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平志

作品数:31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胰腺
  • 13篇胰腺炎
  • 13篇腺炎
  • 8篇外科
  • 8篇急性胰腺炎
  • 7篇重症
  • 6篇结石
  • 5篇胆总管
  • 5篇重症急性
  • 5篇重症急性胰腺
  • 5篇重症急性胰腺...
  • 5篇细胞
  • 4篇胆道
  • 4篇胆囊
  • 3篇胆囊结石
  • 3篇胰腺炎患者
  • 3篇手术
  • 3篇疗效
  • 3篇肝胆
  • 2篇胆漏

机构

  • 3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31篇倪平志
  • 17篇程建华
  • 12篇汤可立
  • 12篇刘隽
  • 9篇王俊
  • 9篇黄建钊
  • 6篇柳严
  • 6篇石承先
  • 6篇罗丹
  • 5篇何明鑫
  • 5篇王国良
  • 3篇刘延
  • 3篇李克跃
  • 3篇王润华
  • 3篇钟必强
  • 2篇范伟
  • 2篇芶欣
  • 2篇冯新富
  • 2篇徐贤刚
  • 2篇刘江伟

传媒

  • 8篇贵州医药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2007年贵...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附58例报道)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在无法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手术治疗的大肝癌(〉5cm)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射频消融前后结合超声造影的方法,术后随访并定期复查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和超声造影或者肝脏增强CT。结果58例中无一例发生与射频消融相关的死亡,22例达到完全消融(37.9%,22/58)。共51例(87.9%,51/58)获得随访,随访至2012年5月,随访时间(12.6±6.4)个月(2~21个月),随访12个月以上患者有20例(39.2%,20/51),有10例(19.6%,10/51)无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的迹象。22例达到完全消融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为(13.6±10.4)个月(3~21个月);36例未能达到完全消融的患者中,有19例随访期间死亡,生存时间(8.3~6.1)个月(4~16个月)。结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的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有效、安全治疗方法,部分能达到完全消融的效果,而部分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刘隽黄建钊孙倩倪平志苟欣柳严刘江伟周长升刘延赵鹏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超声造影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经验及适应证探讨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经验,探讨其适应证以及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期间137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5-213 min(平均129 min),出血量50-350 ml(平均148 ml)。124例(90.5%)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周内顺利出院;其余13例(9.5%)患者术后出现漏胆,其中10例(18.5%,10/54)为技术早期(2007年10月以前)开展病例,3例(3.6%,3/83)为开展后期病例,均未作特殊处理,于术后3周内好转出院。113例(82.5%)患者获得随访,经过2-54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胆管残石、胆总管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具备熟练的手术技巧前提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
倪平志刘隽汤可立程建华罗丹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胆囊结石一期缝合适应证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信通路活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晚期炎性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在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取胰腺分离胰腺腺泡细胞,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HMGB1促进组(终质量浓度1mg/L)、C组:JAK2抑制剂-AG490处理组(25μmol/L)、D组:STAT3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组(40μg/L),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0、30、60、120min时间点细胞中JAK2、STAT3mRNA表达及60、120min时间点JAK2、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各时间点JAK2 mRNA(3.5221±0.3112、5.5446±1.2479、28.4939±2.0742、12.5023±0.5025)及30、60、120min时间点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10.5726±1.1449、44.8684±2.0218、7.2113±1.4239),60、120min时间点JAK2(0.3441±0.0414、0.4872±0.0184)、STAT3蛋白表达升高(0.6380±0.0109、0.3861±0.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D组各个时间点JAK2 mRNA的相对表达量(2.1207±0.1025、3.7891±0.5083、13.3262±1.4876、3.7323±0.6125;2.7262±0.4991、2.3952±0.3466、9.6233.±1.0955、4.8082±0.6442)及30、60、120min时间点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下降(5.8233±1.1793、11.6400±0.8085、2.6956±0.4514;3.0244±0.5343、14.9727±0.1877、5.4984±0.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120min JAK2(0.2587±0.0141、0.3654±0.0103;0.2702±0.0558、0.3874±0.0135)、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0.4567±0.0179、0.3272±0.0184;0.4777±0.0178、0.3509±0.0070)显著降低(P〈0.01)。结论HMGB1可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
王国良兑丹华任浩源刘瑾刘尧倪平志刘隽王俊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JANUS激酶2AG490
