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红
- 作品数:30 被引量:14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左室梭形细胞肉瘤1例
- 2025年
- 患者女,57岁,因“夜间憋闷10天余”于2023年7月2日心胸外科入院治疗。查体:心界向两侧扩大,余正常。胸部横断面CT提示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左心室低密度灶(图1A)。2023年7月4日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示:左室增大,左室腔可见一中低回声团块,大小约65 mm×57 mm,回声欠均匀,活动度差,与正常心肌未见明显分界;左室壁团块附着处运动明显减弱,左室各壁基底段近瓣环处运动未见明显异常;二尖瓣回声稍增强,收缩期闭合欠佳,前叶瓣体开放受限,后叶开放尚可;主动脉瓣形态、回声及开放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图1B);心包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 陈茜茜苏存华周星帆沈恬万林林陈淦一冉红
- 关键词:心脏肿瘤梭形细胞肉瘤超声心动图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病例均为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心外科收住就诊患者,均根据心电图、心肌酶学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心肌梗死.受检患者静息状态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中部分患者已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入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心肌病及严重瓣膜病.选取图像清晰者进行图像采集,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入选45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运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检测患者各节段径向、纵向及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s、Ls、Cs)和(或)面积应变、3D应变.以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各节段划分为存活组及非存活组心肌,并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定存活心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所有测值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特异度及敏感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①所观察的720个节段中,368个节段表现为运动异常,其中存活心肌节段204,梗死心肌节段164;②存活组与非存活组比较,二维应变Rs、Ls及C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三维应变Cs于存活组及非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Rs及3D应变、面积应变于非存活组较存活组应变值显著减低;④以Rs、Lss及3D应变、面积应变作为观察对象,Rs值为11.1%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为95.1%,特异度为53.4%;Ls值为14.3%评判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65.7%;3D应变值为17.4%评判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77.2%;面积应变值为23.2%评判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78.8%.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超声心动图能够作为临床提供有效区分
- 冉红张平洋张幼祥张建鑫吴文芳董静马小五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肌存活性
-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线影像技术,能从心脏结构及功能、心肌运动及灌注、应变特性及储备等多角度定性并定量地反映心脏变化,在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陈茜茜冉红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心病斑点追踪成像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房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组患者28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量其左房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二尖瓣口E、A峰值,计算E/A值,计算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应用2DT技术,获取房间隔、左房侧壁、下壁及前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房顶段的长轴方向的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记录各房壁各节段左室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Ss、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s、mSRs、mSRe、mSRa)。结果 HCM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A峰及LAAEF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峰、E/A及LAPE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mSs、mSRs、mSRe均明显减低,mSRa则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M患者左房mSRa与LAAEF呈显著正相关(r=0.780,P<0.01)。结论 HCM患者左房的储备功能及管道功能下降,辅泵功能增加,2DT可以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 吴文芳张平洋吴成权冉红张幼祥董静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肥厚型心肌病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特性改变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特性,探讨该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特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不纳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正常人32例做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受试者的左心室每搏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组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值(GLS)、圆周应变值(GCS)、径向应变值(GRS)、面积应变值(GAS)以及三维应变(3D-Strain),对2组间参数进行比较,并对各参数与LVEF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46.23±7.37)ml VS(49.67±8.37)ml,P=0.096]、LVEF[(57.17±3.41)%VS(58.87±3.69)%,P=0.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GLS[(-14.95±2.61)%VS(-18.37±3.09)%,P<0.01]及GRS[(39.42±4.95)%VS(44.11±6.10)%,P=0.002]均明显减小(P<0.05);GCS[(-15.53±3.63)%VS(-17.21±3.60)%,P=0.076]略微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26.43±3.01)%VS(-30.27±3.29)%,P<0.01]、3D-Strain[(42.92±3.86)%VS(45.90±3.52)%,P=0.003]均显著减小(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GLS、GCS、GAS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67、-0.651、-0.685,P<0.01),GRS、3D-Strain与LVEF之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0、0.646,P<0.01)。结论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更加便捷、准确的反映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特性的变化。
- 李林张平洋冉红马小五董静万林林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心病
- 超声三维斑点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特性改变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左室心肌特性的变化,并探讨各应变参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且常规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110例,排除图像质量欠佳者后纳入98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最大狭窄程度分为四组:轻微狭窄组29例,冠状动脉狭窄率≤25%;轻度狭窄组21例,25%〈冠状动脉狭窄率≤50%;中度狭窄组23例,50%〈冠状动脉狭窄率≤75%;重度狭窄组25例,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应用三维斑点软件测得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以及三维应变(3D—Strain),并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搏输出量(SV)。结果①四组间基本临床资料、LVEF及s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间3D—STI参数两两比较结果: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各3D—STI参数与轻微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的GLS、GRS、GAS、3D—Strain及重度狭窄组各3D—STI参数与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各3D—STI参数与中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OC结果:GLS、GRS、GCS、GAS以及3D—Strain诊断中度狭窄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0.697、0.577、0.718及0.711,其中以GAS-30.20%为最佳截断点时,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64.0%。GLS、GRS、GCS、GAS以及3D—Strain诊断重度狭窄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914、0.855、0.943及0.896,其中以GAS-25.80%为最佳截断点时,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84.9%。结论3D—STI能够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早、更敏感地检测到无室壁运动�
