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被引量:7
- 2019年
-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如何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传承,首先,要利用大学语文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其次,要结合语文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 刘海燕
-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大学语文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利弊及对策被引量:3
- 2018年
-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语文教育也受到很大挑战,机遇和弊端并存,而适宜的对策是缓解这种弊端的一种途径。
- 陈江英刘海燕
-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语文教育
- 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及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偏义复词在词汇意义方面具有随意性、狭义性、模糊性特点,在结构组合方面具有不固定性、不稳定性特点。偏义复词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段,它能协调音节、舒缓语气,同时能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 刘海燕
- 关键词:偏义复词
- 解读《诗经》中的女性意识被引量:3
- 2010年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女性是其中一道夺目的风景线。《诗经》中的女性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呈现,在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生活呈现中,清晰可见丰富而独特的女性意识,文中论述了女性的觉醒意识,反抗意识和忧患意识。
- 刘海燕
- 关键词:《诗经》觉醒反抗忧患
- 李清照与纳兰词常用意象之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纳兰性德是清代词坛中的佼佼者,二人虽时空相隔,但在花卉、风雨、梦意象的使用上却有着诸多异曲同工之妙。有超尘脱俗之梅花,惜春伤春之落花,冰清玉洁之梨花,凄清悲凉之风雨,离情相思之幽梦,这些意蕴丰富的意象,让后人体会到词作所传达的独特的审美特质和悠远深长的审美意境。
- 刘海燕
- 关键词:纳兰性德意蕴
- 解决有关古代汉语教学问题的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知识点琐碎,难以理解,学生从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教师传统的教法又刻板、单一。因此,改革《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应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 刘海燕
-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现状教学改革对策
- 简论李清照与纳兰词中相似的花蕴被引量:1
- 2017年
- 李清照与纳兰性德都是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词人,他们虽分处词发展的两个时代,但在花的意象选用上却有诸多相似之处,梅花代表格高韵远之志趣;落花蕴含惜春、伤春之情怀;梨花借指冰清玉洁之爱情;菊花抒写凄清孤独之愁绪。词人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这些意蕴丰富的花意象中,花成为自己生命的寄托,情感的升华。
- 刘海燕
- 关键词:纳兰性德花意象意蕴
- 解读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被引量:1
- 2011年
-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而在众多花中她对梅花情有独钟,梅花既是审美主体的隐喻和象征,又是美的理想和追求。诗人凭借梅花来寄寓多种意蕴:借梅绘景,尽情描绘青春的欢乐;借梅言志,委婉表述自己的志向;借梅喻世,曲折反映忧国思乡之情。
- 刘海燕
-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象梅花
- 仇池山歌修辞艺术探微被引量:1
- 2020年
- 仇池山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它继承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运用排比、夸张、顶真、对偶、反复等多种辞格,深化了山歌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歌词的生动性、趣味性,增加了山歌的韵味和感染力,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山歌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刘海燕何炜
- 关键词:修辞艺术魅力
- 谁念西风独自凉——论纳兰词中“西风”意象的内涵被引量:1
- 2016年
- 纳兰词所表现的美是一种凄清深婉伤感之美,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对意象的选择。"西风"是古典诗词,也是纳兰词中的重要意象。纳兰词中的"西风"意象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成为他悼念亡妻、诉说离伤和感叹兴亡的感情载体。
- 刘海燕
- 关键词:纳兰性德西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