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正
- 作品数:37 被引量:196H指数:7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膳食纤维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屏障的影响
- 张宏伟魏立友张艳军邱方何喜张振宇刘淑正
- 严重创伤可刺激机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重要生命器官缺血、缺氧,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率极高。该项目紧密围绕临床,通过研究证实早期(伤后6小时内)应用膳食纤维作为肠内营养制剂对重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膳食纤维营养制剂
- 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循证护理(EBN)基本概念是指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将理论与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进而进行正确的护理决策。循证护理可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家属需求,同时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1]。本研究选取156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析循证医学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 刘淑正沈丹薇孟宪静崔明武何芳
- 关键词:循证护理化疗患者肿瘤护理活动护理人员
- 康复新液对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辅助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对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辅助作用及其对机械通气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方法 选择行早期肠内营养的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两组清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观察两组7 d内腹胀、反流、误吸发生率;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7 d,治疗组与对照组ALB[(33.47±4.82)g/L比(30.47±4.64)g/L]、PA[(206.21±41.87)mg/L比(185.62±38.94)mg/L]、TP[(57.82±5.96)g/L比(54.47±6.1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6、2.338、2.139,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20.00%比53.33%)、反流发生率(16.67%比43.33%)、机械通气时间[(11.76±2.02)d比(13.02±1.96)d]、ICU住院时间[(13.74±2.31)d比(15.43±2.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77、5.07,t=2.452、2.940,均P〈0.05).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对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具有辅助作用,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张宏伟魏立友刘淑正张振宇张静
- 关键词:康复新液颅脑损伤肠道营养
- 美洲大蠊提取物改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早期行肠内营养危重症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早期行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经胃管给药,每次10 m L,每日3次,连用7 d。于治疗前和治疗3、7 d后,分别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营养指标。记录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腹胀、腹泻、反流)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和APACHEⅡ均显著降低,营养指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3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s-CRP为(42.91±23.65)vs.(54.33±24.90)mg·L-1,APACHEⅡ为(14.22±4.13)vs.(15.96±4.08)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蛋白为(59.07±9.15)vs.(54.68±9.10)g·L-1,前白蛋白为(235.91±61.37)vs.(179.84±55.85)mg·L-1,治疗组营养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消化道不良反应(腹胀、腹泻、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vs.77%,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能降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胃肠不良反应,改善营养状况,改善病情及预后。
- 张宏伟魏立友杨亚静刘淑正张振宇张静胡艳玲
- 关键词:危重病肠道营养胃肠不良反应
- 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 2017年
- 探讨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80例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的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内科护理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满意度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中药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辅以临床护理干预,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孟宪静吕婕付翠艳李伟沈丹薇刘淑正李金香
- 关键词:护理慢性溃疡性直肠炎
- VSD技术联合输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输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40例(40足)采用VSD联合输氧治疗作为联合组,40例(40足)采用传统敷料进行包扎作为对照组,根据创面愈合情况进行酌情换药;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清创、饮食控制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创面面积、创面肉芽组织增长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足背动脉血流参数(最快速度、最慢流速、阻力系数、血管内径)。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创面肉芽组织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WBC、NE、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足背动脉最快速度、最慢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足背动脉阻力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技术联合输氧治疗糖尿病足有利于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患者足部动脉血流水平。
- 刘淑正张茹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输氧糖尿病足
- 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症患者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6例ICU严重创伤危重症并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组另外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3、7 d,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N端B型脑钠肽;同时记录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记录患者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N端B型脑钠肽、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7 d,两组肌钙蛋白I[(1.35±0.30)、(1.64±0.32)ng/m L],[(1.08±0.32)、(1.36±0.31)ng/m L];N端B型脑钠肽[(1 030.21±301.17)、(1 312.85±321.40)pg/m L],[(886.10±269.51)、(1 109.23±282.03)pg/m L];APACHEⅡ评分[(14.42±3.60)、(16.85±3.84)分],[(11.83±3.34)、(13.96±3.21)分];Marshall评分[(4.86±1.86)、(6.05±2.04)分],[(4.08±1.73)、(4.91±1.77)分]下降,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症心肌损伤患者肌钙蛋白I、N端B型脑钠肽、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同时一定程度改善病情。
- 张宏伟魏立友赵刚刘淑正杨雅静张振宇张静
- 关键词:危重症血必净注射液心肌损伤病情
- 中医整体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8年
- 分析研究中医整体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经过抽签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中医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值得今后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 付翠艳李伟孟宪静吕婕刘淑正
- 关键词:中医整体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生活质量
- 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皮质酮及肾上腺组织GRmRNA水平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血必净干预下,脓毒症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水平以及肾上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 mRNA)水平的变化,明确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CORT及GR mRNA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Sepsis group)和血必净治疗组(XBJ group)四个组,采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SD大鼠脓毒症模型。CLP术后6小时处死动物,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酮(CORT)水平;RT-PCR法检测肾上腺组织GRmRNA水平。结果:Sepsis组血浆CORT含量(29.74 ±1.65 ng/ml)明显高于Normal组(7.56 ±0.89 ng/ml, P 0.05);Sepsis组肾上腺组织GR mRNA含量(0.80 ±0.11)明显低于Normal组(1.44 ±0.07, P 0.05)。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血浆CORT的水平是升高的,而肾上腺组织GRmRNA水平是较低的;血必净干预后能够降低血浆CORT的水平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肾上腺组织GRmRNA的水平,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过度应激状态,改善脓毒症大鼠的感染中毒症状。
- 李宏山刘淑正周洁平常玉坤王静怡
- 关键词:血必净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皮质酮
-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01—2011-01随机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相应综合抢救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救治基础上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d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变化。记录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d治疗组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内治疗组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
- 张宏伟张振宇赵刚魏立友刘淑正张静周瑞红张跃伟彭晨胡艳玲贾庆灵
- 关键词:美洲大蠊提取物重型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