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金伟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7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汉族人Ⅰ型胶原α1链Sp1结合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位于汉族人I型胶原α1链(COL1A1)第1个内含子内Sp1结合位点G→T碱基突变的基因多态性。了解该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从150例随机人群抽取的汉族人的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扩增其COL1A1基因片段,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消化过夜,电泳鉴定基因型。结果:150例研究对象基因型经测定均为SS型,没发现Ss或ss基因型。结论:汉族人I型胶原α1链(COL1A1)Sp1结合位点不存在G-T突变或极其稀少,汉族人骨质疏松与Sp1结合位点多态性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
- 邓忠良冉金伟黄朝梁
- 关键词:汉族人Α1链基因多态性骨质疏松症基因突变
- Sky骨扩张器系统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33
- 2005年
-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系统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对22例共29个椎体塌陷病变患者,应用Sky骨扩张器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9个椎体均单侧经椎弓根基底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每例35~85min,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5.3±1.2ml(3.0~7.6ml),分布均超过中线.骨水泥沿针道返流1个椎体,少量椎管内漏1个椎体,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其它并发症.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为9.2±1.8分,术后第3天为3.1±2.8分;随访1~3个月(平均2个月),随访时VAS为2.9±3.3分.5个椎体高度显著恢复.结论:Skv骨扩张器是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新型器械,具有可控定向扩张特点,初步观察,安全有效.
- 邓忠良柯珍勇陈富冉金伟邓清明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骨折脊柱肿瘤
- 等比例三维模型在Anderson Ⅱ型齿状突骨折后路术式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制作上颈椎等比例三维实物模型,探讨其在寰枢椎后路融合治疗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28例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术前CT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备的等比例三维上颈椎实物模型,使用模型进行术前计划,术前制钉预操作,术中直观参考指导置钉,测量进针点及钉道参数并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所见与术前三维实体模型的病灶结构变化一致,术前计划与术中实际进钉点及钉道各参数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VAS及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置钉过程顺利,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结论针对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等比例三维颈椎实物模型能准确、有效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术中置钉。
- 龚凯屈波朱妍梁锋肖伟李霖刘达盛珺潘显明冉金伟张传志
- 关键词:三维重建
- 腰椎管狭窄症合并糖尿病术后康复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对行减压术的28例糖尿病(A组)和28例非糖尿病(B组)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时间2.8年,对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除A组有症状突然发作、夜间痛、非体位性缓解外,两组的其他术前症状相似,A组有78.26%、B组有25%的患者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诊断有周围血管供血不足的在糖尿病组有28.93%、非糖尿病组有3.75%,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相似。结论临床病史、神经传导检查和CT检查是腰椎管狭窄症合并糖尿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糖尿病不影响术后康复。
- 贺小兵卢卫忠曹成刚冉金伟刘绍凡
- 关键词:糖尿病性神经病神经传导康复
- 慢性腰背痛及体位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探讨慢性腰背痛及体位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0岁以上老年患者87例,其中骨折性(椎体压缩)慢性腰背痛患者28例,非骨折性慢性腰背痛患者34例和非腰背痛患者25例。骨折组采用坐位、侧卧位、俯卧位,其他组取坐位,分别测量肺活量和第1秒时间肺活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FEV1),进行校正处理。结果:老年骨折性慢性腰背痛患者肺活量和FEV1占正常值的百分数值明显低于非骨折慢性腰背痛组,也明显低于非腰背痛组。非骨折性腰背痛组的肺活量和FEV1均低于非腰背痛组。骨折组内俯卧位组的肺活量和FEV1明显低于坐位组及侧卧位组。结论:慢性腰背痛可降低老年患者肺功能,脊柱骨折时尤其明显;俯卧位不利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肺功能恢复。
- 柯珍勇邓忠良冉金伟熊书梅陈文君
- 关键词:慢性腰背痛体位老年肺功能骨折
-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卧床患者凝血象及D-二聚体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骨科卧床患者凝血象(APTT、PT)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加上物理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为14 d,并检测凝血象(APTT、PT)及D-二聚体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凝血象(APTT、P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PTT、PT均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象各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高较治疗组明显。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卧床患者凝血象及D-二聚体有积极的影响。
- 黄彦郭广波江恒龙玉屏代震宇曹洪辉冉金伟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凝血象D-二聚体深静脉血栓
- 股骨头骨折3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股骨头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若治疗不当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2013年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股骨头骨折36例。现总结如下。
- 陈愉万锐杰余绍顶卢卫忠冉金伟刘绍凡顾超兰
-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骨折
- 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腘动脉损伤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了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伴腘动脉损伤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了手术修复。结果32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27例肢体成活,5例截肢。血管完全断裂9例,部分断裂11例,血管痉挛4例,血管严重挫伤并栓塞6例。结论这类损伤有较强的隐蔽性,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伤情严重;血管损伤类型多样、复杂,合并伤多,预后差。对闭合性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患者,应高度警惕发生腘动脉损伤的可能性。
- 贺小兵卢卫忠曹成刚冉金伟刘绍凡李克俭
- 关键词:闭合性膝部
- 一种颈椎经皮内镜锚定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属于颈椎手术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经皮内镜锚定穿刺针。技术包括水平放置的滑杆,滑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滑杆相互垂直,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滑杆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滑槽,滑杆安装在...
- 余柯晓冉金伟左国庆陈愉卢卫忠代震宇王晨何远航
- 愈骨胶囊加速实验性骨折愈合的作用及机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愈骨胶囊对新西兰兔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愈骨胶囊组和接骨七厘片组,造成骨折模型后,口服给药6周,于第2、4、6周进行X射线拍照,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和骨矿(BM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X线片检查显示,愈骨胶囊组骨痂形成、骨愈合程度良好。与接骨七厘片组和模型组比较,术后第4周愈骨胶囊组的BMC和血清Ca含量有显著差异;术后第6周愈骨胶囊组的BMD和BMC,血清P含量和Ca、P乘积有显著差异。结论愈骨胶囊能加速实验兔骨折愈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钙盐沉积有关。
- 王琴邢茂冉金伟易美彤
- 关键词:骨折X射线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