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肌钙蛋白I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心脏肌钙蛋白 I( 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在心衰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4 0例 CHF患者(病例组 )和 3 8例无心脏病的住院患者 (对照组 )纳入研究。按病例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分为亚组 1( 2 8例 )和亚组 2 ( 12例 )。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受检者血浆标本中的 c Tn I浓度水平。结果 1病例组平均 c Tn I水平为 0 .2 94±0 .4 16ng/ ml,而对照组为 0 .0 12± 0 .0 0 9ng/ ml( P=0 .0 0 0 1)。2治疗反应好者 c Tn I水平为 0 .183± 0 .5 0 ng/ ml,治疗反应差者为 0 .2 2 8± 0 .4 2 ng/ ml( P=0 .0 4 6,r=- 0 .5 1,P=0 .0 4 5 )。结论 1心力衰竭患者的 c Tn 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c Tn I可以作为反应 CHF患者心肌损伤的指标 ;2心力衰竭的治疗反应与 c Tn I水平相关 ,呈一负相关关系 ,但需要进一步证实。
- 傅华曾智黄鹤张恒渝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 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经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41~73岁,均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停搏RR长间歇主要发生于心房纤颤终止时。全部病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基础术式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2例患者加上碎裂电位CFAE消融。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消融。随访6月至3年,1例患者心房纤颤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5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明显好转,无RR长间歇出现。1例无心房颤动发作,但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加重,最后安置了永久起搏器。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大部分病例心动过缓明显改善,而不必植入永久起搏器。但仍然需要长期随访,部分病例后期可能仍需要永久起搏器治疗。
- 胡宏德傅华崔凯军杨庆姜建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射频消融治疗
- 健康男性在运动中心率上升缓慢预后不良
- 2006年
- 崔凯军傅华
- 关键词:心率变化预后不良中年男性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学
- 血管紧张素Ⅲ受体拮抗剂对阵发性房颤成功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阵发性房颤成功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50例阵发房颤病人,行左房基质改良术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ARB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左房大小、心功能及有无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等均相近,对照组术后无干预,ARB组服用科素亚50m g,每天1次,随访(12±6)个月,观察心律情况,作统计分析检验。结果ARB组房颤复发率16%,对照组2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据有无高血压病分层后,ARB组复发率9.1%,对照组33.3%,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对阵发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ARB期望降低房颤成功消融后的复发率。
- 张恒愉姜建傅华崔凯军
-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消融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倪蓉傅华张恒瑜李文全宿文军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
- 瓣膜病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 2008年
- 目的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分析瓣膜病换瓣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及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瓣膜病换瓣术后房速患者共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25~65岁,房速历史4月~6.5年。电解剖标测系统完成心房电压和激动标测,分析心动过速的机制并确定消融靶点,使用冷生理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消融成功,1例患者为左房起源房速,放弃消融。10例消融患者中,共诱发出13种房性心动过速,其中局灶性房速3种,微小折返性房速2种,大折返性房速8种。消融后,房速均不能诱发。术后1例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后无复发。结论瓣膜病换瓣术后房速运用电解剖标测导航下的射频消融有良好效果。
- 胡宏德傅华姜建
-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 肺静脉环状消融治疗慢性心房颤动
- 2006年
- 崔凯军傅华
- 关键词:慢性心房颤动消融治疗肺静脉环状维持窦性心律慢性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