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富坤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黑洞
  • 3篇星系
  • 3篇吸积
  • 2篇星体
  • 2篇星系核
  • 2篇天体
  • 2篇天文
  • 2篇天文学
  • 2篇文学
  • 2篇吸积盘
  • 2篇类星体
  • 2篇活动星系
  • 2篇活动星系核
  • 2篇BL_LAC...
  • 2篇BLLAC天...
  • 1篇星际
  • 1篇星际介质
  • 1篇星系中心
  • 1篇英文
  • 1篇天文学家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云...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澳大利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9篇刘富坤
  • 2篇李开华
  • 2篇谢光中
  • 2篇陈弦
  • 2篇李硕
  • 1篇茶光伟
  • 1篇曹盛林
  • 1篇邵明学
  • 1篇雷卫华
  • 1篇唐文林
  • 1篇边星
  • 1篇吴学兵
  • 1篇周宏岩
  • 1篇徐鹏
  • 1篇王挺贵
  • 1篇罗子人
  • 1篇刘碧芳
  • 1篇张有宏
  • 1篇陆由俊
  • 1篇袁峰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天文爱好者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天体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天文学会...
  • 1篇中国天文学会...
  • 1篇中国天文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6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robing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binaries in quiescent galactic nuclei
刘富坤
活动星系核中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吸积盘的相互作用
刘富坤
文献传递
BL Lac天体近代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某些进展
1991年
本文评述了BL Lac天体近代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某些新进展。第一节为引言;第二节分析了近几年来BL Lac天体在观测方面的某些新进展;第三节综述了BL Lac天体的某些理论与模型,着重讨论了吸积与喷流模型及利用光变时标对这两种模型的判别方法;最后一节讨论了BL Lac天体的宇宙学含义。
谢光中刘碧芳刘富坤李开华
关键词:天体BLLAC天体
新发现7个X选 BL Lac天体和1个类星体(英文)
1996年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19个新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在1994年至1996年1月期间,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对其中16个进行光谱证认,发现了7个新的X选BLLac天体及一个类星体,类星体的红移值为:z=0.331±0.0015.
谢光中W.Brinkmann茶光伟SallyLaurent-Muehleisen张有宏李开华曹盛林白金明刘富坤
关键词:BLLAC天体类星体X射线源
The discovery of the first pair of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in normal galaxies
AGNs and almost all massive galaxies contain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at centre.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
刘富坤
吸积盘理论与活动星系核研究
吴学兵刘富坤
该课题率先详细计算了标准吸积盘内区吸积物质蒸发率随半径的变化,得出了标准薄吸积盘最内区边沿随吸积率的变化。这一蒸发、吸积过程是目前黑洞吸积盘由标准薄盘向ADAF盘过渡最可能的理论模型之一。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地研究了adve...
关键词:
关键词:吸积盘黑洞活动星系核类星体
星系中心大质量黑洞及潮汐瓦解恒星事件被引量:1
2018年
黑洞潮汐瓦解恒星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TDE)是星系中心黑洞瓦解进入其潮汐瓦解半径内的恒星并吸积恒星碎片物质而产生的一种剧烈辐射耀发现象.TDE的能谱和光变特征中蕴含了中心黑洞和被瓦解的恒星的信息,为我们证实和普查宁静星系中的黑洞,研究其参数、吸积过程和喷流产生、以及核区星际介质等提供了可能.TDE还可能提供中等质量黑洞和双黑洞存在的证据.TDE的观测和理论已成为一个新开辟的天体物理研究领域,但目前的进展受制于探测到事件太少(尤其是在X射线波段),且观测数据普遍质量不高.TDE的发生率很低,要探测大样本的事例需要监测足够大的空间体积.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instein Probe,EP)覆盖了0.5–4 keV的软X射线波段(接近TDE耀发时的辐射峰值能段),具有大视场以及高灵敏度,非常利于对TDE的探测.预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每年可以发现约几十至上百例TDE,其中有约10例或更多具有相对论性喷流特征.这将使我们可以获得较为完备、具有统计意义的TDE的样本,为进一步研究黑洞的存在和统计性质、增长和演化、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和大质量双黑洞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刘柱袁为民孙惠李硕李硕刘富坤陆由俊陈弦雷卫华陆由俊王挺贵雷卫华黎卓袁峰范一中黎卓
关键词:吸积喷流星际介质
天文学家谈“黑洞的行与踪”
2014年
2014年8月25~29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312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举行,此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星系中的星团和黑洞”,来自世界22个国家的150多名天文研究人员参加。会议期间,科研人员展示研究成果、交流不同见解、提出疑难问题、寻求合作研究。借此机会,本刊记者采访了六位国内外知名学者,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有关神秘天体黑洞的许多问题。
刘富坤
关键词:天文学家黑洞记者采访
空间引力波探测--天文学的一个新窗口被引量:19
2017年
本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外尔曲率来阐述引力波这个物理概念,为天体源引力波探测(地面或空间)建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中,在中国科学院二期先导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说明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天文学意义,特别是在探索早期宇宙中星系结构的形成,星系-黑洞共同演化结构等重大天文问题中提供一种全新的观察窗口.简要介绍中国科学院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太极计划)的任务设计,并进一步阐明其科学目标以及与(e)LISA项目的区别所在,最后给出空间任务中关键载荷的初步分析.
黄双林龚雪飞徐鹏Pau Amaro-Seoane边星陈跃文陈弦房震冯学锋刘富坤李硕李想罗子人邵明学Rainer Spurzem唐文林王龑王瑛臧云龙刘润球
关键词:广义相对论天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