- 李林张平洋冉红吴文芳方玲玲江佩万林林张丹丹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显像冠状动脉狭窄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结合腺苷负荷评价心肌存活性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39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运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检测患者静息状态和腺苷负荷(140μg·kg~·min^-1)作用下各节段径向、纵向及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Speak-sys、LSpeak-sys、CSpeak-sys),以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各节段划分为存活组及非存活组心肌。结果(1)总共624心肌节段中,368节段表现为运动异常,其中存活心肌215节段,非存活心肌153节段。(2)静息状态下,存活与非存活心肌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腺苷负荷后,存活组的RSpeak-sys[(37.98±5.45)%比(30.22±5.47)%]及LSpeak-sys[(-23.71±4.53)%比(-17.52±4.34)%]较其静息状态下明显增加(P〈0.05),而非存活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非存活组的Rs。aku。[分别为(37.98±5.45)%和(30.12±5.37)%]、LSpeak-sys[分别为(-23.71±4.53)%和(-16.95±4.6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peak-sy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RSpeak-sys、LSpeak-sys作为观察对象,腺苷负荷状态下RSpeak-sys增加〉9.8%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1.1%;LSpeak-sys增加〉16.5%评判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92.3%。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区分存活与非存活心肌的新途径。
- 冉红张平洋方玲玲马小五吴文芳冯王飞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放射性核素显像细胞存活
- 无创压力-应变环评估妊娠晚期合并糖尿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 2024年
- 目的:利用无创压力-应变环(LV-PSL)评估妊娠晚期合并糖尿病病人左心室心肌做功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正常产检的妊娠晚期合并糖尿病病人35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36名为对照组。使用袖带血压作为左室压力形成无创LV-PSL,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动态超声心动图指标。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收集左室长轴应变(GLS),进一步得到左室心肌做功参数[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分析LV-PSL在妊娠晚期孕妇心肌做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GWE、GLS绝对值较对照组降低,GWI、GCW、GWW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GWW、GWE、GLS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优于LVEF,GWW、GWE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优于GLS。结论:LV-PSL可早期发现妊娠晚期合并糖尿病孕妇心脏功能的亚临床变化,是无创、定量、高敏感性地评估妊娠晚期合并糖尿病病人左心室功能的有效方法。
- 贾绘包成明陈孝圆周黎明冉红张平洋
-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晚期左心室功能
- 基于四维左房自动定量技术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左房功能研究
- 2024年
- 目的采用四维左房自动定量(Four-Dimensional Left Atrial Automatic Quantification,4D LAQ)技术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房心肌力学的改变,并定量评价其左房早期重塑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6—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6例和健康对照者35例。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检查的基础上,应用4D LAQ技术研究受检者左房心肌力学改变。通过4D LAQ获取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左房心肌整体纵向应变(LASr、LAScd、LASct)及环向应变(LASr_c、LAScd_c、LASct_c),同时获得左房最大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LAVmax)和左房最大容积指数(Index of LAVmax,LAVmaxI);通过2DE获取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FS)、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量(Stroke Volume,SV)以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E/A)。按照LAVmaxI值,将50例LAVmaxI<34 mL/m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高尿酸血症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患者LASr_c、LAScd_c及E/A显著减小(P<0.001),LASr、LAScd、LASct、LASct_c、LAVmax、LAVmaxI及常规二维参数LAD、LVEDD、FS、LVEF、SV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ASr_c(r=-0.68,P<0.001)、LAScd_c(r=0.72,P<0.001)及E/A(r=-0.74,P<0.001)均存在相关性,而与LASr、LAScd、LASct、LASct_c、LAVmax、LAVmaxI、LAD、LVEDD、FS、LVEF、SV、年龄、血糖、血脂和血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4D LAQ可有效评价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左房心肌力学变化,尤其是左房环向应变,可为临床综合评价高尿酸血症患者情况提供新方法。
- 范丽群李阳冉红张平洋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左房功能
- 超声自动功能成像在急性轻症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在急性轻症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34例急性轻症川崎病患儿为川崎病组,已排除川崎病但有发热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应用二维斑点追踪的AFI技术,获得所有受检者收缩期左室长轴应变及其牛眼图,测量左室壁各节段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LPSS)、整体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LPS),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测定所有受检者在超声检查当日的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超敏心肌钙蛋白I(hs-cTnI)及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川崎病组GLPS绝对值、左室壁大部分节段的LPSS绝对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hs-cTnI增高(P<0.05),但两组LVEDD、FS、LVEF、SV、CO、NT-proBNP、WBC、ESR、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状动脉未扩张的川崎病患儿比较,冠状动脉扩张患儿GLPS绝对值明显降低(P<0.05),血清hs-cTnI增高(P<0.05),而LVEDD、FS、LVEF、SV、CO及其他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川崎病患儿GLPS与LVEF、FS、SV、CO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0.32,0.28,0.38,P均<0.05),GLPS与hs-cTnI呈负相关(r=-0.6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GLPS绝对值小于17.15%,评价心肌受损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6%,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急性轻症川崎病患儿的左室心肌力学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AFI技术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轻症川崎病的辅助手段。
- 姜杰张平洋冉红李林李妙江业慧
- 关键词:心脏超声心肌力学左室射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