酮药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