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
- 作品数:65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人生不能没有憧憬
- 2014年
- 人生不能没有憧憬,学习的过程并不容易,面对这样的挑战,也会带来一些憧憬,而这绝不是有形的成就可以提供的"得到我所要的"亦是悲剧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只要社会稍微开放,经济自由发展,上述目标到了三四十岁,就可能一一达成。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有一次。
- 傅佩荣
- 关键词:经济自由内心感受处世态度儒家思想
- 君子三乐
- 2013年
-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父母都健康,兄弟姐妹无灾无难,这是第一种快乐;对上无愧于天,对下无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孟子认为,无论多大的荣华富贵都比不上这三种真正的快乐。首先,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也没有灾患,那就是人生至乐了。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在世,才能引起我们的孝顺之心;兄弟姐妹没有灾患,才能引起我们的友爱之心,
- 傅佩荣
- 关键词:君子兄弟姐妹父母教育
- 《周易与怀德海之间》评述
- 1991年
- 一哲学作品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直接面对问题,发挥系统的见解,二是就上述原创的见解,加以个人的诠释;三是进行比较及会通各种不同的诠释。这三类作品当然有其存在上的先后顺序,例如我们总是先研究古典名家的原著,获得一些灵感与启发,然后提出个人的看法;不过在价值上,倒未必不能“后学转精”。
- 傅佩荣
- 关键词:周易形上学语词书评
- 学会与古人为友
- 2013年
-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当你选择居住环境时,若不选择洋溢着仁德之风的住宅区,又怎么能算得上智慧呢?这说明人会受风气的影响,朋友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 傅佩荣
- 关键词:古人居住环境住宅区孔子仁德
- 庄子“鱼乐”的启发
- 2011年
- 看到"鱼乐"二字,大家都会联想到庄子。许多风景区特地营造小桥流水,就是希望游客有庄子那种闲情雅致,由观鱼之乐体验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妙趣看到"鱼乐"二字,大家都会联想到庄子。许多风景区特地营造小桥流水。
- 傅佩荣
- 关键词:移情作用《世说新语》
- 国学与人生被引量:1
- 2015年
- 孔子创建儒家学派,表现"尊重传统、关怀社会、重视教育"的作风,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上扮演了承先启后的角色。本文从自我的觉醒,好学、深思、力行,修养与快乐三个方面来讲述心得与体会。
- 傅佩荣
- 关键词:觉醒好学深思力行修养
- 寻回爱的力量
- 2010年
- 无论如何,只要一个人还有力量去爱,他的生命就充满生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在一首诗中,描写找寻上帝,说上帝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
- 傅佩荣
- 关键词:生理性别女性气质心理倾向无己奥古斯丁
- 善是什么
- 2013年
- 人性是什么?一般人提及这个问题,会想起《三字经》开头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许多人认为“人性本善”是儒家的思想。但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宋代以来的学者概括出来的。这个“本”字是后代的解释,并非孔孟的原意。根据我个人多年研究儒家思想的心得,我认为儒家并不主张人性本善,而是强调人性向善。
- 傅佩荣
- 关键词:人性本善儒家思想《三字经》孔子
- 孔子之学
- 2013年
-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时为春秋时代末期,周史衰亡,礼乐崩坏,文化传统濒于断绝。他生于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市附近的尼山),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他由母亲颜征抚养长大,接受一般乡村孩子的教育,至十五岁告一段落,再自己立志学习,终于以博学知礼而闻名。
- 傅佩荣
- 关键词:孔子春秋时代衰亡礼乐知礼
- 《老子》译解(下)
- 2018年
-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译文】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局限于所见,就看不明白;以自己为对,就遮蔽真相;夸耀自己的人,没有功劳;仗恃自己的人,无法领导。
- 傅佩荣
- 关键词:《老子》译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