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凡理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咽喉反流
  • 4篇反流
  • 3篇食管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2篇食管动力
  • 2篇食管动力学
  • 2篇食管反流
  • 2篇转录
  • 2篇脱敏
  • 2篇脱敏法
  • 2篇胃食管
  • 2篇胃食管反流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机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7篇刘凡理
  • 7篇何晓光
  • 5篇陈波蓓
  • 5篇李玉晓
  • 4篇王福科
  • 4篇倪丽艳
  • 3篇安冉
  • 3篇王苑伶
  • 2篇黄赛瑜
  • 2篇项松洁
  • 2篇曾毅
  • 2篇郑博
  • 2篇王淼
  • 1篇陈琳
  • 1篇项海杰
  • 1篇凡启军
  • 1篇高金建
  • 1篇陈冬
  • 1篇叶余丰
  • 1篇罗宝珍

传媒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2014第四...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下免疫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人β防御素-2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变应性鼻炎儿童血清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2,HBD-2)的影响。方法 30例行SCIT的变应性鼻炎患儿入治疗组,20例健康儿童入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血清HBD-2浓度,并记录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s,TNSS)及药物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血清HBD-2浓度为4.62[4.08;4.87]、3.74[3.37;4.61]、4.62[4.13;5.54]、4.79[4.45;6.19]ng/ml,随着SCIT进行,HBD-2浓度逐渐上升(P<0.01)。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TNSS分别为7.43±2.15、4.17±2.16、4.20±1.92,药物评分分别为1.25[0.75;1.38]、0.25[0;0.75]、0.25[0;0.75]。治疗组各时间点HBD-2浓度与TNSS及药物评分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HBD-2浓度较正常人低,SCIT可上调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HBD-2水平。
郑博王淼曾毅刘凡理叶余丰项松洁凡启军叶建晓倪丽艳
关键词:Β防御素儿童
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术后嗓音及吞咽功能评估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喉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和水平垂直部分(3/4)喉切除术在治疗中晚期喉癌的疗效和术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中晚期喉癌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患者进行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组)、20例患者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3/4喉切除术组),术后均补充放疗。通过言语可懂度、GRBAS评价标准和电声门图等检查对远期疗效和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2例喉癌患者术后均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术后拔管时间:SCPL-CHP组为(44.0±4.6)d;3/4喉切除术组为(39.0±2.7)d,2组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9 5,P<0.01)。术后8周评估2组吞咽功能及术后1年评估患者语言可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RBAS评估中的G等级评估,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PL-CHP组术后声嘶度以重度为主,而3/4喉切除术组多表现为中度。电声门图分析2组术式的F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CPL-CHP组的jitter、shimmer、NNE较3/4喉切除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显示:SCPL-CHP组和3/4喉切除术组患者3年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9.7%,85.1%和83.7%,2组3年、5年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晚期喉癌发生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采用合适的术式及治疗方案,既能完整地切除喉肿瘤、不复发,又能良好地保留喉功能,而CHP术式具有更广泛的手术适应证及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刘凡理何晓光李玉晓王福科
关键词:喉切除术电声门图
热休克蛋白27与NF-κBp6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及核因子NF-κBp65(NF-κBp65)在喉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HSP27 mRNA和NF-κBp65 mRNA在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统计两者与喉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SP27 mRNA和NF-κBp65 mRNA分别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基因与喉癌不同病理分型有相关性,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且NF-κBp65 mRNA和HSP27 mRNA在喉癌中呈负相关性(r=-0.4367,P<0.05)。结论 HSP27 mRNA和NF-κBp65mRNA表达水平随喉癌恶性程度的增高HSP27 mRNA表达量逐渐下降,而NF-κBp65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推测HSP27在人喉癌中可能负性调节NF-κB信号传导通路,HSP27有望成为喉鳞癌基因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刘凡理何晓光陈绍春陈波蓓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质类NF-ΚB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鼻用激素-明胶海绵治疗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鼻用激素-明胶海绵与生理盐水-明胶海绵治疗鼻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经鼻内镜术后在门诊行鼻内镜复查发现有鼻腔粘连的208侧(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鼻腔粘连分离,治疗组应用鼻用激素-明胶海绵作为隔离材料,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明胶海绵作为隔离材料。评估粘连轻重程度计分及治疗次数,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轻重程度计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轻重程度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这种差异持续到3个月,3个月以上则两组无差异。结论鼻用激素-明胶海绵可更快的有效治疗鼻腔粘连。
罗宝珍陈波蓓项海杰黄赛瑜刘学军刘凡理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明胶海绵
一种用于腭咽手术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腭咽手术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保护咽后壁的防护垫和用于保护悬雍垂的保护罩,所述防护垫与所述保护罩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护罩设有用于容纳悬雍垂的上端敞口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用于保护悬雍垂的海绵层,所...
夏思文纪委平倪丽艳项松洁刘凡理司马林源
文献传递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及食管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通过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诊断性治疗,观察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 D)患者在治疗前后反流症状体征的变化及食管动力学特点。方法将疑似LPRD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的评分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sion manometry,HRM)检测。按胃食管反流病(gast 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问卷评分标准,分为单纯LPRD组和LPRD伴GERD组。结果确诊为LPRD患者38例,单纯LPRD组12例,LPRD伴GERD组26例。两组中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BM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LPRD组RSI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9,P<0.05),RFS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76,P>0.05),LPRD伴GERD组RSI和RFS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LPRD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RD伴GERD组食管动力参数UESP、LESP、DCI和DL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LPRD患者反流体征较症状的明显改善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改善LPRD伴GERD的食管动力,单纯的LPRD治疗前后食管动力无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单纯LPRD与GERD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刘凡理陈波蓓陈小燕倪丽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咽喉反流性疾病质子泵抑制剂食管动力学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水平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持续性中重度AR儿童,按家属意愿,31例患儿接受SIT(SIT组),20例患儿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检测SIT组和药物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并记录鼻炎症状评分(TNSS)和药物评分。结果:SIT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43±8.80)ng/m L和(78.78±6.2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P<0.01),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17±8.32)ng/m L和(69.27±6.69)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P>0.05)。SIT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52±2.16下降至4.10±1.96(t=7.53,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84±1.21下降至1.06±1.00(t=14.23,P<0.01)。药物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35±2.08下降至4.35±1.23(t=9.25,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60±1.76下降至2.60±0.99(t=5.03,P<0.01)。2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与相应的TNSS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SIT可明显控制AR症状,减少药物使用。AR患儿血清IDO水平随SIT进展而升高。IDO可能在SIT引导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郑博王淼倪丽艳曾毅刘凡理
关键词:吲哚胺2,3-双加氧酶
儿童颈椎椎管内外贯通性神经鞘瘤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儿男,5岁,2009年3月曾在当地县人民医院行"右侧颈部包块切开活检术",术后病理检查示炎性增生,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诊断为"炎性肿块".近8个月来右颈部肿物增长迅速,无发热及颈部疼痛,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于2009年11月以"右侧颈部包块切开活检术后8个月"为主诉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颈部包块性质待查"收住入院.人院查体:心、肝、脾、肺、肾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刘凡理李玉晓何晓光王福科安冉王苑伶
关键词:神经鞘瘤椎管内外贯通性术后病理检查颈椎颈部包块
HSP27与NF-kBp6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SP27)及核因子NF-资Bp65在人喉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水平表达量,并探讨两者与人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分别检测HSP27和NF-资Bp65的m RNA在人喉癌组织及癌...
刘凡理
关键词:人喉癌HSP27基因
文献传递
幽门螺旋杆菌对联合用药治疗咽喉反流病的疗效影响
陈如如刘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