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2H指数:8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重症G+球菌感染病人中经验性与非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的疗效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重症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病人经验性与非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在治疗效果、血药浓度和预后之间是否有差异,分析影响病人死亡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有无确切病原学证据将病人治疗分组,无病原学证据,经验使用万古霉素设为E组;有确切病原学培养证据证实G+球菌感染使用万古霉素设为P组。比较2组谷血药浓度、7 d抗感染治愈率、28 d生存率、肾功能等预后和疗效。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病人死亡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0例重症感染病人,其中E组39例,P组21例,2组之间年龄、体质量、生化指标、病情轻重、谷浓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万古霉素72 h后的体温和28 d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临床因素发现万古霉素谷浓度尿素氮和培养证实球菌感染与病人死亡相关。结论:和非经验使用万古霉素相比,经验性用药会降低病人28 d生存率,并影响病人抗感染疗效,而2组在血药浓度上并无差异。临床病人的肾功能尿素氮和培养证实球菌感染与病人不良预后及死亡相关,故建议确诊G+球菌感染后再使用万古霉素,并且注意监测病人肾功能情况。
- 邹琪刘成秦苏徽路坤顿士娟余刚赵士兵汪华学何先弟
- 关键词:重症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经验性用药万古霉素谷浓度
- 特殊导泻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总结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经验。方法将2002年10月-2007年4月收治我院ICU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69例分为2组:2002年10月-2005年7月收治的30例患者没有行特殊导泻治疗,作为对照组;2005年8月-2007年4月收治的39例患者为特殊组,在入院后即刻采用特殊导泄(思密达、硫酸镁、甘露醇)治疗。结果特殊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2%vs90.0%,P<0.05);口服PQ后6h内收住ICU的患者中,特殊组的病死率亦低于对照组(22.2%vs83.3%,P<0.025),口服PQ6h后收住ICU的患者中,2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采用思密达、甘露醇、硫酸镁混合吸附导泻的方法可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且安全、简单、易行。
- 汪华学吴强郑胜永赵飞刘成何先弟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预后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淹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淹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蚌医附院ICU近5年来淹溺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简称BAL)治疗15例,观察灌洗前后动脉血气(如PaO2、PaCO2、pH值)结果,并结合疗效标准。结果BAL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除短暂的血氧饱和度(SaO2)降至85%以外,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疗效显著1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用于淹溺患者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术中须注意观察、加强监护。
- 赵飞徐志礼何先弟汪华学郑胜永吴强刘成
- 关键词:淹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 降钙素原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严重感染是重症医学科的常见问题,近年来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实践中已广泛应用。PCT的升高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治疗效果评价、以及指导抗生素使用有重要意义。除此,PCT也应用于ARDS、脑卒中、急性肾损伤、严重创伤等非感染性疾病的病情评估。未来还需要更大规模、更多数据的支持,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
- 袁成刘成邓晰明
- 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细菌感染ARDS急性肾损伤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研究
- 刘成张泓
- 文献传递
- 多发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总结影响多发伤患者病死率的因素。方法:分析住ICU113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113例中存活80例,病死33例,病死率29.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3例,发生率38.1%,其中病死25例,病死率58.1%;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住ICU时间、SIRS评分、大量输血(复苏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MODS、休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伤病死率高,住ICU时间、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MODS、休克、大量输血是其影响因素。积极干预可以减少病死率。
- 郑胜永何先弟汪华学吴强赵飞赵士兵刘成
- 关键词: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预后因素
-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相关基因 Beclin-1和LC3的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例健康人、20例普通感染患者和20例脓毒症患者,分别设为H组、I组和S组,根据预后再将S组亚组分析分为存活组(14例)和死亡组(6例),收集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原发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白蛋白、血糖和APACHEⅡ评分等资料,同时抽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检测Beclin-1和LC3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3组年龄、性别、原发病和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WBC、PLT、ALT、Cr、白蛋白和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组和S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eclin-1和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Beclin-1和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PACHEⅡ评分与Beclin-1具有线性负相关(r=-0.452,P<0.001),APACHEⅡ评分与Beclin-1之间的线性模型方程式:Y=-20.83+41.67X;APACHEⅡ评分与LC3具有线性负相关(r=-0.641,P<0.001),APACHEⅡ评分与LC3之间的线性模型方程式:Y=-6.25+62.5X。在诊断脓毒症方面,Beclin-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标准误为0.070,P<0.001,LC3: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标准误为0.066,P<0.001。结论脓毒症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明显降低,可以反映脓毒症的免疫状态,并且在临床上可以作为普通感染和脓毒症的判断指标,为脓毒症诊断提供新思路。
- 刘成许雅倩邹琪
- 关键词:脓毒症淋巴细胞自噬BECLIN-1LC3
- 维生素C预处理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miR126a-5p、miR155-5p表达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维生素C(vitamin C,Vit C)干预后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炎症表达情况及miR126a-5p和miR155-5p含量的变化,分析Vit 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潜在保护机制。方法:选择4~6周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CON组)、脓毒症+NS组(SEP组)、脓毒症组+Vit C干预组(SEP+IR组),予Vit C 1000 mg/kg术前连续3 d尾静脉进行注射,采用盲肠穿刺结扎制作模型,术后12 h检测肺组织的湿重/干重(W/D);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肺脏病理形态,测量肺泡的直径;用RT-qPCR检测miR126a-5p、miR155-5p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 1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SEP组中肺的W/D增加,肺泡孔径明显减小;SEP组中的miR126a-5p和miR155-5p以及蛋白Caspase 1和Caspase 3表达量升高;同时可进一步促进炎症因子IL-6和TNF-α增加(P<0.05)。与SEP组相比,SEP+IR肺组织的W/D减低,肺泡孔径增大,miR126a-5p和miR155-5p以及蛋白Caspase 1和Caspase 3表达量降低,同时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增加(P<0.05)。结论:Vit C具有减轻肺水肿和稳定肺泡体积的作用,可能与miR126a-5p和miR155-5p诱导的Caspase 1、Caspase 3表达降低有关。
- 王娇邹琪刘成楚新旭汪华学
- 关键词:脓毒症维生素C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6对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9
- 2022年
-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对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1年5月3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80例,观察患者入科24 h内的SAA、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估计(SOFA)评分。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25例)和脓毒症组(55例),通过ROC曲线评估SAA、IL-6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分析探究SAA、IL-6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根据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将5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组(2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0例),评估SAA、IL-6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结果 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示,IL-6的灵敏度和特异度(94.4%、63.4%)较高;联合应用时,SAA联合PCT的特异度(95.8%)最高;IL-6联合CRP的灵敏度(100.0%)最高。SAA、IL-6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评估病情程度的ROC结果示,SAA单独应用以及IL-6联合PCT的特异度(均为80.0%)最高,SAA联合PCT的灵敏度(96.0%)最高。结论 SAA、IL-6可作为评估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标志物,IL-6也可以辅助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两者与PCT、CRP联合应用后可提高临床价值。
- 牛凯旋吴淑璐刘成邓晰明
-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病情严重程度
- 分析尿毒症外周血全转录本表达谱探究尿毒症分子机制
- 本研究收集了一套包括75个尿毒症以及20个正常人的外周血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miRNA富集分析等多种生物信息学算法对表达谱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尝试从全转录组多种RNA分子的层面去揭示尿毒症的分子机制.
- 刘成吴永贵
- 关键词:尿毒症基因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