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三咪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营养因子
  • 1篇原纤维
  • 1篇皂苷
  • 1篇杀菌
  • 1篇纱布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神经源
  • 1篇神经源性膀胱
  • 1篇舒适护理
  • 1篇术期护理
  • 1篇顺应性
  • 1篇七叶
  • 1篇七叶素
  • 1篇七叶皂苷
  • 1篇七叶皂苷钠
  • 1篇牵拉伤
  • 1篇切口
  • 1篇外科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刘三咪
  • 2篇王若义
  • 1篇武士清
  • 1篇李金良
  • 1篇刘倩
  • 1篇王军锋
  • 1篇刘中浩
  • 1篇宫明智
  • 1篇孙小刚
  • 1篇陈维秀
  • 1篇徐加龙
  • 1篇盛林
  • 1篇马楠
  • 1篇张建平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酶制剂杀菌纱布对外科感染性切口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生物酶制剂杀菌纱布对外科感染性切口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科感染性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切口用普通凡士林油纱外敷,观察组切口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生物酶制剂杀菌纱布外敷,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新生肉芽组织时间、切口愈合天数、细菌学检验结果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酶制剂杀菌纱布可以较好地控制切口感染、促进切口生长及愈合。
盛林刘三咪
关键词:切口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神经源性膀胱纤维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大鼠膀胱出口梗阻模型及膀胱去神经模型膀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变化规律,明确引起其变化的影响因素,为神经源性膀胱纤维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70只雌性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A组(膀胱出口梗阻模型)30只;B组(膀胱去神经模型)20只;C组(对照组)20只。分别于手术后第10天、30天,在每组中完全随机选出10只大鼠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摘取膀胱组织,行切片HE染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尿流动力学变化:A组术后10 d与术后30 d膀胱灌注量和膀胱逼尿肌压均比C组明显增加(P〈0.05),膀胱顺应性在术后第10天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较C组明显降低(P〈0.05)。B组膀胱去神经后膀胱容量和顺应性比C组增大,膀胱逼尿肌压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膀胱组织HE染色结果:A组膀胱肌层增厚,平滑肌细胞肥大,细胞核深染,有炎性细胞浸润;B组膀胱壁无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无明显增生、肥大,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表现明显。膀胱组织CTGF免疫组化染色:A组平滑肌细胞及黏膜移行上皮细胞可见明显黄染,平滑肌细胞内可见粗大的棕色颗粒沉积,CTGF的表达在术后10 d为81.86±4.40,术后30 d为127.32±9.37,分别较对照组的33.87±5.31显著升高(P〈0.05);B组平滑肌细胞及移行上皮细胞可见黄染,可见有棕色颗粒沉积,CTGF的表达在术后10 d为51.46±5.89,术后30 d为77.81±8.15,分别较对照组的33.87±5.31显著升高(P〈0.05)。结论膀胱内高压可以使膀胱壁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膀胱顺应性降低。膀胱去神经短期内可增加膀胱顺应性。膀胱内高压和膀胱去神经两种因素均可促使膀胱组织内结缔组织生长因�
刘倩王军锋马楠刘三咪徐加龙孙小刚陈维秀李金良王若义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顺应性胶原纤维
舒适护理在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围术期患儿及其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Wong-bank面部表情量表法(FPS)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围术期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刘三咪
关键词:舒适护理小儿外科围术期护理护理满意度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七叶皂苷钠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牵拉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与七叶皂苷钠(SE)联合应用对脊髓牵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NTF治疗组及CNTF+SE治疗组,牵拉致伤T10-2脊髓建立脊髓牵拉损伤模型。CNTF组经尾静脉注入CNTF20μl;CNTF+SE组除同法应用CNTF外,术后次日始腹腔内注射七叶皂苷钠1.5mg·kg^-1·d^-1,连续应用7d;模型对照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d、3d、7d、14d进行BBB行为学评分,每组6只,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分别作HE染色、免疫组化及TUNEL,观察神经细胞结构的变化,并检测bcl-2、Bax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结果(1)bcl-2:实验组7d达高峰,CNTF组为(44.27±5.93)%,CNTF+SE组(46.26±6.01)%,模型对照组为(27.46±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ax:实验组3d达高峰,CNTF组为(39.15±5.91)%,CNTF+SE组(32.63±5.34)%,模型对照组为(46.69±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对照组低。结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脊髓牵拉造成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王若义宫明智刘三咪刘中浩武士清张建平
关键词:细胞凋亡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七叶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