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聪
- 作品数:49 被引量:4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文学翻译中的跨文化互文
- 近年来,互文性之于翻译的作用与意义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与探讨(杨衍松,1994;蒋骁华,1998)。笔者在学习研究这些成果时,发现关于互文性与翻译的研析多从源语文化角度展开。具体说,就是将外互文性(extratextua...
- 张保红刘士聪
- 关键词:文学翻译源语文本翻译实践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
- 修改——为了译文的准确与简洁被引量:2
- 2013年
- 译者翻译时要作修改。从一种文字转换到另一种文字,要使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吻合很困难,甚至不可能,但可以通过修改译文一步步接近这个目标;译文需要修改的第二个理由,译者以自己的思维去理解以另一种文化观察事物的作者的思想,也难做到互相吻合,为此,也需要对译文进行修改和调整;第三,为了再现原文语言的审美特征,要对译文进行修改和润色,这个层次上的修改和润色对译者形成更大挑战。
- 刘士聪
- 关键词:译文审美特征译者文化观文字
- 关于戴维·欣顿被引量:1
- 2015年
- 戴维·欣顿对古代中国诗歌的兴趣源于他青年时期对生态、东方宗教和美国西海岸风景诗人的痴迷。1981年,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诗歌艺术硕士学位。就在他忙于自己的诗歌创作时,偶然读到八世纪中国诗人杜甫的作品,据说杜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起初,欣顿对杜甫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但后来他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东方馆藏里发现一本书,书里收了这位诗人三十六首诗的英译文。
- 利思.托尼诺刘士聪
- 关键词:中国诗歌东方宗教青年时期硕士学位诗歌艺术
- 译好句子被引量:3
- 2015年
- 这是写在一篇访谈录前面简略介绍被访谈者美国翻译家戴维·欣顿的文字,标题《关于戴维·欣顿》为笔者所加。欣顿致力于唐诗和中国古典哲学著作的翻译。他认为他读过的一些杜诗译文“没有充分再现原诗的意图”,所以立志自己翻译。关于什么是翻译,他说,“翻译完全是消失在男一个作者的作品里,而谦虚是关键。”欣顿对中国的文化、古诗、哲学和宗教有很深的认识,并翻译了很多诗歌和典籍,对他应予以关注。
- 刘士聪
- 关键词:句子哲学著作中国古典翻译家访谈录译文
- 文学翻译中绘画因子的借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人们常以绘画来类比阐释文学翻译的理解过程、表达方法与译文评赏,但文学翻译中有无可能或如何利用绘画艺术的相关因子来表情达意,则少有探讨。本文从符际翻译的启示"、图画"的创造以及绘画技法的借用三大维面,对文学翻译中如何借用绘画因子及其美学效果进行了探讨,旨在阐明跨学科研究之于文学翻译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意义。
- 张保红刘士聪
- 关键词:文学翻译借用
- Nature and Art
- 1999年
- Naturecontainstheelements,incolourandform,ofalpictures,asthekeyboardcontainsthenotesofalmusic.Buttheartistisborntopick,andcho...
- 刘士聪
- 关键词:发现美自然现象修辞手法比喻
- 简说散文的“情韵”与翻译被引量:2
- 2007年
- 《我的梦,我的青春!》是郁达夫自传文章的一部分,回忆童年时代在家乡的一段生活经历。他把家乡小城的风貌和习俗,穷苦人的生活,写得很细很真,把读者带回他的家乡,带回那个时代,读来有亲临其境之感。他怀念与阿千的友谊,淳朴善良的阿千给他带来了欢乐和对生活的憧憬。读到“阿千之死,同时也带去了我的梦,我的青春!”时,我们感受到他对阿千的怀念之情,令人感动。
- 刘士聪张保红
- 关键词:翻译情韵散文简说家乡青春
- 为了译文的衔接与连贯被引量:4
- 2010年
- 侯外庐(1903~1987)是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在史学研究上自成学派。刘东超说:“侯外庐学派是成就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别。自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起,这一学派在中国思想史领域辛勤耕耘、奋力开拓,撰写出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疑是《中国思想通史》、《宋明理学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刘士聪高巍
-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连贯衔接译文中国思想史历史学家
- 读书与翻译被引量:28
- 1999年
- 准确领悟并恰如其分地传达原文的“神韵”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刘士聪先生的“读书与翻译”一文阐明了阅读、鉴赏对于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性。为向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切磋的园地,《中国翻译》将随机增设“阅读与鉴赏”栏目。本期就请欣赏刘先生对精品短文...
- 刘士聪
- 关键词:艺术感染力句子结构孔乙己《文心雕龙》翻译实践许地山
- 文学翻译中绘画因子的借用
- 人们常以绘画来类比阐释文学翻译的理解过程、表达方法与译文评赏,但文学翻译中有无可能或如何利用绘画艺术的相关因子来表情达意,则少有探讨。本文从符际翻译的启示、"图画"的创造以及绘画技法的借用三大维面,对文学翻译中如何借用绘...
- 张保红刘士聪
- 关键词:文学翻译借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