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增殖
  • 1篇闸流管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线加速器
  • 1篇治疗体位
  • 1篇射线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放疗
  • 1篇体积
  • 1篇体积变化
  • 1篇体位
  • 1篇前额
  • 1篇锥形束CT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机构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刘学娟
  • 3篇王艳阳
  • 3篇潘闻燕
  • 2篇余文军
  • 2篇折虹
  • 2篇张国军
  • 2篇马国峰
  • 1篇丁喆
  • 1篇杨治花
  • 1篇赵仁
  • 1篇郭艳红
  • 1篇夏新舍
  • 1篇尚钧
  • 1篇张翠影
  • 1篇王勇
  • 1篇黄琦
  • 1篇马国锋
  • 1篇闫刚
  • 1篇黄艳萍
  • 1篇马亚琼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常规摆位法和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摆位的差异。方法在治疗的第1次和第21次,分别对接受放疗的10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摆位法放疗摆位,并借助千伏锥形束CT(KVCBCT)分析常规摆位所得的患者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然后采用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对患者进行重新摆位,得到患者采用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对上述得到的2组摆位误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第1次治疗时,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所得患者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无差异。如果以3 mm为界值,常规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90.0%,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96.7%。第21次治疗时,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较常规摆位法减少了患者在X轴和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同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摆位通过率(93.4%比67.7%)。结论与常规摆位法相比,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对降低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尤其是治疗后期的摆位误差具有一定价值。
刘学娟王艳阳潘闻燕马国峰黄艳萍杨彦福杨治花郭艳红
关键词:脑胶质瘤摆位误差锥形束CT
不同治疗体位膀胱体积变化对直肠癌小肠受照体积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中,不同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射体积(ISBV)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膀胱充盈的状态下,治疗体位为仰卧位和俯卧位下分别扫描2组定位CT图像,分别传输至计划系统。分别在2组CT图像上制作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不同治疗体位下小肠和膀胱的受照体积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的膀胱体积在俯卧位时均减小,使用Belly-board俯卧位时有6例患者的小肠ISBV增大,并且ISBV增大与膀胱体积的减小有关。若相对膀胱体积变化>16.5%,俯卧位时ISBV可能增大,但不同体位小肠的V15和IS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16.5%作为界点筛选患者,不同体位ISBV存在显著性(P<0.05),且V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治疗体位下膀胱相对体积变化影响小肠ISBV,若膀胱体积变化<16.5%,采用俯卧位使用Belly board可以明显减少小肠ISBV。
刘学娟潘闻燕王艳阳折虹丁喆闫刚
关键词:直肠癌治疗体位调强放射治疗
Varian 2100C/D主闸流管的典型故障检修
2014年
1主闸流管工作原理 依据机器的控制信号,主闸流管工作状态从高压隔离状态转为高导电状态,随着放电过程的继续,再从高导电状态转为隔离高压状态;主要是以下三个过程: (1)调制柜上电后,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脉冲形成网络( PFN, Pulse Formatting Network )在氢闸流管( Thyratron)阳极和阴极之间充电。
刘学娟尚钧余文军
关键词:闸流管VARIAN脉冲形成网络PULSE控制信号
Clinac IX直线加速器不出射线检修一例
2015年
我科引进的美国瓦里安公司的Clinac ix直线加速器有6档电子线(6Mev、9 Mev、12 Mev、15Mev、18Mev、22 Mev)和两档X线(6X、10X)。曾出现一次22Mev、10X、6X不出射线束的故障,现将其检修过程简单介绍如下,望与各同行共同探讨。
刘学娟马国锋张国军
关键词:射线
CDDO-Me治疗C57BL/6小鼠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研究
王艳阳张翠影折虹赵仁马亚琼尚均夏新舍王勇刘学娟余文军张国军马国峰孟宪文
二磷酸氯喹和雷帕霉素对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二磷酸氯喹(Chloroquine disphosphate,CDP)或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0~100μmol·L-1的CDP或10~100nmol·L-1的Rapa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12、24和48h后收集细胞,用CCK-8法检测HEP-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EP-2细胞凋亡。结果 10、20、40、60、80、100μmol·L-1的CDP均能抑制HEP-2细胞生长,并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均<0.01);10、20、40nmol·L-1的Rapa导致细胞生长活力轻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所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60、80、100 nmol·L-1的Rapa可引起HEP-2细胞生长活力明显下降,并可诱导细胞凋亡(P<0.01)。结论 CDP和Rapa体外均可抑制喉癌HEP-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刘学娟潘闻燕黄琦董洁杨治花张翠影
关键词:雷帕霉素HEP-2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