红细胞压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用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按1996年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将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2002年4月收治的161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轻型、重症Ⅰ型及重症Ⅱ型三组;测定各组病人入院当天及入院后第3天的HCT值,并按APACHE Ⅱ评分系统评分。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三组HCT值中位数的比较,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三组HCT值的两两比较,用卡方检验进行三组间HCT值增加病人所占比例的比较,并分别将HCT评分与分型、CT严重度等级、重要器官损害数目、腹水量等级及治疗结果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三组急性胰腺炎的HCT值及HCT值增加病人所占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性,HCT评分与治疗结果呈负相关,与分型、CT严重度等级、受损器官数目及腹水量等级是正相关。结论:入院时HCT升高入院后第3天HCT持续不降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预测指标,是提示胰腺病变严重程度及可能发生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的高危困素。
程建华何明鑫钟必强倪平志王润华
关键词:红细胞压积重症急性胰腺炎
善得定在急性胰腺炎50例治疗中的比较
2001年
倪平志潘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善得定生长抑素
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目的评价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我院自1989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72例胰腺假性囊肿的病例进行分析。
倪平志程建华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治疗外引流术
文献传递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血糖增高的 115例各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升降的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均升高。其中轻型、重症Ⅰ型和Ⅱ型患者血糖的中位数分别为 8.7mmol/L、18.45mmol/L和 2 7.2 2mmol/L ,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 3~ 17d、7~ 2 6d和2 4~ 46d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0 1)。 115例中 66例应用胰岛素 ,其中 85例轻型者中仅 3 6例使用 ,而 3 0例重型者则全部使用 ,且使用量大。结论 急性胰腺炎程度越重 ,血糖增高幅度及胰岛素用量越大 ,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越长。
程建华何明鑫钟必强倪平志王润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糖变化AP
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远期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原发性肝癌于贵州省医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精准肝切除术组和Pringle法阻断快速肝切除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用电刀在距肿瘤边缘1~2 cm作一预切除线,行Pringle法阻断快速肝切除。精准肝切除术组采用术中超声定位肿瘤附近的主要肝静脉支,用电刀在肝表面标记其主要走向。采用超声刀、水刀等逐步由浅及深、由前向后逐步将肝组织离断。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3 d,观察组CD3+、CD4+/CD8+、NK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46±5.82比55.28±5.13)%,1.12±0.11比1.03±0.09,(8.69±1.24比7.33±1.15)pg·mL^(-1)](t=4.275,4.055,4.149,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5.46±2.27比20.38±3.56)ng·mL^(-1),(20.36±3.18比25.78±4.26)mg·L^(-1),(117.52±12.38比131.67±13.49)pg·mL^(-1)](t=7.461,6.528,4.948,P<0.05);随访1年,观察组胸腔积液胸腔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胆漏、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4%比19.51%,2.44%比26.83%,2.44%比21.95%,0.00%比26.83%,2.44%比19.51%,2.44%比14.63%)(χ~2=6.117,9.762,7.289,12.704,6.117,3.904,P<0.05,P<0.001)。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有助于保护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缓解术后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王国良徐贤刚刘隽倪平志汤可立黄建钊柳严刘延王俊刘江伟
关键词:肝切除术免疫学试验白细胞介素类
重症胰腺炎多次手术1例报告
1996年
重症胰腺炎多次手术1例报告倪平志(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550002)重症胰腺炎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少数病人于疾病早期即告死亡,多数患者则因病程长,消耗大而产生多种并发症。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指征采用以有无坏死病灶感染为界限的个体化治疗,及尽可能后期手术的方...
倪平志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大黄辅助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附37例报告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大黄辅助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127例SAP患者,分为大黄辅助EEN(EEN)组37例和大黄辅助中期肠内营养(MEN)组90例。观察两组: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记录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APACHE-II评分等。结果:治疗12-14 d后,EEN组死亡2例(5.4%),MEN组死亡14例(15.6%);EEN组与MEN组比较,APACHE-II评分和CRP明显下降,而PA明显升高(P〈0.05);EEN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MEN组(P〈0.05)。结论:大黄联合EEN治疗SAP,能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汤可立石承先程建华倪平志黄建钊范伟
关键词:肠道营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