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虹

作品数:70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文化科学
  • 14篇艺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4篇媒介
  • 14篇媒体
  • 13篇电视
  • 13篇中国电视
  • 13篇节目
  • 12篇文化
  • 6篇频道
  • 6篇卫视
  • 6篇纪录片
  • 5篇社会
  • 5篇主持人
  • 5篇公共
  • 4篇电视传播
  • 4篇电视文艺
  • 4篇电视研究
  • 4篇新闻
  • 4篇叙事
  • 4篇省级卫视
  • 4篇诉求
  • 4篇媒介责任

机构

  • 67篇北京大学
  • 7篇海南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央电视台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卫视
  • 1篇中央广播电视...

作者

  • 67篇俞虹
  • 6篇蒋锐
  • 3篇肖妍琳
  • 2篇司达
  • 2篇李蕊
  • 2篇胡双
  • 2篇顾亚奇
  • 2篇金晓聚
  • 2篇马骏
  • 1篇吕帆
  • 1篇金姗姗
  • 1篇张婧婧
  • 1篇许多多
  • 1篇司达
  • 1篇姜玉武
  • 1篇顾晓燕
  • 1篇周淞铖
  • 1篇王烜
  • 1篇魏峥
  • 1篇王烜

传媒

  • 19篇电视研究
  • 13篇现代传播(中...
  • 10篇中国广播电视...
  • 7篇中国电视
  • 3篇南方电视学刊
  • 1篇当代电视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广电时评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现代视听
  • 1篇杭州(我们)
  • 1篇教育传媒研究
  • 1篇上海广播电视...
  • 1篇第三届中国影...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财源为核心的公共电视运营模式分析——域外公共电视系列研究之一被引量:9
2008年
在关于公共电视的一系列探讨中,财源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因为它不仅是公共电视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公共电视台的性质、立场和报道取向。本文以世界各国一些典型的公共电视的财源类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以财源为核心的公共电视的运营模式。
崔亚娟俞虹
关键词:公共电视
关于当下电视文艺批评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这样一个时间的节点,中国电视艺委会和北大电视研究中心携手,对中国当下电视文艺批评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时隔半个多世纪,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但讲话的精神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俞虹
关键词:文艺批评电视研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电视毛泽东同志文艺创作
行走中的表达创新与思路升级——叙事视域下《远方的家·一带一路》评析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从叙事的角度评析《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系列节目,考察节目在原有基础上如何进行表达创新与思路升级,以此促进平民化呈现与人文关怀精神相融合,把"家国"的节目核心概念投射到更为广阔的全球背景下,让中国"丝路"故事走向世界。
俞虹许多多
关键词:一带一路叙事学
中国精神:电视文化的时代意义与现实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主流电视文化类节目述评被引量:2
2021年
党的十九大以来,主流电视媒体从多个维度进行内容创新,一批电视文化类节目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多元视点和立体时空的叙事形式,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典故、事件和楷模形象,在赋予节目沉浸式体验的同时,积极帮助受众构建主流价值观,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节目体现了主流媒体对当代青年观众之重视,彰显出电视在讲述中国精神方面的社会责任和现实使命。本文认为,打造节目形态的独特性、增强节目内容的乡土性、扩展传播渠道的多元性,是保持电视文化类节目长足发展的一种破局思路。
司达俞虹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电视叙事
“竖屏看春晚”:媒体深度融合理念突破与实践创新被引量:5
2022年
“竖屏看春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晚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国家主流媒体将深度融合理念与互联网思维运用于经典大型综艺晚会的探索。本文从前期的策划、制作、宣发,直播中的全方位联动,以及后期的发酵引流入手,分析了竖屏春晚在移动端的内容流转与再创作再传播过程,梳理并总结了其在媒体深度融合方面的突破性理念与创新性实践。
蒋锐俞虹
关键词:媒体融合
北京打造国家电视剧生产创作中心的战略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北京是中国电视剧的发源地,创造了电视剧事业和电视剧产业的诸多辉煌。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背景下,尤其是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下,北京打造国家电视剧生产创作中心既是城市发展战略更是历史文化使命,
俞虹马骏
关键词:电视剧生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体制改革城市发展战略
传受双重变迁中的媒介诉求被引量:1
2007年
谈话节目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中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广泛出现于各个频率,频道之中,但完全以谈话节目形态来确立频道特征的尚未有所闻,故而,天津电台情感谈话专业频道的设立无疑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这种开创性不仅在于整个频道完全以互动性热线谈话为主要节目形态,更在于将谈话的内容聚焦于情感话题范畴,
俞虹
关键词:谈话节目专业频道诉求节目形态广播电视节目情感话题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潮涌中部》何以涌潮
2008年
俞虹
关键词:创作主体意识电视文艺节目觉醒
照见大写的中国人——战疫纪录片《今日龙抬头》的叙事轨迹
2020年
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既饱含了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契约,纪录片《今日龙抬头》在有限片长里高密度讲述了这一天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战疫故事,疫情的发生使平日里的许多微小与平凡变得不再普通。这些故事既有中国人对信念与希望的自觉,也有家庭、学校甚至陌生人之间的连接,亦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小爱、大爱镌刻在百味人生与日常生活里。
俞虹蒋锐
关键词:自然关系
尊重、信任与共赢——针对当今医药行业新闻报道的冷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各个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上的医疗医药相关报道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医患关系问题、医疗纠纷问题以及医院管理问题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然而,在这些大量的医疗医药新闻报道中,一些负面的新闻往往用吸引眼球的编辑和播出方式,把现实中的医患纠纷等医疗医药行业内存在已久的现象在新闻中夸大放大,把患者和医方的关系渲染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本文从医患关系与媒体行为的角度出发,剖析医药行业新闻报道的现状,树立公共利益导向的新闻报道理念和媒介伦理观。
王烜魏峥姜玉武俞虹
关键词:医患关系媒介伦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