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效瑞

作品数:61 被引量:416H指数:12
供职机构: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当归
  • 16篇选育
  • 16篇栽培
  • 9篇品种选育
  • 7篇地膜
  • 6篇施肥
  • 6篇配施
  • 6篇马铃薯
  • 6篇钾肥
  • 5篇土壤
  • 5篇品系
  • 5篇高产
  • 4篇氮磷钾
  • 4篇党参
  • 4篇新品系
  • 4篇选育研究
  • 4篇阴湿区
  • 4篇作物
  • 4篇小麦
  • 4篇磷钾

机构

  • 40篇定西地区旱农...
  • 13篇定西市旱作农...
  • 7篇定西地区旱农...
  • 5篇甘肃中医药大...
  • 5篇中国科学院近...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渭源县农业技...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渭源县农技中...

作者

  • 61篇刘效瑞
  • 20篇荆彦民
  • 18篇尚虎山
  • 13篇刘荣清
  • 10篇汪淑霞
  • 8篇韩儆仁
  • 8篇何宝刚
  • 8篇徐继振
  • 8篇伍克俊
  • 6篇颉红梅
  • 6篇马伟明
  • 6篇王兴政
  • 6篇荆彦明
  • 5篇王春明
  • 5篇杨宁
  • 5篇马英
  • 5篇李应东
  • 5篇贾婕楠
  • 5篇王景才
  • 4篇王春明

传媒

  • 19篇甘肃农业科技
  • 7篇中药材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马铃薯杂志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作物研究
  • 1篇甘肃科技情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中药杂...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3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归新品种岷归4号选育及优化种植技术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应用重离子辐照生物育种技术选育出抗麻口病且内在质量优良的当归新品种。方法:利用不同能区55 MeV/u 40 Ar中能离子束,辐照剂量为2.5 Gy,对岷归1号种子进行辐照处理,然后按作物诱变育种程序,选育出适宜在当归主产区栽培,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广,提前抽薹率低,丰产性好,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当归新品种。结果:选育出的当归新品种岷归4号,多年多点试验平均鲜归产量11 396.8 kg/hm2,较对照品种岷归1号增产23%;特、一等归出成率平均65.7%,较对照提高15.6%;无麻口病株率达85%,较对照提高30%;早薹率15%,较对照降低6.2%;内在质量:总灰分4.1%,酸不溶性灰分0.4%,浸出物59.0%,阿魏酸0.127%,质量显著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选育出的新品种岷归4号为当归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丰富了当归育种学理论。适宜在海拔2000~2600 m,年降水量550~650 mm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应用。
李鹏程刘效瑞
关键词:选育研究
白条党参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荆彦民何宝刚刘荣清刘效瑞刘国强王兴政杨宁景彩艳姚兰史丽萍尚虎山王春明汪淑霞马伟明韩儆仁马英
该成果具有的创新性、主要数据及结果:1、该项目应用100 uev/u 14N重离子束,剂量1×10<'16> N<'+>/cm<'2>,对渭党1号辐照处理,按照诱变育种程序,采用RAPD方法进行了遗传差异性分析,筛选出了...
关键词:
关键词:党参诱变育种选育
微量元素配合液浸种蚕豆增产效果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硼、钼、锰配合液对蚕豆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增产增收效果。根据回归数学模型求得的亩纯收益大于20元的各元素组合区间是硼0.007‰~0.035‰,钼0.004‰~0.014‰,锰0.02‰~0.08‰。中心组合是:硼0.021‰,钼0.009‰,锰0.05‰,即用0.021‰硼酸钠、0.009‰钼酸铵、0.05‰硫酸锰配合液浸种蚕豆的增产增收效果最显著。
刘效瑞伍克俊刘荣清荆彦民罗有中
关键词:蚕豆浸种微量元素肥料种子处理
甘肃当归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技术策略探讨
本文在综述甘肃当归种质资源现状及新品种选育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今后种质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育种策略。尤其要广泛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开展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外源基因导入、分子标记辅助、辐照、航天等育种攻坚,...
王引权刘效瑞晋玲李应东杜弢
关键词: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当归
文献传递
农艺组合措施对蚕豆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效应
1996年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了蚕豆高产高效优质栽培中的主要措施(施氮磷量,种植密度)与构成群体生产力性状的主次关系,和双因素互作对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效应。根据回归数学模型求得的亩产高于300kg、亩纯收益大于100元的农艺组合区间是:亩播密度12420~14720株,亩施N3.88~6.00kg.P_2O_56.96~10.34kg;措施中心组合是:密度13570株/亩,施N4.94kg/亩,P_2O_58.64kg/亩,N:P2_O_5约为1:1.75。
刘效瑞祁凤鹏伍克俊刘荣清王景才
关键词:蚕豆栽培土壤肥力
重离子束在中药材品种改良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55MeV/u40Ar17+中能离子和110keV14N1+超低能离子分别对当归和党参的种子进行辐照处理,探索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新品种。
颉红梅卫增泉郝冀方刘效瑞徐继振贾婕楠荆彦明
关键词:重离子束当归党参
应用高稳系数法对黄芪品比试验结果的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对10个优良黄芪品种(系)2008—2010年的品比试验结果采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进行了高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评价黄芪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可靠实用,新品系HQZX04-07-01、HQN03-03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陇芪1号分别增产56.0%、51.4%。
刘效瑞尚虎山汪淑霞郑金宝
关键词:新品系高稳系数法高产性稳产性
甘肃黄芪新品系94-02选育报告被引量:10
2007年
甘肃黄芪新品系94-02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采用集团选择法经多年按程序选育而成.该品系2004-2006年,在定西市黄芪品种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鲜黄芪9091.5Kg/hm2,较对照品种甘肃黄芪94-01增产15.8%.黄芪新品系94-02样品经甘肃省定西市药品检验所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测定其内在质量:显微特征符合规定,薄层色谱均与对照一致,总灰分2.9%、酸不溶性灰分0.1%、浸出物41.4%、黄芪甲苷0.060%,分别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42%、90%、143.5%、50%.抗根病能力强,根病平均发病率为7.6%,病情指数平均2.4%,分别较对照降低6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该品系适宜在海拔1800~2500m,年降水量450~600mm的半干旱区、二阴区和高寒阴湿区及同类生态区应用推广.
刘效瑞荆彦明贾婕楠尚虎山刘荣清陈永军韩儆仁
关键词:选育
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在当归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应用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评价当归新品种(系)。方法:对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选育的7个当归新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抗病性、早薹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等13个性状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G2005-02和岷归3号属优良品种,岷归4号、岷归2号和岷归1号为一般品种,DGA2000-01和DG90-03为较差品种。结论:筛选出当归优良品种(系),为选育当归新品种提供依据。
马伟明王春明刘效瑞李应东何宝刚荆彦民
关键词:当归综合评价
甘肃岷归成药期生长动态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岷归成药期属营养生长阶段,从定植到收获约200天。前期由于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7月中旬后生长速度加快,9月上旬地上部鲜重达到最大值。岷归根鲜重增长在8月上旬以后加快,直到10月上旬,为持续快速增重期。气温17~7℃、土温17~13℃、降雨量420mm以上,是岷归成药期的最适气候条件。
徐继振祁凤鹏荆彦民刘效瑞赵荣李清萍蔡汝清
关键词:岷归当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