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均星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惠州地区新生儿TORCH感染状况的检测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6例新生儿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新生儿TOXO、RV、CMV、HS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4%、2.4%、14.5%、7.7%,其中新生儿CMV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新生儿CMV感染率最高;新生儿及胎儿感染TORCH系列病原体后常可发生严重的后遗症,TORCH感染对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提高构成很大的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周潇傅均星叶惠敏
- 关键词:TORCH感染新生儿
- 三种检测方法在新生儿梅毒筛查中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梅毒筛查的方法。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420份新生儿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20份标本中TRUST、ELISA、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2.38%、3.33%、3.57%。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3.3%,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66.7%。相比而言,TRUST诊断的差异性比较大。结论几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时可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和检测率,以防漏诊或误诊。对于及早地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梅毒至关重要。
- 周潇傅均星谢小妤
- 关键词:梅毒新生儿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评价被引量:27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 33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 ,TRUST有 6份为假阴性 ,4份为假阳性 ;ELISA假阳性 1份 ,无假阴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94.8%、98.2 %和 1 0 0 %、99.5 %。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 97.0 % ,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 .7%。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 ,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 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 傅均星周潇曾铁兵
- 关键词:梅毒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 前S_1蛋白与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乙肝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对比分析,进而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测定,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结果对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的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出率高,与HBVDNA符合率也高,分别为86%与88%,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模式中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39%和41%,HBSAg抗HBC阳性组中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26%和28%。结论前S1抗原较HBV血清标志物更为敏感,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可作为一种新的HBV血清标志物和监测指标。
- 周潇傅均星范火亮
- 关键词:乙肝病毒前S1抗原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病毒复制
- ELISA法检测抗HCV的室内质控初探
- 2003年
- 为了提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 (抗 -HCV)检测质量 ,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临界值血清 ,作质控图 ,计算出最佳条件的变异 (OCV)和常规条件的变异 (RCV)。结果OVC的 X =5 .0 5 ,S =0 .30 2 ,CV =5 .8% ,RVC的 X =5 .0 5 ,S =0 .4 19,CV =8.3%。该RCV的CV值接近OCV的CV值。从而作为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品以外的第三个对照品 ,它可以灵敏地反映出试剂盒的检出水平 。
- 傅均星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ELIS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