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光晓燕

作品数:19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子宫
  • 6篇妊娠
  • 4篇手术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肿瘤
  • 3篇卵巢
  • 3篇宫颈
  • 3篇宫内
  • 3篇并发
  • 2篇盆腔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卵巢癌
  • 2篇内膜
  • 2篇宫颈癌
  • 2篇宫内膜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北京大学...

作者

  • 18篇光晓燕
  • 7篇于琳
  • 5篇曾荔苹
  • 4篇李璟
  • 3篇梁轶珩
  • 2篇张薇
  • 2篇胡艳
  • 2篇马喆
  • 2篇李环
  • 2篇付敏
  • 2篇魏蔚霞
  • 2篇张巍颖
  • 1篇陈瑜
  • 1篇沈媛媛
  • 1篇罗文姬
  • 1篇吴瑞芳
  • 1篇李剑
  • 1篇刘星
  • 1篇李云
  • 1篇鲍俊翠

传媒

  • 3篇河北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以引起临床重视并探讨最佳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直接确诊6例,误诊8例,误诊率57.14%。保守治疗8例,1例失败中转开腹;直接开腹手术5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应及早做B超检查,一旦发现子宫疤痕部位妊娠,及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B超检查结果及血HCG值采取适宜治疗方法。
光晓燕曾荔苹梁轶珩
关键词:剖宫产疤痕子宫妊娠
仿生物电刺激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灌注的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3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比值。结果经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灌注均较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胡艳光晓燕李环张巍颖魏蔚霞王丽平付敏
关键词: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容受性
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异位妊娠临床特征的变化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二孩政策实施对异位妊娠类型、治疗方式及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21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二孩政策实施时间2016年1月作为分界,分为政策前组和政策后组,对比两组患者中异位妊娠的类型、发病年龄、治疗方式及各类合并症的比例等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572例患者纳入研究,与政策前组比较,政策后组中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比例升高(P=0.000),≤29岁患者异位妊娠比例下降(P=0.000),而30~39岁患者异位妊娠比例升高(P=0.000),40~49岁患者异位妊娠比例无显著变化,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比例升高(P=0.000),选择保留输卵管手术的比例无显著变化,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贫血的比例下降(P=0.000),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比例无显著变化。二孩政策实施后,异位妊娠患者合并输卵管疾病、子宫疾病、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增加(P<0.05),而合并卵巢疾病的比例无显著变化。结论二孩政策实施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比例、异位妊娠患病年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比例均有增加趋势,输卵管疾病、子宫疾病、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风险因素在异位妊娠患者中更加常见。
李璟光晓燕光晓燕魏蔚霞于琳
关键词: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微小或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腹腔镜诊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微小或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诊断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计划生育科所有以不明原因不孕收治入院病例128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诊断为单纯EMTⅠ或Ⅱ期者为研究组(71例),正常盆腔者为对照组(48例),观察两组病例术后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妊娠率为49.3%(35/71),对照组妊娠率29.2%(14/48),研究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腹腔镜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EMT。
光晓燕曾荔苹付敏于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腹腔镜妊娠率
miRNA-99a-5p在宫颈癌预后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miR-99a-5p在宫颈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宫颈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从miRNA表达数据库中选择4个在宫颈癌中异常表达的miRNAs(miR-24-3p、miR-27-3p、miR-31-5p和miR-99a-5p)作为研究对象,先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其在宫颈癌预后中的意义,然后通过RT-qPCR测定其在宫颈癌石蜡切片中的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验证其在宫颈癌预后的意义。结果 miR-99a-5p表达与宫颈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与miR-99a-5p低表达的患者相比,miR-99a-5p高表达的患者具有明显更显著良好的预后。结论 miR-99a-5p可作为潜在的宫颈癌预后标志物。
沈媛媛杜辉鲍俊翠罗文姬唐金龙光晓燕
关键词:宫颈癌生物标记物MIRNA
269例宫颈癌根治术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进传统宫颈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施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26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普通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术中出血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开腹组与保留神经组比较,术后肠道及膀胱功能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主要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减少主要是术后尿潴留减少。术前栓塞化疗组76.1%患者经过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后病灶缩小。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作为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方式之一,但是远期效果仍需观察;术前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可降低临床分期,为手术创造机会。
光晓燕张薇曹炎培
关键词: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盆腔自主神经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索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60岁)25例为研究组,同期中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59岁)13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患者手术范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率及术后住院日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不是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的禁忌,绝大部分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治疗。
光晓燕曾荔苹吕超霞
关键词:老年妇科肿瘤围手术期
以微型剪分解粘连为主综合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以微型剪分解粘连为主综合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宫腔粘连性不孕病例的治疗效果,所有病例均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直视下用微型剪分解粘连,术后放置宫内绝育器,并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3个月,3个月后随访月经改变,再次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形态,取出绝育环,仍然粘连病例给予再次分解手术。结果:患者月经量明显增加,月经总正常率68.0%,109例患者宫腔恢复正常,有效率89.3%,10例轻度粘连、3例中度粘连需要再次手术,术后1年内妊娠率52.8%。结论:超声监护下、宫腔镜直视下以微型剪分解粘连联合置环术配合激素周期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光晓燕曾荔苹于琳李璟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宫内绝育器
胎盘早剥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本文对我院1993~2001年66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及处理,降低母婴病死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光晓燕
关键词:胎盘早剥围生儿子宫胎盘卒中并发症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产妇不同时间段开始使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跟踪随访和对照研究,探讨不同时间段开始盆底康复对改善女性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为疾病的预防及产后最佳康复训练时机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盆底康复室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产妇88例作为训练组,依据产后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康复训练的时间,分为A组(产后6周<开始训练时间≤产后8周)25例、B组(产后8周<开始训练时间≤产后10周)41例、C组(产后10周<开始训练时间≤产后13周)22例。另选取产后6~8周开始来院复查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尿失禁、盆底肌肉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训练组及对照组的一般状况、尿失禁阳性率和盆底肌力的强度,对训练组于训练完成时和产后6个月、对照组于同期进行随访和盆底评估,评价尿失禁症状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 (1)对照组产后不同时期的尿失禁阳性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训练组康复治疗前,两组的尿失禁阳性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6个月时,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失禁阳性率降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训练组训练完成时、产后6个月尿失禁阳性率较训练前均降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较训练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训练完成时、产后6个月时尿失禁阳性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副作用。结论 (1)产妇盆底功能自我恢复能力有限,盆底损伤是难以自然修复的;(2)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以降低尿失禁阳性率,并增强盆�
李环吴瑞芳光晓燕祁锋肖爱民马喆胡艳陈瑜张巍颖刘星王子超
关键词:产后期康复骨盆底尿失禁生物反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