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强
- 作品数:23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CysC联合β_2-MG检测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肾脏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49例肾病患者中血清Cys C和β2-MG的浓度,并分析其与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相关性。结果肾病组血清Cys C含量(4.40 mg/L±2.01 mg/L)高于健康对照组Cys C含量(0.82 mg/L±0.17 mg/L)(P<0.01);肾病组血清β2-MG含量(16.84 mg/L±11.60 mg/L)高于对照组β2-MG含量为(1.75 mg/L±0.43 mg/L)(P<0.01)。肾病组血清Cys C、β2-MG表达水平与血清BUN、Cr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β2-MG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指标。
- 潘顺文代群廖媛周莉凌小强
-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肾脏疾病
- HBV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真核重组载体的构建和体外表达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索HBV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preS1/S2/S基因)真核重组载体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等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2对寡核苷酸引物,以adr亚型HBV质粒pHBV DNA...
- 李志刚江元森杨林顾琳凌小强姚集鲁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用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痰液中结核杆菌
- 1995年
- 本研究以结核杆菌染色体中重复出现的长度为123个碱基对(bp)的DNA片段作为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模板,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痰液标本先经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三硝基甲苯(Tritonx-100)加热、震荡处理,裂解结核杆菌,再作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同时,与痰液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抗酸染色阳性杆菌作比较。用该PCR检测的检出率为91.4%(32/35),而涂片抗酸染色的检出率仅为34.3%(12/35)。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24.476,P<0.001)。由于改进了PCR前痰液标本的处理方法,使整个PCR检测过程所需时间缩短至9h。我们认为该PCR检测结核杆菌是特异、敏感和快速的,可在临床实验室应用。
- 杨绍基凌小强吕凌高志良李刚姚集鲁
- 关键词: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结核病
- 拉米呋啶联合山豆根注射液对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张晓红杨绍基梅咏予凌小强卢建溪赖箐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拉米呋啶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DNA对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探讨被引量:4
- 1996年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DNA对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探讨杨绍基,凌小强,高志良,姚集鲁,彭文伟为了探讨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杆菌DNA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我们对一年来有关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
- 杨绍基凌小强高志良姚集鲁彭文伟
- 关键词:结核病聚合酶链反应结核杆菌
- 病毒性肝炎合并突眼性甲状腺肿的观察
- 1999年
- 林炳亮林潮双杨林凌小强杨绍基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突眼性甲状腺肿GRAVES病肝肿大局灶性两者关系
- TLR2、TLR4在乙型肝炎病毒转染的HepG2细胞株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全基因组瞬时转染HepG2细胞后,对HBV抗原分泌,病原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4(TLR2、4)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已构建pBlueScript-HBV质粒并经测序,转化宿主菌,菌后提取质粒,用Sapl酶切,获得HBV3.2kb基因组,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IMX检测HBV所分泌抗原,台盼蓝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LR2、4在细胞株上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并与空白对照绗对比。结果HBsAg利HBeAg的分泌随着转染HBVDNA量的增加而升高,除4μg和6μg组两组间比较的表面抗原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LR2、4在转染后均有上调,TLR4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TLR2只在最大剂量转染组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台盼蓝拒染法示细胞存活随转染剂量的升高而减少(P<0.05),但4μg和6μg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而各转染剂量组HBsAg和e抗原的分泌及细胞的存活数均与TLR2、4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乙肝病毒可能直接引起HepG2细胞TLR2、4的上调,而且TLR的上调可能启动了细胞的凋亡或坏死机制,成为HBV损伤细胞的非免疫细胞介导机制。
- 李永伟郭云蔚朱明芬尉秀清陈伟凌小强李刚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EPG2细胞株
- 临检样本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的比较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比较分析临检样本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抗HAV-IgM和抗HEV-IgM)检测状况。方法收集非流行年份成人临床检验样本32600份。采用酶免疫法(EIA)捕捉抗体法检测抗-HAVIgM,EIA间接法检测抗-HEVIgM。结果32600份中送检抗-HAVIgM者为1785份,阳性34例,阳性率为1.9%,送检抗-HEVIgM者1820份,阳性88例,阳性率为4.84%。比较分析显示,抗-HEVIgM阳性率相对较高(χ2=23.668,P<0.01),且具有季节上相对分散,年龄上以30岁以上为主,性别上男女相差相对较小等特点。结论非流行年份成人临床检验样本中,抗HAV-IgM和抗HEV-IgM检出率相对较低,但相对甲型肝炎来说,戊型肝炎更值得广泛注意。
- 姚春斓彭晓谋凌小强马会慧
- 关键词:抗体IGM
- TRFIA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定性检测HBV-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FIA和ELISA分别检测436份血清标本的HBV-M。结果对于稍高于临界值的血清,TRFIA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结论 TRFIA检测HBV-M比ELISA敏感,能为乙肝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
- 陈忠城凌小强林泳婷
-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甘草甜素对HepG2.2.15细胞株HBV感染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GL)对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HBV DNA的作用,及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表达,ELASA检测HBV所分泌抗原,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给药后各组HBsAg分泌结果显示总体均数间差异显著(P=0.000),G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而对HBeAg水平的影响因剂量不同而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趋势,除50μg/mL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00μg/mL组HBeAg分泌增加,400μg/mL以下组为HBeAg降低;HBV DNA的表达显示G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00μg/mL以下组为HBV DNA降低,800μg/mL组出现HBV DNA复制增强;MTT实验显示,200μg/mL以下3个剂量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P<0.01),400、800μg/mL2组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MTT分别与HBeAg和HBV 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HBsAg呈显著正相关(r=0.869,P=0.000)。结论GL对HepG2.2.15细胞株上清中的HBeAg和HBV DNA水平可能具有双向作用,而对HBsAg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提示GL的使用应注意选择适应证及合适的剂量。
- 李永伟郭云蔚李刚凌小强李桂侠
- 关键词:甘草甜素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