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国梁
-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15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将伤后当时、入院后1周内每天的血糖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影响预后的高血糖患者进行伤情特点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难以用药物控制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能够被控制者(P<0.01)。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有效控制1周后高血糖的发生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林启明刘成辉关国梁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血糖危重病
-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院内感染监测及药敏研究
- 2003年
- 我们对本院2000年6月~2002年6月间62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呼吸道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常规使用的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常见的细菌种类及对其敏感的抗生素情况.
- 关国梁林启明黄志雄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
-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的临床诊治被引量:4
- 2001年
- 探讨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的诊治经验及手术时机选择。结果 :非手术治疗 18例 ,14例于 2个月内恢复 ,手术治疗 2例。结论 :头颅CT对明确诊断有较大价值。非手术治疗对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如非手术治疗 1~ 2月疗效欠佳 ,应采用面神经减压等手术治疗。
- 黄志雄关国梁林启明柯以铨徐如祥
- 关键词:颅脑外伤面瘫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颅脑外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39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GCS评分越低,TT3、TT4含量下降越明显;GCS评分与TT3、FT3含量均呈正相关(r_1=-0.506,r_2=- 0.434,P均<0.05);重型颅脑损伤组TT3和FT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TT3和FT3的含量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越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幅度越大;TT3和FT3含量可作为评价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指标。
- 林启明关国梁黄志雄
- 关键词:颅脑损伤甲状腺激素预后
- 改良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附58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采用改良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患者 5 8例。术后植物人生存 4例 ,严重残疾 6例 ,中度残疾 13例 ,恢复良好 2 1例 ,死亡 14例 (2 4.1% )。死亡病例中GCS 3~ 5分死亡 8例 ,GCS 6~ 8分死亡 6例。改良额颞顶大骨瓣在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脑肿胀的治疗中能充分显露大脑半球多个部位 ,彻底清除同侧多个部位血肿 ,保护血管 ,修补硬脑膜容易 ,防止脑脊液漏 ,减压充分 ,效果较为显著。
- 陆钦明黄志雄关国梁
- 关键词:颅内血肿手术方法
- 盐酸纳洛酮(金尔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2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盐酸纳洛酮 (金尔伦 )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入选的4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5例 ,用金尔伦治疗 ,每天8mg,以21例同等伤情未用金尔伦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 ,于用药1天、7天后观察GCS评分、血内皮素水平、经颅多谱勒、脑电图的变化情况 ,对照组及治疗组结果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金尔伦治疗组GCS评分明显升高 ,血内皮素水平下降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脑电波异常率显著下降 ,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早期应用金尔伦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轻脑血管痉挛 ,降低伤残率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 。
- 黄志雄邓英关国梁林启明张俊芳
- 关键词:盐酸纳洛酮颅脑损伤内皮素脑超声描记术脑电描记术
- 纳洛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纳络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脑损伤动物的模型 ,将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于伤后 1 5、60min及2 4h分别给予纳洛酮或 0 .9%氯化钠溶液 ,伤后第 5天断头处死大鼠 ,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生物素末端标记 (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原位凋亡情况 ,并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大鼠脑损伤后 1 5及 60min应用纳洛酮可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而伤后 2 4h给药 ,则两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明显减少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
- 黄志雄关国梁林启明徐安定苗海峰徐如祥
- 关键词:纳洛酮颅脑损伤神经细胞细胞凋亡
- 纳络酮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动态检测颅脑损伤后血液及腩脊液中体液免疫指标,分析颅脑损伤后体液免疫与疾病发展和恢复的关系,探讨纳络酮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南海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纳络酮治疗.伤后第4、14、21天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IgG、IgA、IgM、补体C3、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上述免疫指标、临床感染率和残疾等级评分(RDS)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液中各项免疫指标、脑脊液IgM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脊液IgG、IgA、Alb含量,临床感染率和RD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伤后第4天脑脊液C3阳性率(20/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后早期应用盐酸纳络酮,可以调节免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降低感染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陈旭刘成辉关国梁林启明梁世行
- 关键词:颅脑损伤纳络酮药物疗法
- 纳洛酮对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颅脑外伤后神经功能保护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按入院顺序配对实验法 ,将 86例中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分为两组 ,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由 7.95± 2 .12上升为 12 .85± 4.12 ,血内皮素含量由 95 .2 3± 12 .12下降为 5 4.65± 9 .0 5 ,脑电图 (EEG)的异常率由 91.60 %下降为 49.5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颅脑外伤的治疗中早期加用纳洛酮 ,具有增加脑灌注量、减轻脑水肿等功效 ,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关国梁黄志雄林启明谭东兴林倩君
- 关键词:纳洛酮颅脑外伤神经功能
-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区域性脑血流及脑电信号的影响被引量:5
- 2000年
- 为研究高压氧 (HBO)对重型颅脑损伤 (SCI)的治疗效果及机制 ,用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观察全脑主要分支动脉收缩期流速、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 (Vs、Vm、Pi)的检查结果及脑电图 (EEG)、脑电地形图(BEAM )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 (GCS)、EEG、GEAM均迅速改善。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 (MCA)的Vm分别从 (73 6± 3 1)cm/s和 (85 8± 4 2 )cm/s降至 (6 2 1± 3 9)cm/s和 (79 6± 4 4 )cm/s(P均 <0 0 1) ,相应的Vs及Pi的下降同样有显著性差异。而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的Vm及Vs却显著升高(P均 <0 0 1) ,Pi则仍显著下降 (P均 <0 0 1)。说明HBO能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EEG和BEAM的异常率 ;大脑前、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明显下降 ,提示原发损伤部位脑血管痉挛明显缓解 ;大脑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升高而搏动指数下降则提示非原发损伤区血流阻力减小血流量加大。
- 黄志雄关国梁邓英张新伟徐如祥柯以栓
- 关键词:高压氧脑损伤脑超声描记术脑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