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宁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有毒甲藻
  • 4篇甲藻
  • 2篇显微结构
  • 1篇蛋白复合物
  • 1篇蛋白核小球藻
  • 1篇洋底
  • 1篇藻类
  • 1篇色素蛋白
  • 1篇色素蛋白复合...
  • 1篇生物群落
  • 1篇水库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物
  • 1篇谱特性
  • 1篇球藻
  • 1篇裙带菜
  • 1篇中小型水库
  • 1篇小型水库
  • 1篇胁迫
  • 1篇金藻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烟台大学

作者

  • 9篇刘宁宁
  • 3篇林永水
  • 3篇陈丽芬
  • 3篇胡韧
  • 2篇段舜山
  • 2篇许忠能
  • 2篇章群
  • 1篇聂湘平
  • 1篇骆育敏
  • 1篇宫宝安
  • 1篇李爱芬
  • 1篇周百成
  • 1篇韩博平
  • 1篇林秋奇
  • 1篇谢秋玲

传媒

  • 5篇生态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
  • 1篇第六届全国海...

年份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株海洋藻类的分子鉴定及分类被引量:6
2003年
海洋藻类种类繁多,由于形态的易变性和生活史的复杂性,传统的形态分类往往十分困难。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使DNA分子成为区分物种的有效手段,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疑难藻种的分类鉴定问题。本研究测定和比较了一株海洋藻类ST3的18s rDNA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序列长度为1733bp,通过与GenBank中序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藻株ST3属于硅藻门海链藻目,与骨条藻属的亲缘关系较海链藻属为近,但与骨条藻属遗传距离远大于骨条藻属种间差异,说明ST3可能是硅藻门海链藻目新的藻属。18s rDNA可用于海洋藻类分子分类与鉴定。
陈丽芬章群谢秋玲骆育敏许忠能刘宁宁聂湘平
关键词:海洋藻类分子鉴定基因核苷酸序列
广东沿海与粤北山区中小型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山区水库(赤石迳水库)、沿海水库(大水桥、赤沙水库)三个水库的湖泊区和河流区进行研究,分析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三个水库之间的浮游生物群落均有所区别,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及外源性营养盐输入是造成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沿海水库不分层,而山区水库丰水期温跃层明显。各水库的氮磷比均较高,chl.a水平主要受磷限制,沿海水库则多喜暖性的种类,如裸藻、隐藻、沙居剑水蚤等,山区水库发现较多喜冷性浮游生物,如金藻、透明溞等,丰水期的甲藻丰度也相对高于枯水期。
陈丽芬胡韧林秋奇刘宁宁韩博平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浮游生物群落
海洋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的研究 II.培养条件的测定被引量:3
2002年
1 998年 5— 9月 ,通过培养实验 ,研究了海洋底栖性有毒甲藻Cooliamonotis人工培养生长所需的理化条件。结果表明 ,培养水体深度较小而水平横截面积较大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温度 1 6— 3 2℃、盐度 2 4— 3 8、K培养液浓度系列 1 /8K— 2K、培养液pH为 6 .5— 9.5都可存活 ,最大指数期平均生长率为 0 .6 9division·d- 1 ,获得的最大细胞密度为 6× 1 0 4 cells·ml- 1 ,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藻。保种条件以温度 2 4℃、盐度 3 4、培养液浓度K ,pH为8.0为佳。
刘宁宁林永水段舜山
关键词:有毒甲藻
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 Meunier的研究 Ⅰ.甲板形态被引量:10
1999年
经NaClO解离处理,得到Cooliamonotis的甲板板式如下:Po,3’,7”,6c,6s,5”’,2””。电镜照片显示,其甲片表面光滑,分布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此外无其他纹饰。
刘宁宁林永水
关键词:有毒甲藻
海洋底栖性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 Meunier 1919的分类及培养研究
刘宁宁
关键词:分类学显微结构繁殖
蛋白核小球藻在光胁迫下的超补偿现象被引量:24
2002年
2000.3-2000.7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其在光胁迫条件下及胁迫解除后细胞的生长密度及生长率。结果表明:光照条件恢复后,遮光处理组较对照组在短期内有更高的产量及生长速率。藻类中存在的这种特性很可能也是形成赤潮爆发的一个生物内源性因素。
刘宁宁段舜山
关键词:水生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光胁迫赤潮
海洋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Dinophyceae)的显微结构研究
刘宁宁林永水
关键词:有毒甲藻显微结构
棕囊藻属的分类现状被引量:15
2003年
棕囊藻属藻类生活史复杂、地理差异显著、游动单细胞个体微小,至今尚无明确的分类标准。在目前已报道的9个种中,Sournia(1988)认为只有两个种比较可靠,即形成胶群体的P.pouchetii(sensu lato)(包括P.globosa)和不形成胶群体的P.scrobiculata;一些学者将P.pouchetii(sensu lato)进一步细分成P.pouchetii(sensu stricto)、P.globosa、P.antarctica等3种。为方便起见,多数学者将形成胶群体的棕囊藻定名为P.pouchetii,或写成未定种的形式Phaeocystis sp.棕囊藻属分类的混乱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入。解决棕囊藻分类混乱问题有赖于新的技术和方法的使用。
陈丽芬章群许忠能刘宁宁胡韧
褐藻裙带菜色素蛋白复合物的性质被引量:1
2002年
用去污剂 DMG 增溶褐藻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的类囊体膜,通过 PAGE 分离色素-蛋白复合物并分析其性质,结果表明:CPⅠa和 CPⅠ都含有66 kDa 的多肽,低温荧光发射光谱中有715 nm 的长波荧光峰,激发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CPⅠa是含有墨角藻黄素的叶绿素 a/c-蛋白复合物,CPⅠ是只含有叶绿素 a 的色素-蛋白复合物。CPa 含有51、37、34和20 kDa 四种多肽,低温荧光发射峰位于683 nm,激发光谱表明它含有叶绿素 a、c 和少量墨角藻黄素,是裙带菜的 PSⅠ复合物。其余5条为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它们都是由20 kDa 的多肽组成,其中 LHC_1和 LHC_3有相似的光谱特性,是墨角藻黄素-叶绿素 a/c-蛋白复合物,LHC_2、LHC_4和 LHC_5的光谱特性相似,是叶绿素 a/c-蛋白复合物。
李爱芬胡韧刘宁宁宫宝安周百成
关键词:褐藻裙带菜色素蛋白复合物光谱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