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心理弹性理论视角下高职教育扶贫优化路径探析
- 2020年
- 当前在高职教育扶贫中贫困大学生积极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心理弹性是一种促使个体与逆境相抵抗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弹性可以激发人努力改变现状的主体意识和不断向上成长的内源性动力;结合心理弹性理论从内、外保护性因素创设的角度提出了高职教育扶贫的路径,希望在扶心、扶志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途径,最终实现高职教育扶贫可持续发展。
- 冯丽谢春玲高保雪
- 关键词:心理弹性教育扶贫
- 开展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要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
- 2019年
- 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广大儿童纷纷踏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潮之中,面对学校和社会上各种渠道及多种途径开展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基于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视角提出了五点建议: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要以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为前提;要注重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要考虑儿童的思维特点;不能忽视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
- 冯丽林国智
- 关键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
- 大语文教育下的综合性人才培养被引量:1
- 2011年
- "大语文教育"观是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教育的领导者到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人们对于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践性的认识越来越淡薄。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 冯丽田宏丽王瑜
-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素质教育
-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路径--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视角被引量:5
- 2021年
- 心理弹性理论认为发展心理弹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角度,认为在课程理念上要改善个体心理弹性以做到未雨绸缪,课程体系上要更新固有模式以丰富学生个体体验并挖掘其潜能,课程师资上要优化师资队伍以创设课堂内外的保护性环境因素。
- 冯丽谢春玲
-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大学生逆反心理探究
- 2011年
- 目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有逆反心理,表现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学校的教育管理都构成了阻碍。本文从逆反心理的本质、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疏导对策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冯丽田宏丽王瑜
- 关键词:大学生逆反
-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管理的启示——以澳大利亚“学生心理弹性训练”为视角被引量:1
- 2021年
- 已有的研究证明,心理弹性是一种与逆境和挫折相抵抗的能力。相对不利处境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这样的能力,以不断应对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进而实现自身发展。在分析心理弹性内涵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澳大利亚“学生心理弹性训练”项目所采取的策略,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从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原则、教育管理内容、教育管理形式等方面探讨了该项目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管理的启示,启发学校管理者尽可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减少风险,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及长远发展。
- 冯丽
- 关键词:心理弹性留守儿童教育管理
- 文化自信背景下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透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达成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进一步探讨面向儿童群体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教育要考虑成效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儿童教育实际,从儿童教育实践的基点出发,通过查阅文献、调查、深入儿童中间的观察和访谈等多种方法,梳理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两个维度的探索途径。
- 冯丽徐桂华
- 关键词:文化自信儿童传统文化教育
- 新时代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基于职业幸福感提升的视角
- 2021年
- 从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角度提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可参考途径:引入“内培外引”机制,提升教师认知幸福感;营造个体积极心态,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积极响应“大健康”号召,提升教师健康幸福感;建设和谐组织环境,提升教师社会幸福感。
- 冯丽
- 关键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职业幸福感
- 《颜氏家训》对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启示
- 2021年
- 《颜氏家训》在道德教育时机、道德培育机制、道德教育途径和道德教育内容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理念。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的“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学校教育可以借鉴《颜氏家训》的教育精髓,努力拓展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重视对学生进行早期价值引导。此外,还需在全社会全方位构建长效、立体的道德培育体系,并在德育内容中有效融入德性养成要素,助力青少年的道德成长。
- 冯丽
- 关键词:颜氏家训知行合一道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