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冷嘉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文学
  • 5篇女性
  • 3篇叙事
  • 3篇伦理
  • 3篇伦理重建
  • 3篇解放区文学
  • 3篇家庭
  • 2篇左翼
  • 2篇消费主义
  • 2篇小资
  • 2篇小资文学
  • 2篇阶层
  • 2篇阶层分化
  • 2篇抗日
  • 2篇安妮宝贝
  • 2篇宝贝
  • 1篇当代中国史
  • 1篇读书
  • 1篇读书会
  • 1篇新女性

机构

  • 8篇上海师范大学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16篇冷嘉
  • 1篇冷霜
  • 1篇吴晓东
  • 1篇朱羽
  • 1篇倪伟
  • 1篇姜涛
  • 1篇李国华
  • 1篇薛毅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语文学习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都市文化研究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秀兰》的“未完成性”与“问题性”
2024年
丁玲的小说《杜秀兰》取材于丁玲1955年底在京郊四季青社参加整社的经验,现有手稿于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间写完,全文未完。陪同丁玲下乡的白刃同期也以相同的素材完成了短篇小说《农家父女》,将两篇小说对照阅读,可见出《杜秀兰》构思上的独特之处和由此产生的书写难题。在叙事空间的选择上,《杜秀兰》避开了将“农家”作为社会变革的恒/变量加以考察的书写路径,而冒险地在社会主义城乡规划蓝图的基础上构建叙事空间。在新人杜秀兰身上,丁玲着力想要表现一种特别的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状况,写出在健康的时代“感觉”的基础上所生发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围绕《杜秀兰》构思上的特点展开细读,阐释《杜秀兰》的写作意图及其未完成性,由此见出小说文本断裂处所对应的复杂的历史问题。
冷嘉
关键词:未完成性叙事空间新人
《那儿》中对历史记忆的书写
2005年
冷嘉
关键词:历史记忆国企改制
作为社会症候的中国当代“小资文学”——以安妮宝贝为例
2015年
本文以文化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讨论畅销书作家安妮宝贝的书写特点,以及近年来关于其人其作的接受反应。安妮宝贝的书写表现出对商品及品牌秩序的绝对性依赖,这也恰是当代小资文学/文化最突出的特质之一。在小资文学受众身上,我们能看到这一文化特质的鲜明投影。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所谓"小资"群体,主要是一个依据消费品味界定出来的人群,商品消费体系再生产过程中无尽的品牌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在"小资"消费者身上不断制造出新的欲望并加深着消费群体内部的等级差别。这种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躁动和分化状况,是造成当代都市个人主体性危机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冷嘉
关键词:小资文学消费主义阶层分化安妮宝贝
战争、家国与“新女性”的诞生——论丁玲延安时期对农村妇女的书写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以丁玲在1940年前后创作的三篇农村妇女题材小说为分析对象,考察丁玲这一时期对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1940年代的陕北农村妇女承受着来自战争、习俗、贫穷、劳动、生育等多方面的重压,虽然革命政权在村庄里做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民主化改革,但改善农村妇女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仍面临多重困难。在《新的信念》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中,丁玲探讨了将女性身体和心灵长期累积的痛苦转化为积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资源的可能性。《夜》则不无忧虑地揭示了在革命政权下新、旧两类妇女都隐含着的主体性危机,尤其表达了对那些孤弱无奈的落后妇女的生活和命运的关切。随着对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村妇女命运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丁玲的写作也逐渐从聚焦个人的斗争和成长,转向对个人觉醒和社会变革的交互关系的思考。
冷嘉
关键词:妇女解放抗日战争
新秧歌剧的乌托邦叙事被引量:4
2012年
新秧歌剧是延安大众文艺的重要成果,它借用民间流行的秧歌调和秧歌舞改编而成,形式简单、活泼,极富感染力。但也因过于直白的政治宣教目的,在远离其创作和流行的历史环境的今天,很难再为人们所理解和欣赏。然而重读延安文艺工作者留下的新秧歌剧创作谈,却不难发现在这一简单的文艺样式背后暗藏着中国乌托邦叙事的若干历史难题,以及延安文艺工作者为解决这些难题所做的叙事探索。
冷嘉
关键词:延安文艺乌托邦叙事
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从中国现代的家庭改造看解放区文学
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联结个人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单位,又是实行政治治理和伦理教化的主要场所。“家国一体”以及“家齐而后国治”的儒家政治理想,表明传统家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及其道德文明得以维系的基础...
冷嘉
关键词:解放区文学家族制度新文化运动
文献传递
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 ——以解放区文学为考察中心
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联结个人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单位,又是实行政治治理和伦理教化的主要场所。“家国一体”以及“家齐而后国治”的儒家政治理想,表明传统家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及其道德文明得以维系的基础...
冷嘉
关键词:家庭解放区文学伦理女性
文学如何书写革命——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解读被引量:3
2021年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入了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节选),该篇列于“苦难与新生”主题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学生“获得对中国革命和革命先辈的理解和共鸣”。
冷嘉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小二黑结婚》革命先辈主题单元
讲故事的人——对艾芜小说的一种解读被引量:7
2002年
很长时间以来 ,评论家们大都习惯于从艾芜的左联作家身份和左翼的文艺追求出发来评论艾芜的作品 ,然而这样的批评途径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致命的困境。本文从本雅明的《讲故事的人》中获得启发 ,认为艾芜的艺术个性正是来自于他讲故事的天赋和能力。文中分析了艾芜的三部重要作品 :《南行记》、《丰饶的原野》和《端阳节》 ,试图呈现“讲故事人艾芜”独特的艺术魅力 ,及同一部作品中时代主题与作家艺术个性之间的冲突。
冷嘉
关键词:小说文学评论左翼文学艺术个性《南行记》
《艺术与现实的消长-周作人前期创作与思想探索》
冷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